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情绪因素是疾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成因。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释放增多,肾上腺皮质和垂体前叶分泌增加,还会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内分泌紊乱,导致体内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那么,你对如何维护心理平衡了解吗?下面,本站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的一生中,心理上的不平衡、情绪上的不稳定谁也难免,即使是心理医生和我们从事保健工作多年的人,遇到问题也常常出现短暂的情绪波动,问题在于怎样解脱,如何面对和维护心理平衡。 维护心理平衡,首先在于平时要保持好心情,才能更好地应对不顺心、堵心、压抑甚至突发事件的侵袭打击。人的应急能力在生理上是有限的,在心理上更要培育好心情,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社会、自然和家庭环境,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平日保持好心情,一是注重保持好的心态,二是努力克服消极情绪。如能从以下方面着眼,将会有益身体健康: 1、能善于自我培养情趣 在体力、经济和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学自己想学的知识,干自己想干的事,玩自己想玩的项目,看自己想看的书报、画刊。自己和家人不要有过多的约束和限制活动,不要苦着自己,想外出旅游、逛公园、看各种节目、学跳舞、书画、电脑等等,就马上去实现。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只要觉得有情趣,能使心境、视野开阔,能陶冶自己的活动,就去积极参与,不畏流言、不惧蜚语。 2、心理上保持年轻 谁都明白衰老是自然规律,但未必都能做到从心理上更好地保持年轻。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完全可以不同步,要防止人未老心先老,50岁就认为自己已老了,60多岁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应当树立一种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几岁的心态,日常生活中用加减法的方式来计算年龄,如在着装、美容、社会活动、待人接物等方面,在实际年龄上减5~10岁,如60岁就当自己50多岁。在体力、体育运动、外出旅游等活动的时间安排和速度上,特别在体力负重、攀高抻拉等活动量上应在实际年龄上增加5~10岁。中老年人一定要牢记在体力活动中要量力而行。 如果你对老年人心理特点?独居老人心理问题有哪些?丧偶老人的心理问题有哪些?老人自杀的心理特征是什么?如何理解老人的心理?空巢老人的心理特点?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老人心理特点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