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高效工作者的五个良好习惯


  「为什么一天一样24小时,他却能够完成这么多事情?还能做得这么好?」如果你也曾羡慕过别人的超高效率,或是苦恼于自己三分钟热度的工作专注力,不妨偷学几招《快速企业》(FastCompany)杂志整理出的高效工作者好习惯,看看能否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1.保留早晨给自己
  相信许多工作者早上一起床,就会面临成堆的电子邮件和电话争夺注意力。面对这种情形,你要做的事情是放下电话和计算机,在急着回应来自四面八方的他人需求之前,优先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量自己的需求。
  也许你无法像星巴克(Starbucks)执行长霍华.舒兹(HowardSchultz)一样,每天早上保留一小时给自己,但你至少可以花个15分钟,思考自己今天要完成的任务,作为一整天的开始。
  2.善用80/20法则
  几乎所有高效工作者都深谙「80/20法则」,明白80%的工作产出,主要来自于20%的工作投入,而选择把时间和精力投注到这20%的任务上。
  要善用80/20法则,你可以先找出一天工作中,耗费大量时间却无法贡献产能的任务,减少其占比,同时将资源分配给「高报酬率」的工作。
  3.用笔记代替脑袋瓜
  维京集团(Virgin)创办人理查.布兰森(RichardBranson)曾在自传中表示,他最重要的资产,是他每天用来记录生活的笔记本。
  因为对大脑来说,当你把成山成堆的代办事项或会议时间写下来、记录下来的那一刻,就等于将这些事情从脑袋中清空。而腾出来的空间资源,将有助于你专注在手边的工作上,有效提高生产力。
  4.先做最难的事
  先苦后甘的人生道理大家都懂,但这个老方法其实也可以运用在工作上。美国作家马克.吐温(MarkTwain)曾说过,「如果你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是生吃一只青蛙,接下来就会过得比较顺利,因为那可能是一天中最糟糕的事。」
  意思是说,当你下意识想逃避最具挑战性、或是最不想做的事情时,反而应该优先执行。因为你愈是拖延,你愈不可能在战斗力递减的状态下完成它。
  5.一次只做一件事
  当死线逼近,你一定恨不得自己是八爪章鱼,可以一次执行一堆任务。但《大脑当家:灵活用脑12守则,学习工作更上层楼》的作者约翰.梅迪纳(JohnMedina)提醒,一次多工可能让你在切换不同任务时,无意间浪费了大脑资源,而降低工作效率。
  比较好的作法,是一次专注在一件事情上,好好把它完成后,再进攻下一个代办事项。
网站目录投稿: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