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绍兴人会抢着购买一种其貌不扬的汤包。这种汤包,绍兴每天至少要消费15万个。这样的汤包店在绍兴有一百多家,5毛钱一个的汤包带给这些店主的是外行人看不到的丰厚利润。这100多家包子铺都和一个今年只有30岁的小伙子分不开,他叫陈庆松。从2002年陈庆松来绍兴开店到现在短短6年时间他就挣了上千万。 因家庭贫困,15岁的陈庆松学做馒头、汤包。与别人不同的是,陈庆松是用心在做面食。为了学到手艺,他费尽心思。他了解做面点这行的,起得都早,于是他也跟着起早,拿出准备好的望远镜,偷偷地学,白天再偷偷的练。 就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陈庆松发现,冻过的肉比鲜肉蒸出来的包子味道更鲜美而且有汤汁。一般灌汤包都是死面,这样汤才不会漏掉。发面要比死面更筋道、好吃,但不适合做汤包。陈庆松非要用发面包汤包,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他每天就努力钻研如何让汤包,既筋道,还有鲜美的汤汁。他爱动脑筋、勤学苦练,经过反复琢磨,做出"皮薄、馅大、汤汁充盈"的陈氏汤包。就这样他在上海开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家包子铺。不幸的是,他的包子铺因为拆迁关门,后来他又辗转来到绍兴。万万没想到这次绍兴之旅为他打来了财富之门。偶然间他发现了一件事情,就是绍兴人不吃包子。以前这里开的包子铺都关门倒闭了,因为绍兴人早餐只吃稀饭、油条。陈庆松想自己有手艺为什么不试试在这里开包子铺呢? 2002年,学了十年手艺的陈庆松从安徽农村老家来到绍兴,在东街市场边开了第一家汤包店。他做出的汤包很有特点,皮薄,有韧劲,汤水很足。汤水不多不少,吃一口,正好把汤水吃完。好吃不贵,而这个胖胖的老板又很有亲和力,卖包子的同时,也不时地赞扬顾客,包子香,嘴也甜,生意怎么能不好呢?排队买汤包的顾客排得老长。 那段时间,陈庆松每天从凌晨一点忙到下午六点,一天要用400多斤面粉,做7000多个包子,一天利润少说也是七八百元,当时店里请了两个小工。头几个月利润都有3万多元,一年时间陈庆松就挣了30多万元。可时间长了,人也做得疲惫了。当时他和两个小工一天只休息五个小时,挣三十万元已经是他的极限了。一个人做的汤包满足不了需求,陈庆松想到了老家的亲戚朋友。 陈庆松设定了新店的距离:第一,对自己的生意没有影响;第二,对他的生意也是帮助。第一批过来的就有陈庆松的妹妹陈庆红。第一年的盈利足足有六位数了,陈庆红咸鱼大翻身,一夜之间成了暴发户。 老公陈辉也坐不住了。又有三四十位亲戚:做缝纫店的,开汽车的……全都过来改行了。就这样,100多亲友来到绍兴做包子。 他教给徒弟们汤包技艺,但不传馅料配方。100多家包子铺,每天需要的肉馅不是个小数目,陈庆松直接去肉联厂批发,做成肉馅后送到位于绍兴各个地方的汤包店,每天他要做1500多公斤肉馅,靠肉馅陈庆松一年能挣60多万元。 面对仿冒成风,他以变应变,于2006年10月注册了"老台门"商标。同时创立绍兴市老台门食品连锁有限公司。大力推广"老台门"汤包加盟店。 全国加盟。以"老台门"为品牌依托,以已有的汤包作为产品发展的内容,是老台门的经营思路。老台门将绍兴原有的80几家中国汤包王都收归在"老台门"的品牌下,以加盟的形式,统一店面设计,统一价格,统一馅料配送,统一产品种类,在原有的灌汤包统一基础上,增加品种和口味,以期更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老台门的门店数量在绍兴已经开了100余家,全国范围内正式营业的已达到400余家,并做到店店赢利。每天,一家"老台门"汤包基本能卖1000只,单店每月的净利润最多可高达3万元左右,最少的也有近万元毛利。 每个企业的成长都有一段故事、一个传奇,而"老台门"的成长看上去更多的是务实和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