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澳洲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尤其年轻人的就业成功率在不断恶化;但同时,很多行业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如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对于这种局面,有报告认为,学校应负很大的责任。(7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在报道中,新州商会会长卡特赖特表示,学生并没有从学校那里获得有关就业的可靠信息,如现在哪些行业就业成功率高,以及未来哪些行业就业成功率高。 学生就业难,责任在谁?澳洲一些人士把矛头指向学校,这种指责大学学科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的观点也一度在我们国内盛行。有的人还用极个别的所谓"大学生回炉读技校"的事实,以偏概全地批评高等教育。甚而出现了"白领"不如"灰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大学毕业为初中生同学打工等论调。 诚然,国内的大学教育和就业指导是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但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锅不能单单由学校背,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担起来。 家长不要始终停留在孩子大学毕业就该是坐办公室当管理者、拿高薪的认知上。先看高考后的报考志愿,为何金融热年年不退,为何电子信息以及各种管理类专业依然抢手,就是因为这些职业貌似不是"低等人"所为。再说我家的情况,女儿大学毕业进入银行工作时,是从柜员做起的,女儿的工作经历告诉我,如果不是基层的经验积累,如今走上中层管理岗位的她哪能这样顺风顺水呢? 有的大学生把自己看作"天之骄子",心态不接地气,理想远超现实。虽说大学毕业后有企事业向他们伸出橄榄枝,可一些大学毕业生要么嫌专业不对口,要么嫌钱少人累。还有的毕业生即使找到工作,总觉得"不被重用",做不了几个月,就以种种理由换工作。所以,除了家长熏陶敦促和学校提醒告诫,社会舆论引导,让大学生对自己准确定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 缓解就业压力,还需要企业等用人单位调整用人策略。企业不肯花精力培养新人,总期望吃落地熟桃子的短视行为成为大学毕业生难以迈过的一道坎。其实,如果企业培养了他们,大多数人会知道感恩的。假如企业势利,员工能甘心奉献?因此,企业不妨胸怀长远,放眼未来,从零开始,给毕业生更多起步、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