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教育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探微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考改革实施办法的颁布,各学科的教学工作也都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教育改革潮流,发挥学科优势和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本文试从核心理念、误区和重点把握好的几个关系分析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思考
  目前,教育正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随之而来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自己学科领域的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在其中。改革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改革潮流,发挥学科优势和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因时而变。
  一、贯彻一个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降低了思想政治学科的理论性,更加强调其德育功能和课堂生成。高考改革后,思想政治课不再作为文理分科时文科生的高考必考科目,而转化为学生自主选考的科目,对学生学习的难度和深度的要求变得个性化和多层次,这进一步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功能,然而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和环节,如何利用思想政治课教会学生分辨善与恶、美与丑,塑造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却是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这有利于改变学科教学实际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发挥和社会价值实现。
  二、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1、理解肤浅,缺乏创新。在教育改革中,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过程的生成和民主,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考改革则旨在分散高考压力,促进教育公平。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出现教师将自主合作片面理解为问与答,对新课程理念知行不统一,对高考改革后课堂的节奏、知识深度和难度把握不准的现象。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仍是"新鞋走老路",难以改变固有思维,不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课堂变化;在教学案例选择和形式、手段运用上较为陈旧,不适应"网生代"学生的需要。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影响行动。教师对于教育改革精神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避免走入理解肤浅、缺乏创新的误区。
  2、追求形式,忽视本质。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大做文章,问题讨论、情景体验、合作探究等日益成为课堂的必备环节。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性质和功能要求课堂教学围绕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和道德品格养成展开,同时思想政治课又是一门时代性较强的学科,课堂案例资源丰富且更新迅速。所以,如何恰当地选取教学资源,合理选择形式、安排课堂活动尤为重要。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避免走入刻意追求形式,忽视学科教学本质的误区,只有这样,才能突显学科教育的本质,变"教书"为"铸魂",将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功能和德育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重点把握好三个关系
  1、知识传承与品格塑造的关系。思想政治课承担着知识传承和学生品格塑造的双重使命,课堂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原理、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最基本的认知,其次要在讲道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体验等感性的经历帮助学生辨别善恶、美丑,分清是非,进而达到品格塑造的目标。对基础概念、原理的认知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价值选择的基础,而注重品格塑造则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而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思想政治课教学实现知识传承是知識目标的要求,而品格塑造则关系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需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才能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教育的本质追求。
  2、教师讲授与自主探究的关系。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课堂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真正在课堂上有所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高中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基础限制,学生虽然能通过探究活动获得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知,但是很难从知识体系的全局出发,对相关知识点获得系统认识;虽然能够通过一些生活体验获得一些细微的情感共鸣,却难以挖掘出深层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追求。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讲授要做到有的放矢,系统深入;自主探究的安排也要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3、教材内容与生活体验的关系。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和载体,思想政治课担负的教育使命要求其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又具有相对稳定性,既要与时俱进,又要简单清晰的呈现相关理论知识,同时适时地设疑和拓展。而学生的生活体验对其学习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将直接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得到运用和检验。随着中学生个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他们往往愿意相信自己的亲身经历多过前人留下的道理,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多于他们眼中书本上那些"大而空"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把握好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体验的关系,以教材内容为"底板",将知识真正融入生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传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贯彻与实施[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
  [2] 郑棋瑞.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03):67.
  [3] 潘志祥.新课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误区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0(33):23.
  [4] 刘述莲.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体会[J].考试周刊,2012(66):41.
  [5]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http://www.doc88.com/p-397511168311. html.
  [6]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理念的反思与建设》http://www.doc88.com/p-4189995315600. html.
  [7] 《论思想政治课教材功能和处理方法》?http:// www.docin.com/p-162955603.html.
网站目录投稿: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