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沙盘游戏透露你心中的秘密


  沙盘游戏案例分析之透露心中的秘密,实例解析心理治疗中沙盘游戏治疗的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心理咨询机构,都辟有一个特殊的游戏室:房间中间摆着一个方形的、铺着细细的沙子的盘子,而房间的两侧有几个橱柜,摆满了小人、动物和植物等各种好玩的物品。
  这个游戏室,被称作"沙盘游戏治疗室",是目前越来越流行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方式之一。
  心理咨询师廖琦:谈到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对话治疗,即心理医生通过与来访者的交谈,帮助来访者成长并解决自己的问题。不过,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假若来访者不善于言语表达,或者不愿意用言语表达时,那么该怎么办?
  譬如,一个6岁的孩子,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感受的,而一个16岁的孩子,因为处在叛逆期,则不愿意向心理医生透露自己的秘密。这时,沙盘游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沙盘游戏最早可回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一些治疗师为了更好地与儿童沟通而发明了沙盘游戏。现在,沙盘游戏越来越普遍,一些咨询师接受了中国箱庭疗法第一人北京师范大学张日昇教授,从而将这种治疗方法带到心理咨询机构。
  廖琦深切地感受到了沙盘游戏的特殊价值。她说:"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的小孩子可以通过沙盘游戏淋漓尽致地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即便语言表达能力超强的成年人,也可以通过沙盘游戏更好地展示自己内心深处的难以捉摸的潜意识,相对于单纯的对话治疗,沙盘游戏有着一些特殊的优势。"
  "因为沙盘游戏更突出来访者自己的角色。他行动,他表达,他改变……这些心理过程都在玩沙盘游戏的时候可以很自然地完成,"廖琦说,"因为治疗师参与得很少,来访者会更加充分地感受到自己的心理能量。甚至很多时候,治疗师不需要直接参与,一些来访者都可以通过沙盘游戏自愈。"本文来源:心理沙盘游戏技术公众号(xinlishapan365)
  四个"场景"透视内心世界
  她讲了这样一个案例:9岁的小林是一所小学的四年级男生,因为爸爸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给小林的家庭和小林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小林暂时无法适应这一情况,心理上被严重搅动,以前安静且遵守学校纪律的他,现在变得脾气很大而经常和同学打架。最后在学校的建议下,小林的妈妈带儿子来接受心理治疗。
  因为他太小了,而且看上去很不爱说话,廖琦决定让他做沙盘游戏。等把他带进沙盘游戏室后,廖琦注意到,在看到满满两个柜子的用于沙盘游戏的物品后,小林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你看好玩吗?"廖琦问他。
  "太好玩了!"小林大声回答。
  "那你就去玩吧。"听到这句话,小林自己兴奋地快步走了过去,从柜子上挑了一些物品,然后回到摆在屋子中间的沙盘上,开始认真地玩起来。
  "每个看似偶然的选择,都一定有深层的心理需要。"廖琦回忆这个场景时说:"尽管小林看似是不经意地拿了一些物品,但他挑选它们而不是其他,一定有特定原因。更重要的是,当他在沙盘上摆弄它们时,也一定会反映出他的心理内容,沙盘游戏治疗师只需不动声色地观察,提一些最简单的问题就可以了。"
  廖琦回忆说,小林津津有味地玩了一个半小时,期间一共摆出了四个情景,非常经典地反映了他目前的心理状况。
  场景一:竞争
  第一个场景是"竞争":三匹马和三条鳄鱼,向着一个方向前进,宛如在赛跑。当摆放马和鳄鱼时,刚才还很兴奋的小林一下子安静下来,每次都要沉思一会儿,才认真地将手里的动物放下去。
  因为事先和小林的妈妈聊了一会儿,廖琦了解了林家的家庭结构,明白这个场景呈现了小林对整个林家的家庭系统的认识。林家有六个人生活在一起,包括小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保姆,马和鳄鱼显然代表着6个家庭成员,而这个"竞争"场景则意味着,小林在这个家庭中感受到的不是团结、温暖和爱,而是一种比赛和争夺。
  场景二:破碎
  摆好六个动物后,小林停下来看了一会儿,随即把它们一一拿到沙盘的左侧,然后开始摆第二个场景:"破碎"。小林这次拿的全是桌子、椅子、床和电视等家具,有意思的是,所有的家具全是歪歪斜斜的。这典型地反映出了小林对自己现在这个家的感受。
  更值得注意的是,等摆好普通的家具后,小林把一张书桌和一张小椅子放到了中间的位置,一样是歪歪斜斜的。这一点呈现的是他在学校里的感受。同时也象征着"破碎",因为当爸爸患了精神分裂症的消息传到学校后,很多孩子嘲笑他有个精神病爸爸,这让他深受伤害,并奋不顾身地和每一个嘲笑他的孩子拼命打架。
  场景三:埋葬
  摆好这些家具后,小林又停了下来,有点发呆,又好像在思考什么问题。随即,他开始摆弄第三个场景:"埋葬"。
  他先将那些家具拿到沙盘的右上角,中间只留下了书桌和小椅子,然后用沙子将它们埋住。
  然后,他用沙子开始埋沙盘上所有的物品。沙盘上的沙子并不多,小林很用心地刮盘子上所有能刮到的沙子,一点点地埋住右上角的家具,和左上角的动物。他花了好长时间才做到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埋好这些物品后,小林使劲地用手拍沙子,仿佛要将它们彻底压住,再也不能出来。本文来源:心理沙盘游戏技术公众号(xinlishapan365)
  廖琦明白,小林这是在试图处理他在学校和家里遇到的创伤。同学们的嘲笑虽然令他非常愤怒,但其实是最好处理的,所以他处理了书桌和椅子。但当处理好它们之后,他好像找到了解决办法一样,也开始用同样的办法去处理家里的矛盾,这一点对他而言,尽管困难但特别重要,所以他不管费多少力气都要完成,而且还狠狠地拍沙子,那意思就是,希望把它们彻底压抑下去,不让它们再冒出来。
  压抑到哪里去呢?其实就是压抑到潜意识中去,小林的这些做法,表明他很可能在现实中正在使用"遗忘"的心理防御机制,想通过彻底忘记这些苦恼,或把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不是一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但对于仅9岁的一个孩子而言,这种方式是保护性的。
  不过,只有一匹马没有被埋进去,小林把它放到沙盘最高的地方,摆得很正。这匹马应该就是小林自己的象征。
  场景四:重建
  等埋好沙盘上所有的物品后,小林看上去松了一口气,他停顿了好一会儿,又把所有埋下的物品拿出来,开始摆最后一个场景:"重建"。
  小林先拿了一些栅栏,围了一个小院子。院子是方形的,三面有栅栏,冲着小林自己那一面则没有。
  摆好栅栏后,小林在院子中间放了一棵树。接着,他开始往里面放鳄鱼。鳄鱼较长,都放进去并不容易。栅栏不断被刮倒,并且小林不断在修正栅栏的大小,以便将三条鳄鱼都放进去。
  花了很长时间后,鳄鱼终于被摆好了。接着,小林把三匹马摆到了院子门口。
  这时,廖琦问:"你是要把鳄鱼关到里面吗?"
  "是,我怕它们。"他回答说。
  不过,这种摆法显然不能令小林满意,他随即把门口的沙子刮干净,放了一只鸭子。
  "这是什么意思呢?"廖琦再问小林。
  "鸭子在游泳,这是一个海。"小林回答说。显然,鳄鱼尽管被关到了栅栏里,但面对着栅栏的小林仍感到不安全,于是要再建造一个海,这样他和鳄鱼之间就又多了一个缓冲带。
  鳄鱼代表的是家庭成员中让小林害怕的人,除了爸爸之外,还有爷爷、奶奶。小林不喜欢爷爷、奶奶,也怕经常打他的爸爸。这最后一个场景表明,他希望和这些"鳄鱼"离得远一些。不过,这种远是心理上的远,而不是物理距离上的远。
  并且,这个院子,在冲向小林的一面却是开放的,这也表明,小林并不想彻底和这些"鳄鱼"划清界限。因为那毕竟是他的亲人,他与他们仍有强烈的牵连,他只是想离他们远一些而已。
  "最后这两个场景表明,通过沙盘游戏治疗,小林自己找到了解决他的问题的一个简单的办法。"廖琦说,"现实中也是如此,他的妈妈反映说,小林回去后变得好了许多,能够更心平气和地面对他的爸爸,在学校里也不再像以前那么容易被激怒。"
网站目录投稿:夏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