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勃拉邦:老挝人的一生佛缘 在老挝总是分不清城市、乡镇和村寨,哪里都是绿绿的树林,绿绿的竹楼和新的、旧的法式小楼。除了寺庙的塔尖,几乎看不到任何超过3层的建筑。尤其,我们是在夜色中进入琅勃拉邦的。琅勃拉邦在老挝叫龙坡邦,是12-13世纪古代老挝猛斯瓦国的国都,古名龙蟠。1353年,法昂国王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定都孟骚(即今琅勃拉邦市),后改名为香通。1356年,柬埔寨吴哥国王向澜沧国王赠送了一尊名为勃拉邦的金佛,作为吴哥王国公主嫁给法昂国王的陪嫁品。1560年,赛塔提腊国王迁都万象时,才将香通改名为帕那空琅勃拉邦(意为勃拉邦佛都)。 只觉得路两旁的树渐渐少了,然后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一座山,一座围在高墙里的山,才知道,已经到了古都的中心了。山是普西山,它跟我们幼时在公园里见的土丘绝然不同,它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但又真真切切是被围在了围墙里。我知道墙里的山顶是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普西佛塔,皇宫次之建在山麓,琅勃拉邦的居民则基本上是聚居在普西山周围,每天一出门,便要对着普西塔和皇宫拜几拜,没人知道他们要拜什么,求什么,仿佛人生下来就是为了这样拜和求的。 旅馆老人为我们祈福 普西山就在湄公河边,从滨江大道上看,每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都是朝向普西山,一点一点蜿蜒上去,清清爽爽的,没有什么尘土。巷子里都是一家一家的GuestHouse,老板多数是上了年纪的大婶,和邻人一起围坐在门廊里闲聊,一边门虚掩着,里面光可照人的竹地板也一样清爽。冬天是琅勃拉邦的旅游旺季,每当我们被那竹地板的清爽所吸引欲举步跨进时,大婶会带着浅浅的笑意说:Full(满了)! 在旅馆大婶的微笑中,我很容易读出了一种满足感,顿觉熟悉而陌生。湄公河边的露天水吧华灯初上时,终于在一个小巷里听到了yes,wehave(是的,我们有房间)! 老挝人的守家观念非常强,于是便有了很多家庭式的小产业,像家庭式旅馆、超市、船码头甚至旅游咨询站。在琅勃拉邦呆了一晚,便渐渐地爱上了这种家庭化的服务。住在小巷靠河边的这个家庭旅馆里,慈祥的大婶尽管语言不通,在我们出门时还是要殷勤地打着手势叮嘱:记得带钥匙,晚上12点锁大门,外面风大,早点回来……一边比划着,一边还不时回头朝墙上的佛像拜拜,与家中的老妈妈分毫不差。那种母性的爱和对佛的虔诚,都是不需要用语言来翻译的。 男人不当和尚不算成人 在琅勃拉邦的香通寺外面,早上6点半就开始化缘了。化缘的和尚队伍还没有走过来,斋僧的人已经从王宫后街一直跪到了滨江大道,主要是当地人,齐齐地跪成长长的一排。很多老妇人年纪大了,不能久跪,便先跪坐在一块鲜艳的土布毯上,闭目凝神,双手合十,口里还振振有词地念着什么。 6:45分,从琅勃拉邦50多个寺庙里聚拢来的200多位僧人由一位年长者带领着走过来了。他们每个人手里提一个带盖的竹篮,篮子里主要是接受信徒的糯米饭,盖子则用来接受游客投进的鲜花、老币、美元。因为斋僧的人很多,所以他们行进的速度很慢。我注意到每隔10米左右会有一个大竹筐放在地上,僧人走过一段斋僧的人群,就把不太需要的东西直接扔进筐里面。斋僧的队伍里也有许多男人,但是他们大多不跪,找一个职员模样的人问其原委,他说:我当过和尚的。在老挝大部分的男人小时候都当过和尚,5岁左右被送进寺院,叫novice,跟和尚学习佛法、英语、法语和其他知识。如果20岁的时候还不离开寺院,就直接升为monk,也就是正式的和尚。不过大部分的人到那时候都会还俗,用受过的教育来找一份工作。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曾在化缘的队伍里吧,他们就不拘泥于跪拜的礼节,不过也会坚持每天早晨都来斋僧。对于一个老挝男人来说,进寺庙当novice就像上学,是一个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如果没当过和尚,简直就是人生的最大憾事。 女人用五色丝牵动佛心 一个离闹市仅有2公里之遥的村寨,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女人,却在承担着为佛像打扮的神圣任务。黄巾裹体、香灯供奉,若不是对佛爷虔诚膜拜,恐怕这些古老的工艺就要失传了。从16世纪中期佛教大兴,琅勃拉邦、万象和占巴塞都开始盛行种种与佛教有关的手工业,比如做用鲜花包裹的安息香,用土法和最原始的材料造仿古纸和纸灯笼,织大量棉质和丝质的披布。如今,除了琅勃拉邦,其他地方还在从事这些的人凤毛麟角。 在一位向导的帮助下,我们找到了这个叫BanPhanNong的村寨。这里与导游书中介绍的民俗村不同,村里一共有200多户人,家家都有织机,并且不是表演,而是真的以此为业。除了这个村子以外,别的村寨就是只有一、两台织机,供游客观瞻了。这个村里的女人几乎个个会织布,年长的六、七十岁,年幼的才7、8岁,经她们的巧手编织的披布、筒裙、挎包、围腰,除了供应琅勃拉邦的王宫夜市,还要销往别的省市。当然,为佛寺提供佛像的明黄披布是最传统的保留项目。 织布机分单色的和多色的。向导特意带我们到一家织多色披布(老挝女人身上斜肩围着的、彩色的长长织物叫披布,花色不复杂,一天大概可以织两条)的人家,看这家18岁的女儿织一条丝质的筒裙。女孩儿长得很有灵气儿,穿一件窄窄的掐着腰身的白衫,腰裹一条锦彩斑斓的筒裙,一把细齿儿的椰木梳轻别在发际,说不出的十分水色。人美手更巧,一般人只能织棉布的围巾或筒裙,只有技艺精湛的女孩儿才敢直接用五色丝上机。5种颜色就有5把梭子,加上还需要推动木制的织机齿轮,女孩儿的手像舞蹈一样在空中流转,看了没几秒钟我就满目花芳了。 女孩儿的妈妈在旁边对向导讲,这五色丝虽然漂亮,织单色丝的佛像披布更需要技术,因为只有一种颜色,有一处不服帖便会看得一清二楚,稍有瑕疵的披布就只能到市场上处理,绝不能供奉给佛爷。她还非常遗憾地说:寺庙里和尚穿的袈裟都不是在这里织的,而是从泰国买来的,因为泰国的工艺更细。本地织的披布就只能给佛像披了。我虽然听不懂老语,但我看懂了她遗憾的表情,那种遗憾的真诚,相信连佛心也可牵动。 香通寺的一棵树 香通寺是琅勃拉邦也是全老挝最美丽的寺院之一,我在寺里久久流连的原因除了被它的万千色彩所吸引,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好好看看那棵树。 树不是真的树,而是画在香通寺大殿后墙上的一幅巨型壁雕,主要描写的是释迦佛祖的往生故事。故事在佛教建筑中很常见,雕刻的手法也不算独特,树的枝叶上却镶嵌着玛瑙、琉璃,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宝石,一到晚上就会熠熠生辉,足见这棵树在老挝人心目的位置了。老挝境内有60多个部族(49个确认的和十多个未确认的),统称为老龙族、老听族、老松族3大族系。不管哪一个族系,对这棵树的精神依恋都非常强,他们会慷慨地把微薄的收入全部捐献出来,只为了在这棵树上再增添一颗宝石。 香通寺是1560年塞塔提腊国王统治时期建成的,以精美的佛教壁画和三层重叠屋顶而著名。这里保存着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冯的遗骨,还有历代国王所使用的金碧辉煌的灵车。从前,香通寺就是举行最高仪式的地方,它离普西山王宫不足1公里。寺庙、王宫,唇齿相依,国王的婚礼葬礼在寺庙里举行,高僧的法事到王宫里去办。可见16世纪以后,佛教与老挝的王国统治已经难分难解了。所以在人民心里,树是佛、是神、是国王,自己只能顶礼膜拜。 在香通寺和王宫门口散步,都会碰到一些画摊,卖的有素描、水彩甚至金铂画,画上大部分是寺庙和佛像。卖画的人是琅勃拉邦艺术学院美术系的学生。 陶堆是这里面画得最好的一个,他今年23岁,因为毕业后想去国外深造,所以没有到分配的工厂里去做工,而是在这里边写生边卖画。问问其他的几个年轻人,情况也大多如此。我们的向导周医生说:在老挝呆得久了就会发现,这里的职业选择余地很小,他没能做成本行就是一个例子。在政府和医院做事的都是公务员,能当上公务员的只占毕业生的极少一部分。另外有一些旅游咨询、木材或汽车贸易公司,也是屈指可数,满足不了多少求职者的愿望。这恐怕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吧。 于是,会画画的男孩女孩们只能在寺庙周围住下来,每天描画着佛爷的脸,每天内心暗暗地祈盼。他们的憧憬很简单,要么做一个国家公务员,要么可以去外面谋生。但是,按现在的情形来说,两者都非常渺茫。我仔细端详着每一个人的画,佛像脸上经常带着一些迷惑的表情,有的还夸张变形,他们也都信佛的,但是能敢于把佛像画变形,也算是一种前卫思潮吧 旅游攻略 住宿:滨江大道和临河的第二条街上都是青年旅馆,7美元到50美元一晚不等,一般12美元以上的有空调,都是木板楼,不隔音,但里面非常干净,都需要脱鞋进门。节假日这里住宿非常紧张,需要大清早订当天的房间,或者到达的当天晚上订第二天的房间。 推荐酒店:SalaPrabangBouthqueHotel是一间历史悠久的老酒店,法式风格,坐落在湄公河边,琅勃拉邦的中心位置,所有的房间都有空调、独卫、电视,提供24小时咖啡茶点、旅游咨询和租车服务。湄公河风景房8月到次年4月60美元,淡季45美元,含早餐和税。可以提前预订。电话:85671252460 推荐旅馆:SabaidyGuestHouse1、2,因为是连锁的,一般会有几个空房间,单人间8美元,双人间10-14美元不等。只有两间空调房,15美元,不过一般都订不到。 应急旅馆:Vong-VichithGuestHouse,第一天我们在琅勃拉邦正赶上旅游高峰期,滨江大道上的GUESTHOUSE全都住满了,实在找不到旅馆,去了西南郊的Vong-VichithGuestHouse,因为它的条件比较简陋,只有9个房间,大部分没有独立卫生间,部分房间有热水,全部都没有空调,所以只要3美元一晚,而且通常都住不满,开店的是母女两个,完全不懂英文。电话:856205673245 推荐餐馆:有一家叫MazimRestaurant的印度菜馆,cheecenan和butternan两种饼都不错,混合蔬菜也很好吃,价钱还算合理,每人3万多老币左右就能吃得非常好,比老挝本地菜合算。电话:85620252263 泡吧地:可以在滨江大道的南岸上泡露天吧,喝BEERLAO,看湄公河的夜景。BEERLAO在超市里买4000老币,在酒吧里要8000老币,鲜榨的冰芒果汁、冰木瓜汁通常都是5000老币,我认为芒果汁更好喝一点儿。 推荐景区 香通寺WatXiengThongTemple 屋檐快及地的独特佛教建筑形式,美丽的壁画和壁雕,值得好好拍摄。 普西山和普西塔ThatPhuXi 看日出日落都很棒。 光西瀑布KouangXiWaterfall,进了景区以后,指示牌大多是老文,不过整个景区很小,只要凭着瀑布的流水声就可以找到它了。目前瀑布是属于枯水期,前年有过一次塌方,否则景色会更好。瀑布落差大约100米、宽45米,分3级。很多老外来到这里就迫不及待跳进潭里游泳,我试了一下水挺刺骨的,建议没有冬泳经验的不要尝试。门口的工艺品很独特,有舞蹈面具(人和龙的,后来在王宫夜市上人的面具很多,龙的则很少,十分喜欢不妨在这里买,要比夜市贵一块美元)、象头雕刻、竹筒雕刻等等,都比夜市上要贵很多。3万到10万老币不等。 交通:光西瀑布在琅勃拉邦市西南28.5公里,开车40分钟。从琅勃拉邦到光西瀑布有VIP大巴,11万老币,节假日或旺季是18万老币,租用桑塔纳、考斯特之类的车50万老币/天,再好一点儿的车60-70万老币/天。 住宿:在光西瀑布附近有度假村和民族村寨,在村寨里住宿每晚大约5、6万老币,比较经济。不过此地的接待能力只有100人左右,所以不建议在这里住宿。 美食:度假村附近主要的美食就是鸭子和鱼,鱼就是在瀑布下面的水潭里产的鱼,叫白参,炸着吃非常好吃。 坦丁洞ThamTingCaves,坦丁洞是琅勃拉邦最重要的洞穴,在洞口的介绍牌上写着:坦丁洞象征着湄公河的灵魂。它坐落在琅勃拉邦北30公里的湄公河东岸,处在一个叫BanShangHai的村寨里,洞里大约有4000多座佛像,都是信徒们自己捐钱造的,然后又乘船送进来。 在佛教还未传入老挝之前,村寨里的人原来大多以捕鱼为生,捕到的鱼供应琅勃拉邦及周边地区。自从佛教开始兴盛,老挝人就开始崇尚自然精神,也开始重视这个天生的佛洞。到16世纪中期,佛教基本上在老挝普及了,这个洞开始接受到尊重,直到1975年,每年国王和琅邦的人都会做一个仪式,就像新年宗教聚会一样。艺术家都会聚集于此,被有钱人家雇佣来这里造佛像,大部分的造像都是在18世纪到20世纪造成的。 交通: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琅勃拉邦直接乘船到坦丁洞。一种是从琅邦开车向北,30公里见千佛洞的指示牌左转,到河边下车过渡。 设施:坦丁洞比起其他的洞穴来讲,佛像丰富,配套设施也不错,洗手间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