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定义,物理思想方法就是人们对自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方法,是源于物理世界又指导人们对物理世界进行再认识、再改造和实践应用的思维体系,是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在物理学中的具体体现。由此看出,物理思想方法是一种认识方法,是一种思维体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它比知识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更强的概括性和普遍适应性,能使学生透彻理解知识,形成独立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是求解物理问题的根本所在。认真研究总结物理学中的思想方法、策略技巧,并能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灵活应用,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考物理思想方法有很多种,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十种: 一、 整体法与隔离法 物理习题中,所涉及的往往不只是一个单独的物体、一个孤立的过程或一个单一的题给条件.这时,可以把所涉及到的多个物体、多个过程、多个未知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这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称为整体法;而把整体的某一部分(如其中的一个物体或者是一个过程)单独从整体中抽取出来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则称为隔离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解决动力学关系、能量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尤其是在求连接体问题中的加速度、相互作用力以及分析做功等问题时作用巨大。 隔离法和整体法的选择原则: (1)在动力学问题中,求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连接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要从要求的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接体中各部分的加速度不相同,一般选用隔离法。 (2)在研究单个质点的能量变化时,首选隔离法;研究系统的能量关系时,一般综合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运用整体法时,一般情况下,只需考虑外力不必考虑内力;运用隔离法时,隔离的目的是将内力转化为外力。 二、图像法 图像法是运用图像来表达某种信息、分析规律、求解物理结论的方法。 物理图像是一种特殊且形象的数学语言和工具,运用数和形的巧妙结合,恰当地表达某种现象的物理过程和规律。物理图像不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动态变化过程清晰、省掉大量的文字叙述、使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明确,还可以恰当地表示用语言难以表达的内涵。 要想认识好和利用好图像,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1、注意坐标轴的物理意义 弄清两个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以便了解图像所反映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有些图像,虽然形状相同,但是由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它们所反映的物理规律就截然不同,如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等。 2、注意图像的特征 注意观察图像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从而弄清图像所反映的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图像所反映的物理内涵。特别是图线是直线形式的,我们要尽可能的推导出其数学表达式,从而更深刻的认识图像。 3、注意截距的物理意义 截距是图线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所代表的坐标数值,该数值往往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 4、注意斜率的物理意义 物理图像的斜率代表两个物理量增量的比值,其大小往往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值。 5、注意面积的物理意义 有些物理图像的图线与横轴所围的面积的值常常代表另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学习图像时,有意识地利用求面积的方法计算有关问题,可使有些物理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 6、注意拐点的物理意义 物理图像的拐点既有坐标数值,又具有特殊的物理意义,它是两种不同情况变化的交界,物理量在拐点两侧适合不同的变化规律。 三、 极限思维与极值法 1、极限思维法是指将题目所述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形成、变化的一般条件推向极端,在极端条件下进行讨论、推理或判断的一种方法。这里的"极端"条件是指极大、极小或临界状况。 极端思维法只能用于在选定的区间内所研究的物理量连续、单调变化(单调增大或单调减小)的情况。 2、描述某一过程或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变化中由于受到物理规律和条件的制约,其取值往往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才能符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其最大值、最小值或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值。物理问题中涉及这些物理量的特殊值问题,我们统称为极值问题。 3、物理中的极值问题有两种典型的解法:一是对题目中所给物理现象涉及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明确题中的物理量是在什么条件下取极值,或在出现极值时有何物理特征,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或特征去寻求极值,这种方法突出了问题的物理本质,称之为物理方法;二是由问题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建立方程,然后根据这些方程进行数学推导,在推导中利用数学中有关求极值得结论得到所需的极值,这种方法侧重于数学的演算,其物理意义不够明朗,常称之为数学方法。 常用的数学方法如下: 四、 微元法 利用微分思想的分析方法称为微元法。微元法就是把研究对象分割成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或把物理过程分解成为无限多个无限短的过程,抽取其中一个微小部分或极短过程加以研究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往往可以将变量转化为常量,将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使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易解,微元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选取"微元",这些"微元"是任意的,但又是具有代表性的。 五、 等效法 等效法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维方法之一,所谓等效法就是在保证某方面效果相同的前提下,用思想中熟悉和简单的物理对象、过程、现象替代实际上陌生的和复杂的物理对象、过程、现象的方法。 运用等效法解决实际问题时,常见的有:过程等效、概念等效、条件等效、电器元件等效、电路等效、长度等效、场等效等。 在运用等效法时,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讨论两个不同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现象的等效及物理意义。若在运用等效法解决问题时,不抓住效果相同这个条件,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是谬误了。 近年来,含有等效法思维方式的试题在高考中频频出现,主要考查物理模型等效、过程等效、条件等效、电路等效等。 六、 类比法 类比法是根据两个类比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规律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相同或相似规律的一种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类比分为性质类比和关系类比。两个或两类对象进行类比推理必须具备可比性,一般分为两个条件:第一,类比的对象间必须存在同一性、相互性;第二,对象的属性之间必须存在着相关性。运用类比方法可以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可以定义物理量,消除模糊认识;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灵活处理相关联的问题;还可以减少数学知识迁移过程中的错误。 运用类比法解题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之一,常见的有:现象类比、过程类比、模型类比、方法类比、结论类比等。高考试题的情境比较新颖,即所谓的"生"题,许多考生往往无从下手,但只要冷静下来分析、思考,应用类比法将学过的旧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问题往往就容易解决了。平时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利用类比法抽象出物理模型,确定隐含条件。 七、 对称法 对称法是从对称的角度研究、处理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对称,它表明物理规律在某种变换下具有不变的性质。用这种思维方法来处理问题可以开拓思路,使复杂问题的求解变得简捷。如:对于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其开始运动直至运动停止的过程,根据运动的对称性,从时间上的反演,就能被看做是一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于是便可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用于处理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从而简化解题过程。 利用对称法解题的思路: ① 领会物理情境,选取研究对象; ② 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通过题目的条件、背景、设问,深刻剖析物理现象及过程,建立清晰的物理情境,选取恰当的研究对象,如运动的物体、运动的某一过程或某一状态; ③ 透析研究对象的属性、运动特点及规律; ④ 寻找研究对象的对称性特点; ⑤ 利用对称性特点,依据物理规律,对题目求解。 八、 临界状态分析法 当某种物理现象变化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从某种特性变化为另一种特性时,发生质的飞跃的转折状态,通常叫做临界状态。出现临界状态时,既可以理解为"恰好出现",又可以理解为"恰好不出现"。习题中常常出现"正好"、"恰好"、"最大"、"最小"、"刚能"、"至少"、"尽快"、"不超过"等一类特殊词,这些词往往暗示着临界状态的存在。 解决临界问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临界条件及其物理意义。物理学中常见的临界条件有以下几种: (1)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条件是相互作用力为零。 (2)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达到最大值,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为作用力等于零。 (3)靠摩擦力连接的物体间发生与不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为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4)追及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的临界条件为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条件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 (5)两物体碰撞过程中系统末动能最小,即损失动能最多的临界条件为速度相等。 (6)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条件为: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临界角 九、寻找守恒量法 守恒,简单的讲就是研究数量时总量保持不变的一种现象。物理学中的守恒,是指在物理变化过程或物质的转化迁移过程中一些物理量的总量不变的现象或事实。 守恒,已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规律,也是一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并且应用起来简便、快捷。在高中阶段,主要有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能量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 从运算角度来讲,守恒是加减法运算,总和不变。 从物理角度来讲,那就与所述物理量表征的意义有关,重在理解。理解所述物理量及所述量守恒事实的内在实质和外在表现。 如动量,描述的是物体的运动量,大小为mv,方向为速度的方向。动量守恒,就是物体作用前总的运动量是动时,且方向是向某一方向的,那么作用过程中以及作用后,系统总的运动量还是动的,方向还是向着这一方向。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分析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十、构建物理模型法 物理学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模型课。无论是所研究的实际物体,还是物理过程或是物理情境,大都是理想化的模型。在高中物理中构建的物理模型大致如下: (1)实体模型:如力学中有质点、轻质弹簧、轻绳、轻杆、单摆、弹簧振子;电学中有点电荷、试探电荷、理想导体、绝缘体、理想电表、纯电阻、无限长螺线管等。 (2)物理过程模型:把具体物理过程理想化、纯粹化后所抽象出来的一种物理过程,称为过程模型。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简谐运动、弹性碰撞等。 (3)物理情境模型:人船模型、子弹打木块模型、小船渡河模型、类平抛等。 求解物理问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迅速把所研究的问题归宿到学过的物理模型上来,即所谓的建模。尤其是对新情境问题,这一点就显得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