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794.2014.08.016
  【摘 要】最近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谈到通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来解决中国教育结构调整和改革问题时,指出要用市场的力量办学,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结合高职院校的非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机构教育培训的发展现状,提出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企业化管理的设想:一方面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投身于社会培训市场,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公办教育的公益性特点,执行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为推动社会教育培训业的健康发展发挥正能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8-0054-03
  【收稿日期】2014-04-15
  【基金项目】南通市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项目首批课题"中新(南通)国际海事培训中心建设",项目编号为08-01
  【作者简介】吴益群(1968-),女,江苏南通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及其管理。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知识更新,就业压力,资格认证制度,办学政策宽松等因素,都为国内教育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空前广阔的机会。2008年以来,虽然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经济下滑,但教育培训行业仍以良好的现金流、不受经济周期影响而持续增长的优点继续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根据2011年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未来5到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其中职业教育培训潜在的市场规模达到3000亿元。[1]可见,教育培训是一座有待充分开发的富矿。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利用其职业教育的优势,开始重视非学历教育即社会教育培训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教育主管机构也将非学历教育与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挂钩,作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参考指标。尽管目前公办高职院校与社会培训机构相比办学条件优越,但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的市场开拓上,仍缺乏竞争力,对此,应有所反思。
  一、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现状
  我国的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发端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已经形成了多种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班,行业企业的培训中心,社会力量联合办学,培训公司等。据刘延东2011年12月《全国继续教育工作会议》讲话:全国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达15万所,其中涉足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达5万家,发展势头迅猛。其中,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品牌数量迅速增长,像新东方、巨人教育、安博教育、环球雅思等占据了英语论坛、课外辅导、职业教育等行业领头地位。作为新兴产业的教育培训业,马太效应逐步显现,优胜劣汰的洗牌局面正在形成:大机构出现综合化发展,专业教育机构突出差异化进行连锁经营,融资后的教育机构为了扩张,继续收购全国地方大型教育机构,小机构为了生存进行改革创新寻求教育蓝海战略。专业人士分析,未来10年,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模式和趋势:体制灵活的民营教育企业逐渐占领主要市场;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到大的品牌培训机构;多元型、单纯项目型向专业细分综合型发展;区域型向连锁型过渡;单一直营型、项目合作型向"直营+特许加盟"混合型发展。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市场秩序紊乱,出现以争夺生源为目的的虚假广告、胡乱承诺、价格战等市场失范行为;二是培训机构办学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一些办学规模大的品牌教育机构,大多培训机构小而散,作坊式经营,有些仅仅是注册资本门槛极低的教育咨询公司;三是缺乏公办学校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缺教师、缺实训设备、缺项目培训资质,不少培训机构只起招生和中介作用;四是违规收费现象严重,往往打着高端培训的旗帜, 高级专家的幌子,谋取暴利,不履行教育培训产业准公益性的责任。[2] 也正是因为培训市场的乱象,国家最近出台了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标准,目的是为提升社会培训机构管理能力、教育培训工作者专业素养提供规范,为实现行业自律、规范培训市场,促进我国教育培训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二、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发展现状
  在激烈的教育培训市场竞争中,相形之下,高职院校的非学历教育倒更似闲庭信步。虽然非学历教育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表现形式,但充其量只是学校的副业,学历教育依然是高职院校的主战场,同时,在职称升级加薪的杠杆作用下, 科研考核激励政策的导向则更具吸引力和权威性。受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外高等教育的扩张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生源不足已露端倪,教育部要将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现代职业教育,又断了高职院校升格应用型本科的念想,高职院校通过向非学历教育转型来寻找出路的可能性极大。虽然现在它与社会培训机构基本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但不久,二者之间必然产生激烈竞争。
  目前,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管理体制一般有三种类型:(1)单纯管理型。即由高职院校的某个处室承担管理职能,具体教学业务由二级院系承担。(2)混合运作型。即既承担管理职能,又开展教育培训业务,一般由高职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运作。(3)独立运作型。由二级院系独立承担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所有业务工作,包括招生、教务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的事务。以上三种管理模式,虽各有特点,但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基本都是建立在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办学主业的基础上,对非学历工作的推动力不足。高职院校的非学历教育基本处于守株待兔的状态,没有能融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在这种体制下,除非有政府背景、行业背景或特有专业资源优势的支撑,否则很难形成市场规模。[3]
  三、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优劣势比较分析[4]
  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优势在于:成熟的师资团队、完善的学科研发、现代化的办学设施、高水平的管理能力、良好的社会信誉度。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期打磨的过程,优秀师资的传承靠的是名师培养和青蓝工程,高等职业教育往往还强调双师型师资,要求更高。培训项目开发的核心优势是雄厚的教学与科研力量,以及独具特色的行业背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紧密性、紧跟产业转型的课程研发能力、研发条件、研发经费等都有较好的保障。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设施投入显著加大,实验实训用的仿真模拟等设备,各种专业的教学软件以及体育运动设施和食堂、住宿等后勤保障设施等,使社会培训机构望尘莫及,绝大多数社会培训机构,连培训场地都是租的。一般公办高职院校都经历了几十年的建设,有些甚至是百年名校,其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各项制度比较完善,有很强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规范引导下,高职院校的社会信誉度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涉世不深的一般社会培训机构不能相比的。
  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优势在于:占领市场能力强、教学模式灵活多变、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首先,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其运营主体的法人特性使其能建立更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办学理念上,其投资办学更看重经济利益和现实价值,以赢利为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这能使它有更加强烈的愿望与市场接轨,并非常务实地不断占领市场份额;然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培训因缺乏自主性,缺乏经济利益的刺激,缺乏专门的市场从业人员,则市场的嗅觉和灵敏度不高,把握商机的能力和效率低下。其次,社会培训机构把培训对象看成客户,信奉"客户为上帝"的原则,尊重客户的需求,对客户的反馈意见反应迅速;培训内容能够紧跟时代、迅速捕捉最新科技发展动向和成果,重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行小班教学,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能够产生良好的培训效果。其三,社会培训机构重视服务质量,做到服务人性化,注重服务的细节,如24小时值班咨询电话;提供学生休息室及茶歇;及时通知最新注意事项等。这些细微的服务,能温暖人心,为培训机构塑造企业形象加分,从而使培训机构留住生源。
  综上可见,高职院校与社会培训机构恰好形成优劣势互补。高职院校作为专业办学机构,无论办学能力、办学经验,还是教学资源、教学水平,都远超于社会培训机构,在当前社会培训机构鱼目混杂、种种不规范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理应反思体制机制问题,吸取社会培训机构的长处,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积极作为,发挥正能量。
  四、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
  1. 高职院校采用项目管理机制运营非学历教育
  项目是个将被完成的、能满足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任务的总称。项目管理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充分利用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办法。它是一个涉及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的组织活动。项目管理的流程:可行性分析——立项——计划——成本预算——执行——过程监管——验收。项目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金融、航天、制造等诸多领域,包括应用于培训领域。国外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开展培训,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美国和英国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的培训项目管理体系,并在不停的创新、注重实效和高品质。在国内,项目管理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影响范围还很有限。
  高职院校开展的各类社会培训,大多面临的问题:一是受限于学历教育的运营理念和操作模式;二是培训收益与工作人员个体收益关系不大,致使开展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公办学校办学依仗官方背景,在品牌建设和推广上明显动力不足。引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对高职院校社会培训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在培训项目管理的流程中,赋予项目负责人调动学校所有资源的充分权限和相应的责任,专为项目组队,进行项目承包,并对盈亏负责,打破原先的二级学院或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难以调度的局面,从而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培训工作中的种种问题。
  2. 高职院校自行投资成立非学历教育经济实体
  学校投资注册成立非学历教育企业经济实体,用与社会培训机构相同的企业运行机制进行市场竞争。与白手起家的一般社会培训机构相比, 该实体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场地设施、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品牌信誉等资源,起点高;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与该实体成为甲方和乙方的关系,形成互惠互利的格局,便一改高职院校固有体制下个体收益与单位盈亏关联度不大的消极状态,极大调动学校各级部门和教师个体从事非学历教育的工作积极性;该实体,可以利用企业用人制度,专职聘用市场营销人员,从而解决占领市场份额的问题;该实体把服务看成是企业的生命之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合理需要,人性化管理,以质量去赢得更多的生源、更大的市场;高职院校在实施连锁经营的策略方面因受制于上级主管机关的管理限制,绝对不及企业灵活,但是借助企业机制和体制,就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并购、整合迅速扩张实体规模,如同新东方、北大青鸟的成功案例,由区域型教育企业实体蜕变成全国性连锁教育企业实体,继而形成规模化发展格局。
  高职院校投资的非学历教育培训实体可引入企业注资和境外注资。高职院校一般都有行业、企业的背景,该实体如果可以引入企业的资金,与企业利益捆绑,把校企合作关系由目前松散型改变成紧密型,将真正体现校企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并能促进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飞速成长。随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日益深入,非学历教育的国际化也应成为高职院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能引入境外资金注资该实体,将是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这个国际性培训实体利用其海外资源和背景,可使高职院校一方面掌握海外最新动态和信息,吸收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向海外市场推广自己的非学历教育产品,促成更多的中外合作与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发展现状及出路分析.2012-11-07.清华大学领导力培训 http://www.thldl.org.cn/news/1211/67226.html
  [2]汪浩才.我国社会成人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11,(6):19-21.
  [3]黄仲兴,樊菁.非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相关社会元素的联动[J].继续教育研究,2012,(3):7-9.
  [4]哈莎.社会培训机构运作模式对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启示[J].继续教育,2010,(10):41-43.
网站目录投稿:晓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