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为知乎再设计个性化阅读模块


  [核心提示] 《解码知乎:知乎组织架构模型"大剖析"》一文分析的是目前知乎已有的架构模型,在已有模块的基础上,如何为知乎再设计一个"个性阅读模块"?
  我们看到了知乎对其庞大的 UGC(基础模块)内容在各个维度上进行充分挖掘和利用,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不同的组织模块进行"上浮"与"驻留"。减慢有价值的信息的流速,从而帮助用户获取对其有用的信息。
  《解码知乎:知乎组织架构模型"大剖析"》一文分析的是目前知乎已有的架构模型,下面木柄在已有模块的基础上,设计一个"个性阅读模块"。知乎个性阅读模块与"知乎日报"模块类似,独立于主体模块之外,与主体模块采用松耦合的架构模式。个性阅读模块主要架构在话题模块之上,对用户提供基于兴趣话题的个性化阅读服务。个性化阅读模块与知乎日报的区别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个性化订阅服务中由用户决定其阅读内容,而知乎日报的内容由运营人员推送。
  个性化订阅服务架构在话题模块之上,而知乎日报架构在整个知乎主体模块之上。
  个性化阅读模块设计概述
  首先,就如前文所述,个性化阅读模块和"知乎日报"一样独立于知乎主体模块之外。其次,在个性化阅读模块中,用户可以利用一套完整的"个性化阅读内容生成工具"制作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内容。制作个性化阅读内容的过程,事实上就是用户按自己的喜好设置一组筛选参数,让系统筛选出满足用户个性需求的阅读内容。
  筛选参数举例:目标话题、是/否只在精选内容中选取、时间范围、赞同数大于等于、包换关键词、内容篇幅大小等等。再次,为个性化内容阅读模块定义三个操作:删除已读内容、将内容添加到收藏(同时在阅读模块中删除)、稍后再读。这样,用户可以将已经意义不大的内容删去(可以定义"划去"手势),也可以将优质的内容存入收藏夹(同时在订阅内容中不再显示)。
  这两个操作联合起来使用,将是一种非常酷的阅读体验:用户在读书的过程中能真正体验到"把书越读越薄"的感觉,最后等读完这本"书",书里就不再有任何内容,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已经被你加入到了收藏夹。此外,稍后再读功能,可以把重要的但是现在不想立即阅读的内容重新标注成"未读"随机插入到未读内容中。
  个性化阅读模块存在的必要性
  引导用户深度阅读,提升用户忠诚度
  知乎如果想要培养用户深度阅读的习惯,从而提升用户粘性与用户忠诚度,仅仅提供娱乐化或者泛化的阅读体验是不够的。而个性化内容阅读模块恰好能够弥补现有产品的这个缺憾,完善整个产品生态体系。从设计上来说,将个性化阅读模块主要构建在话题模块之上,也正是因为考虑到知乎需要提供"有中心"的、"聚焦"的深度阅读体验,从而真正让用户感觉到自己因为阅读知乎,在某方面取得了进步(品牌感知)。
  话题精选模块无法替代个性化阅读模块
  在前面的描述中,笔者提到个性化阅读模块"主要"架构在话题模块之上,而事实上现有的话题精选模块也是架构在话题模块上的,那个性化阅读模块的不可替代性体现在哪里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内容的持续堆积,话题精选模块正在变得越来越"臃肿",直接阅读太过"臃肿"的东西,一定会对用户造成心理上的负担,这是一种极其不佳的用户体验。个性化阅读模块将内容制订的权力移交给了用户("话题精选"退化为筛选功能的一个参数),用户可以凭借自己的喜好筛选特定感兴趣的话题,生成体量适中的阅读内容。
  请看以下场景:用户关注话题的话题精选中有 500 条内容,他已经阅读了前 250 条,等到一段时间后用户又回来准备阅读这个话题精选,假设该用户是"理性"的,那么他要滚屏到 250 条之后,才能真正开始阅读。而事实上,用户是非理性的,他们会抱怨每一次准备阅读话题精选的时候,呈现在他们眼中的永远都是曾经读过的内容,要寻找没有阅读过的内容就需要疯狂滚屏,到后来自己也搞不清楚哪些读了,哪些还没有读。结论也就是,话题精选模块的设计事实上也只适合泛化阅读,而没有为深度阅读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收藏模块也会遇到话题精选模块的这个"尴尬"(可以考虑个性化阅读模块架构在话题模块与收藏模块之上)。反观个性化阅读模块,它是为深度阅读量身定制的,"删除已读内容"、"将内容添加到收藏(同时删除)"、"稍后再读"这三个功能,一方面给用户提供一种将书"越读越薄"的读书体验,并将精华内容留存起来;另一方面,只向用户呈现其还未阅读的过的"新鲜"的内容,这才是深度阅读应该提供的良好体验。
  完善产品生态
  从信息结构角度来看,话题精选模块提供一种全新的信息"驻留"与"逆流"的机制,完善了知乎产品生态系统,它能够使知乎中的优质内容的作用时间半径扩大,增大了信息半衰期,从而提升信息利用率。
  知乎是木柄本人非常喜欢的一个知识型问答社区,因为能够从知乎上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知乎对于产品从业人员有着独特的意义,你能从知乎的产品形态中感悟到很多。此文从产品内容组织架构的角度切入,以后有机会还想谈一谈知乎的 UGC 机制。
  本文系作者木柄(公共号 mubing01)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并保留本文链接
  木柄正处于自由职业状态,如果有知乎人看到此文,希望您能够联系我,非常期待可以加入知乎;此外,如果您能提供其他靠谱的产品方面的工作也请联系我,谢谢。知乎的用户行为引导设计非常令木柄膜拜。木柄正在写作产品方面的一系列干货,大家不要错过了。
网站目录投稿: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