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抗战时期日本人的手榴弹为何要磕一下才会引爆这其中


  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一些抗战时期的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了,对于日本人的武器大家也多少有一些了解了。手榴弹这种武器是在热兵器时代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大面积杀伤性武器,相信很多信息的朋友们就会发下一个细节,那就是日本的人手榴弹拉了保险丝扔出去之前害得磕一下,那么这是为何呢?这其中有何原理呢?
  首先,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就拥有掷弹兵这一编制,当时日军掷弹兵装备的手榴弹还是非常老旧的点火式,使用起来可以说是非常不便。为此,在甲午战争后日本再次选择了向欧洲取经来加快自己手榴弹的研制工作,最终,在欧洲刚刚兴起卵型手榴弹就成了日本手榴弹的模板。
  在当时,欧洲的卵型手榴弹的启动方式非常简单,只要将插销拔掉6秒后必然会发生爆炸。这种设计看似在投掷时十分可靠。但是在不知情的时候,插销自行脱落所造成的士兵伤亡现象也是十分严重的,为此日本才在插销的设计上有加上了按压式引信来保证使用的安全。在正常情况时,一名日本士兵在使用手榴弹时需要先将插销拔掉,然后将圆柱型截面砸向钢盔和鞋跟来使圆柱体下压并触发引信,可以说安全性极高。
  然而,这也带来了使用上的繁琐和引信点燃的缓慢。在太平洋战争时,初期战争就被打的丢盔弃甲跑进丛林里的士兵就面临着这种按压式手榴弹使用的难点。很多日本士兵在从前线撤下来时别说是头盔,连鞋子都已经被水泡烂,这往往导致了日本士兵没有坚硬的地方用来触发手榴弹,所以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都优化了手榴弹的灵敏性使其更容易触发抛出。
网站目录投稿:初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