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谈分手没有回应就是黑暗


  昨天上完课后,与美女助理小A一起吃饭。吃饭期间聊到她现在的近况,我问她有没有男朋友,她说原来处过一个,但后来分了。
  我问,为什么分了呢?
  她说,男生很骄傲,恋爱的感觉一直有些平淡,没有达到她期望的那种心动的感觉。当然,最终导致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发生了一件看起来很小的事。有一次,她从外地出差结束回成都,回程前她打电话和男友,说了自己大约凌晨一点到机场,她希望男友能到机场来接她,至少也要表示应有的心疼,但不想男友只在电话里"哦"了一声,再说了声"路上小心"就没了下文。
  她感觉特别沮丧,等到后来自己的3个闺密来机场来接她时,当下就毅然作出分手的决定。她补充说,男友居然还不如闺密体贴,这种缺乏温度的男友不要也罢。
  多年前,当我在某大型港资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时,也经历一件颇有印象的事。有一位年青同事小B,通过面试加入了我所在的公司,在业务部从事助理工作。当时业务部工作很忙,所有同事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10点钟。虽然在面试时,业务经理和招聘主管都和小B说过工作有时要加班,会比他原来的工作更辛苦,但小B考虑到我们公司比他服务的原企业更有名气,规模更大,小B还是毅然成为了我们的新同事。
  小B的工作常常需要和客户打交道,有一天他在工作中出了些差错,被客户狠狠地批了一痛,晚上加班结束时,小B对同样在办公室加班的经理说"太累了,我真不想干了",经理对着他"呵呵"了一声,转身又去忙自己的事情。原来期望得到经理的安慰的小B感到很失望,委实有些沮丧。
  过了一周,小B向经理递交了辞职信,经理惊讶地说"我刚在系统里审批了你通过了试用期,你怎么真的不干了呢"。小B对经理说,感觉公司还是不太适合他,想重新找一份工作。经理问"想好没有",小B说"想好了",然后第二天就办手续走了。
  临走之前的那个下午,小B和我部门的招聘主管打了个招呼,说明天就要走了。
  招聘主管顺势和他进行了一次离职前的访谈,小B说自己离开是因为二件事情,感觉很不好。
  第一件事情是那天晚上半真半假地对经理说"不想干了"时, 经理的"呵呵"让他觉得受到伤害。
  第二件事情是几天后他严重感冒,他打电话给经理说想休息一天时,经理说"今天你不能来,这么多事情我该怎么办呢?"他告诉经理真的受不了,经理"哦"了一声,然后说了声"好吧",然后就挂了电话。他觉得经理有些冷,对他一点都不关心,所以后来经理希望他留下来时,他一口拒绝了,虽然当时并没有找好工作。
  这二则故事说的都是当事人心理受伤从而提出了分手。只不过前者与恋爱有关,后者则是职场中的故事。
  当事人为什么感觉受伤?
  是因为没有得到积极温暖的回应,而是听到了简单并且没有温度的"呵呵"或者"哦"的回应。
  这二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据说,"呵呵"这两个字被一个网络调查评为"2013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而"哦"则在另一个网络调查中摘得桂冠。
  什么情况可以用这二个词呢?从心理的感受层面来说,通常出现在彼此并不熟悉的人之间,是在感觉没话说时的一种被动回应。但如果他人主动与你沟通并且内心充满期待时,这种回应很伤人。
  其实,当他人主动发出信息并期望你作出回应时,你的沉默或者拒绝感受对方的感受同样很伤人。如果是年幼的孩子向家长发出信息并期待回应,父母的拒绝或者指责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如果这种阴影伴随着孩子长大,成年后的他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人。当对方向他发出信息并期待他回应时,他会沉默或者"哦"一声。这种人常常让身边的人有距离感,自己也常常感觉很孤单。
  所以,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对方向你发出信息并期待你回应时,你如何正确回应?
  以我看来,最重要的莫过于针对对方的需求,及时作出符合对方期待的回应。如果对方觉得受了伤,你去设法安慰他。如果对方很害怕,你去尽可能去保护他。
  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性学三论》中就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三岁的男孩,他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说话吧!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呢?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对于这句话,我一直觉得很震慑。是啊,没有回应,就是黑暗;有了回应,就有了光。
  现代心理学也证明,对于孩子而言,他们获得回应的数量和质量,将决定他未来的沟通能力。因为懂得这个道理,我在生活中也尽量这样回应。
  前些年,我晚上要备课,妻叫上幼儿园的女儿先睡。起初,我们帮女儿关了灯,女儿说太黑有些怕,叫我等她睡着了再关时,我会笑着答应。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她要我坐在她身边,和她一起看灰太狼与喜洋洋的故事,我会照做。说实话,我不喜欢看灰太狼,但我爱自己的孩子。现在,女儿上初一了,被班主任任命为班长。后来,我问班主任为什么,他说我女儿看上去蛮舒服,比较温暖,也不怯场,只要感觉到任何正当的需要,会和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提出来。我听完之后笑笑,心里想,这种感觉是对的,因为从小开始,只要孩子感觉到需要,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孩子不要怕,然后再和她讲道理,让她明白壁虎、毛虫等东西并不可怕。
  我非常同意很多哲学家表达过的观点:因为你存在,所以我存在。放到我女儿的故事中,大概是我理解并回应了孩子的感受,孩子的感受在那一刻被确认了,于是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但如果我拒绝感受孩子的感受,孩子就不会有切切实实的存在感。
  在过去多年的HR工作中,我曾访谈过不少不善沟通的同事,了解过他们的家庭。在他们当中,有相当一些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气氛冷漠,他们在小时候常常不被父母回应,这种小时候的不被回应使得他们长大后,产生了不同形式的沟通问题。他们在部门里常常表现得很安静,不向别人发出自己的声音,当然也不奢求别人的回应,但其实内心是很孤独,工作中也没有什么朋友。
  所以,在我从事HR管理工作时,我要求HR同仁一定要多多聆听公司同事的意见,尤其是当同事抱怨的时候,要及时给予温暖的回应。即使HR的资源有限,HR不能为同事提供太多的物质援助,但只要能理解同事的感受,理解他们的困难、无助甚至愤怒,让他们感觉到被连接,抱怨者的感受会变得好得多。
  总之,当有人来找你,千万不能给予一个有距离的甚至是冷冰冰的回应,否则对方很可能和你提出分手。
  我自己也坚持这么做。每天刷朋友圈,我不但会点赞,而且会进行切实的评论,而不是只打二个字"呵呵"。【作者:侯熙儒 来源:三茅专栏】
网站目录投稿:晓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