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者给予对方尊重,用其所长,并在有成绩时不吝惜表扬。对他有意无意的表功、炫耀、讥讽,不妨装装"糊涂",淡然化之。然而最值得关注的反而不是这两类人,而是明面上唯唯诺诺背地里小动作不断的人。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流程规则,将业务中间过程透明化,减少出问题的概率。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承担与其对应的职责和目标,让他们的精力集中到个人关键目标上来。 但这种方式也有它的缺点,比如有的员工因对目标的实现缺乏把握,就有意降低目标。对这种现象作为其上一级主管要进行纠正并作认真分析,从而使目标趋于合理。 二、适度目标要从过往经验中寻找。企业制定的目标怎样才是适度的?它有两种参照标准,一种是本企业近几年的增长率,一种是同行业的增长率。参照这两种标准,然后再结合企业内外部实际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制定出适度目标并不太难。 三、对资源要作认真评估。任何目标都是对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比如对一个产品市场,老市场与新市场就有所不同,不同的区域市场也有差别,那么在制定目标时就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目标就不是适度的。 四、要注意目标的协调性。企业制定的目标往往是一组目标,这些目标必须相辅相承、协调一致。比如某个企业在制定目标时既要提高销售额,又要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这就比较困难。因为为了提高销售额,势必导致公关、广告、人员促销等相关成本增加,利润也会相应减少。所以适度目标必须是协调目标,不然就会导致部门冲突和矛盾,最终会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适度目标可以成为对员工激励的一种有效手段。作为我们的管理者在目标制定时,如果不仅仅考虑目标任务本身,而且能从对员工实施精神和物质激励上多加考虑,也许你就成功了一半,笔者也就不枉撰写此文了。 ◆用 Frederick Herzberg的术语来讲,金钱属于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还是激励因素(motivating factor)? 薪酬、福利既可能是保健因素,又可能是激励因素。有人认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挣得足够多,其实不然。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一倍的薪酬可能是多年的荣耀,也可能是三倍于平均水平的业绩。 加薪,在加薪的瞬间和之后的短时期内有可能成为激励因素。管理者担心,这种激励方式会导致成本的上升,逐年加下去,成本如何得了。而且,一旦员工形成对定期加薪的期望,激励因素则蜕变成保健因素。这个问题说来话长,薪酬设计专家会给有这种担心的管理者一个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 不定期发放的奖金相对来说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例如,为奖励某员工某个出色表现而由上级临时决定即刻发放的一次性奖金。问题是,大多数企业的制度达不到这样的灵活性。 问题四,以绩效定薪酬还是以资质定薪酬? 以绩效定薪酬,说起来合情合理,做起来几乎不可能。绩效是很难评估的,即使你理解平衡记分卡并且精于此道。难怪人力资源管理界形成了信奉与反对绩效评估的两大阵营。笃信绩效评估和所谓目标管理的人应该读一读W. Edwards Deming的 Out of the Crisis。最近麦肯锡的一项研究发现,以眼前绩效定薪酬(pay for results 或pay for performance)难以激励创新。对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鼓励员工对企业的奉献精神。 这种方式使得激励对象工作的目标又多了一重。提高每股净资产也好,提高股价也罢,都会提高股东的价值。这样一来,激励计划的绿灯就自然打开了。 在这里,有两种激励模式值得推荐。一种是期股模式。企业在计划实施开始后按一定价格卖给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期股,每年他们都可以和股东一样,获得相同比例的分红。但这笔奖励不能发给激励对象,只能用于偿还购买期股的费用。当激励对象支付完所有费用之后,就真正拥有了这些股份,并常年享受分红收益。如果股价上升,激励对象还可以考虑靠鲜活的增长带来的收益。另一种模式是虚拟股份。激励对象持有一定数量"虚拟"的股份。在计划期内和股东一起享受分红收益,计划结束时享受股价变化带来的收入。和前者不同,此种模式下激励对象不持股,自然也没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在通过这个红绿灯之前,激励方案仍要考虑"钱"、"股"结合,毕竟用现金多了会减少股东的分红收入,用股份多了更是从股东身上割肉。所以,一个合适的比例才能让股东快乐地举手通过。 证监会or国资委前两个路灯,基本上是大部分企业都要等待通过的。而这一盏路灯则不然,涉及的公司只有上市公司或者国有企业。但是,这两类企业在国内却有着很强的代表性。上市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大,是我国企业的典型代表,代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方向。国有企业则是国内企业的主体,也是现阶段改革的重点。 要想让激励方案顺利通过,选用哪种模式将不再是考核的重点。相反,关键的问题在于激励方案是否符合"游戏规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方案自然是要符合公司法的。由于《公司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妨碍激励机制效果的发挥。所以,方案的设计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避免受到法规限制。一般来说,使用股权激励受到的约束较多,因此企业可以选择是用现金的激励模式。 关键词:内部员工激励的办法,员工激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