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谎言是:我能够感同身受。 最天真的幻想是:我希望你能够感同身受。 最残酷的现实是:人生而孤独。 最美人生是:保持并享受这份孤独。 身边有很多优秀大龄却单身的朋友。他们不拜金,不拜权。因为他们大部分自己都有足够的房子、车子、票子。 他们都在痴痴地等待。等待一个"最爱的、深爱的、相爱的、亲爱的人来告别单身"。 他们的理想型爱人就是:要完全懂自己。 事实上,我也看到过很多抱有这种天真幻想的人,最终以悲剧草草收场。 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真正懂你的人。 如此痴痴等的人,无非两个结果: 第一,没等到。一个人孤独地走下去。 第二,中途因为年龄、舆论、现实各种压力,走向另一个极端,匆匆找个人婚嫁。 精神科医生郝医生曾分享过一个故事:有一个精神病人,总是以为自己是一朵蘑菇。 他每天都打一把伞蹲在马路边,不吃不喝,真像一朵蘑菇一样。 医生想沟通无处入手,于是,他也学他打一把伞,蹲在路边,一蹲就是好几天。 终于一天,病人注意到了医生的存在,他问:"你是谁啊?" 医生答:"我是一朵蘑菇啊!" 病人会意地点点头,继续当他的蘑菇。 过了一会儿,医生就站了起来,四处走。 病人很惊讶:"你不是蘑菇吗?怎么可以走来走去?" 医生说:"因为我是一只悲伤的蘑菇啊,蘑菇悲伤的时候就会到处走。因为它想知道朋友们在干嘛,怎么都不理我了。你愿意和我一起去找其他蘑菇吗?" 病人同情地点头,跟着医生一起走了。 郝医生借着这个故事告诉他的朋友,"其实,人在悲伤的时候,是不需要任何安慰的。他只想找一个感同身受的人,陪他一起感受那份痛苦。这时候,理解的力量胜于一切。"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把两个人最美妙的关系定义为:"我的不容易,你都能感同身受。" 但真的存在感同身受吗? 正如作家辛夷坞在《山月不知心底事》里说的: "我们的心,我们的肉长在各人自己身上,酸甜苦辣,自己尝的味道只有自己明白,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别要求别人懂你的感受,叫得再大声也是白费功夫。" 世上从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有的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你不是他, 所以你不懂他的无奈 前段时间,某卫视报道了一则新闻,一个25岁的外卖小哥,为了节约40秒,不惜闯红灯,结果被一辆车撞飞,当场毙命。 主持人在报道这个新闻的时候,嘴上是为年轻生命的逝去惋惜,脸上却带着几丝风凉在说教: "就为了那几秒的红灯啊,这么年轻就没了,真可惜。想想父母养大也不容易,结果就出这事儿了。" 说完还故作无奈地笑了一声。 言下之意颇有点"你们可长点心吧"的意味。 上网搜快递、外卖小哥出事故的新闻,结果居然接近500万个,而这些新闻底下的评论,不乏有:"再怎么赶时间也不能闯红灯啊!" "丢工作事小,丢命事大啊!""快递大哥你慢点飞"等等。 这些看似理解和同情的评论背后,真正感同身受的人有多少呢? 曾有快递小哥吐槽说:"如果晚到,不仅要罚款,这一程也白跑了。客户投诉多了,工作都会丢。而且,公司配的电瓶车,电池容量就要求我们必须赶时间,不能跑弯路,谁不知道要注意交通安全,但你们吃的不是这碗饭,当然觉得我们是因小失大了。" 你说的道理我都懂,但你不是身在其中,你看似理解的劝导对我而言,除了有漫不经心的敷衍之外,敏感的我,还觉察到了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弃。 最爱你的人, 也无法感同身受 朋友圆圆,考上了中国最好的一所大学,随后考证保研恋爱找工作,30岁前完成了结婚生子,简直是开挂的人生。 但她做妈妈后,老天就停止了眷顾。 一滴奶水都没有,孩子饿得哇哇大哭,乳头被孩子咬伤,碰到就是钻心的疼。 孩子又一会儿湿疹一会儿胀气,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挫败,不但完全没有为人母的喜悦,甚至连孩子都不想多看一眼。 最开始,婆婆和妈妈都悉心照顾她,老公也是变着花样哄她开心,但她的心情不仅没有好转,而且还常常歇斯底里的大哭,久而久之,所有人都不耐烦了。 老公说:"我理解你的感受,但你也太夸张了。" 妈妈说:"我生你的时候心情也低落了段时间,但也不会像你这样没完没了的啊!" 婆婆也从最开始的疼爱,变得越来越有距离。 家人态度的变化,无疑是雪上加霜。 终于,有一次她睡在床上,跟丈夫说:"我看见天花板上好像有一个黄色的绳套,我想把头放进去,这样就一了百了。" 丈夫被吓得脊背发凉,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带她去看医生,诊断为重度产后抑郁。 后来,经过两三个月治疗,她才慢慢好起来。 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感同身受,无非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去了解、查询,从外界获得信息,二是从自己类似的经历出发,去猜度评判。 但即使是一件同样的事情,放在不同的人身上,结果也大不同。 同一个事故中的幸存者,有的人很快就恢复了,而有的人则总是过不去这个坎。 所以,感同身受其实只是我们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为何生而孤独,就是因为,这世界上绝无第二个人能准确地了解你的感受,感同身受是假,冷暖自知是真。 你的喜悦, 别人也无法感同身受 既然痛苦和不幸别人没法了解,那喜悦和热爱总可以吧? 事实上,也不可以。 法国名著《小王子》,讲的是一对挚友的故事。 因飞机故障迫降沙漠的飞机师,偶遇了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小王子。 这对跨越时空的挚友,却也因为无法感同身受这件事吵了起来。 飞机师为小王子画了一头绵羊,但童真的小王子担心这只绵羊会吃了他最爱的玫瑰花,于是他问飞机师,玫瑰的刺有什么用。 飞机师因为忙着修飞机,很烦躁地说: "一点用都没有,你别烦我。" 小王子气急了,玫瑰是它的挚爱,它的安危是他最关心的事情,但好朋友却不能理解。 于是他说了这么一段话: "要是绵羊把这朵花儿吃掉了,那就像满天的星星一下子都熄灭了一样,这难道不重要吗!" 说完他就难过的哭起来。 有些事情,对你而言是满天耀眼的星星,是不可替代的玫瑰花,但对你的好朋友而言,它就只是星星和玫瑰花。 他可以为你找到挚爱开心,却无法真正体验到你眼中的光芒。 所以,连爱都是不能被完全感受到的,即便是你引为知己的朋友。 小王子 对别人感同身受期望太高, 留给自己的就只有遗憾 曾看过一个故事。 森林中,有一只小猴子受了伤,伤口不大不小,但还挺显眼。 经过的人,一看到它的伤口就关心地问怎么回事,于是小猴子就扒开给他们看。 所有人一看见血淋淋的伤口,就一边叹息,一边安慰小猴子,然后再继续赶自己的路。 最终,小猴子因为一次又一次地扒开伤口,不幸感染死掉了。 其实,很多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只小猴子。 我们一旦受了伤,就很容易陷入过度渴望别人同情的希望里。 希望别人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自己的痛苦。 我们像祥林嫂一样,一遍又一遍地扒开自己伤口,说着自己的不幸。 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根本没有意义,它不仅对你的处境没有帮助,还会让你变成谈资和笑料,最终在他人的嘲讽和蔑视里,让自己的处境更遭。 对感同身受这件事有执念的人,一般都好得很慢,死得更快。 人生而孤独, 请享受这份孤独 表姐年轻的时候,曾说过她绝不可能当家庭主妇,但等真当了妈妈之后,她就顶不住工作的辛苦,和姐夫的糖衣炮弹,妥协了。 妥协了之后她发现她活成了个靶子,快递小哥批评她: "我这周往你家送3次了,男人在外面赚钱不容易,你不能待在家里没事儿还这么败。" 朋友转发了一篇朋友圈里的爆文给她,文章是讲女人是怎么平衡家庭和工作的,语重心长地说: "你可要有危机感,要当心哪天就和社会脱节了。" 连邻居家的小孩要出去留学,爸妈都拿表姐当例子,"你看晓雅姐花了几十万镀个金回来,又有什么用,还不是在家当家庭主妇。" 表姐最开始觉得很委屈,跟姐夫诉苦,姐夫说:"我又没给你压力,你那么介意别人的看法干嘛?" 表姐喊累,姐夫说:"你每天在家有什么累的,孩子睡你不也就跟着睡。" 身边所有人都在跟表姐说自己的辛苦,表现出对表姐的羡慕。 最后,表姐实在受不了了,等到宝宝能上幼儿园了,她马上出来找了份工作。 她说:"说真的,当家庭主妇最苦逼的地方,并不是照顾家庭有多累,也不是跟社会脱节,跟老公没共同话题之类的。而是那种被低估,被轻视,无法被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委屈,这才是最摧残人的。但我也想通了,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感同身受这件事,我不想变成祥林嫂,每天求别人的认同和理解,我选择自我救赎。" 去工作之后,表姐的朋友圈瞬间阳光了很多,她不再活得像个怨妇。 面对无法被感同身受这个事实,表姐要选择了不再奢求。 其实,何必强求感同身受呢? 成功时,若有人为你欢呼,哪怕他根本不了解你成功的领域;不是也挺温暖的? 失败时,若有人对你不离不弃,竭尽所能帮你,即使他无法洞见你的哀伤,但那又怎样呢? 正如龙应台曾在《目送》中讲的:"才子当然心里冰雪般的透彻,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不要在遇到困难时,把精力放在搏求理解和同情上,人生的路,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自我救赎。 而我们,可以也应该,去享受这份冷暖自知的孤独。 也正是这样,我们每个人才会活成了不同的风景,世界才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 ◎本期编辑✎ 丘吉鸟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