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学习诗词典故在文章中运用的能力


  以《甄嬛传》为例
  我们每天大量的阅读,如果读完了不去思考和运用,那么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丢掉,怎么才能形成能力和智慧呢?
  1.边读书,边写作;边积累,边运用。把我们学到的知识运用在实践中。把我们积累的知识运用起来,读书,做笔记,包括看电视,也可以写感受,总结经验或道理。比如我们都喜欢看《甄嬛传》,有人总结了服装的精致,有人总结了头饰的典雅,有人总结了演员的实力,我觉得这部电视剧自然有其文化层面的东西,有经典再现的地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妨回放和总结一下。希望看完自己喜欢的电视电影作品也能进行描写和总结,学习做人的道理。
  有些话讲的很经典,如"人生难免不如意,你懂得排遣就好。""就算再冷也不能用别人的血暖自己。"
  排遣人生的不如意,相信很多人能做到。但是做到周全别人,这个很难,如果自己都不保了,还能保全谁呢?学会保全自己,学会说话,学会做事,还是有可学之处的。
  1.学习用诗句表达自己的名字
  每个人的名字都是一首诗。
  "嬛嬛一袅楚宫腰,"出自宋蔡伸的《一剪梅》,
  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所以皇帝说了,京城水土养人,不会让你香消玉减的。
  "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甄嬛的女儿"灵犀"的名字出处。
  我们可以用诗句介绍自己。
  比如我叫星辉斑斓
  那年,我们分手的时候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我们笔下的人物可以用诗句引出来,也可以以诗句中的景物烘托出来,比如自己或者别人。
  2.学习尴尬场面及其用诗句解围
  第一次
  皇后坐在寝宫正堂,衣着富贵,头饰华丽,端庄柔媚。右边江福海,左边剪秋,姿势恭敬。椅子前摆放香炉,但是皇后一般不燃香。
  两边的嫔妃有:左边华妃,齐妃、丽嫔、欣嫔,华妃的衣着比较张扬,艳丽妖娆,头饰镶金点翠,后面都站有各自的贴身宫女。右边敬嫔、襄嫔,端妃生病没来,所以椅子空着。茶几上摆着鲜花。
  中间都是新人,甄嬛和眉庄,众小主排成两纵队,眉庄甄嬛第一排,眉庄左边,甄嬛右边,一起向皇后行叩拜大礼(裙子提起,双膝跪地,用手绢向后摆三下,然后站起来,连续循环三次,这里应该有磕头但是电视剧没有。嘴上要说"皇后娘娘万福金安")(拜见华妃娘娘只要双手握拳放于右边腰部,右膝跪下,支起左膝,说"华妃娘娘万福金安")。
  华妃说:"沈贵人好雅清,菀常在虽然穿得简单了点,但是难掩姿色,皇上真的是慧眼识珠,个个都这么出众。"(华妃说的是实话,但很难掩盖心中的醋意和不满。因为接下来华妃要面对这么多美女和自己争宠,华妃表情表现很不耐烦,礼节上还是放过了吧。)"行了,都起来吧。"说话慢吞吞的,但不失高傲。
  眉庄为缓解气氛压抑,讨好了一下华妃,表达自己对华妃的尊重和敬意,马上行礼回答:"华妃娘娘国色天香,才是真正令人瞩目,嫔妾萤火之光,如何敢与娘娘明珠争辉。"(华妃露出了微笑,但是还是心有不甘,坐在堂上的皇后杵在那里,自己还只是妃位。)
  华妃嘴角一扬,缓缓的说:"沈妹妹一张小嘴倒是挺甜的,不过说到国色天香,哼,这不是形容皇后的词吗?"
  华妃故意要和皇后较劲一下,大家都听到了吧,眉庄这意思不是说我和皇后一样国色天香了吗?这让华妃得意了。
  这时场面尴尬起来,眉庄无语了,讨好一下华妃,得罪一个重要人物皇后啊。
  皇后微笑的脸上僵住了,闻到了硝烟味。
  甄嬛灵机一动,立马补充:"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如明月光辉。华妃娘娘国色天香,似明珠璀璨,臣等望尘莫及。"(语速略快)这把两个人各自的讨好分开了,一个明月,一个明珠,不是一类的,同时也表达我们的自愧不如,这样各自找到位置,不至于混乱不分。
  这真是一语惊动了后宫,扭转了局面,场面镇住了,谁都不难堪。华妃也不再阴阳怪气的了。
  这时皇后露出了微笑颔首点头。
  总算过去了,眉庄舒了口气,看来后宫真是举步维艰,好在有惊无险,以后说话做事要小心再小心,不能再有疏漏和差池。身边这位才是主角,藏不住的才貌佳人,还好,是自己的闺蜜,关键时刻替自己解围。
  第二次
  在皇后宫前大花园里赏花,皇后微笑,华妃微笑,身后站着嫔妃,前面开满了芍药和牡丹,后面还有假山。众人漫步花园。
  甄嬛提起敬妃养宠物大乌龟,华妃一脸的不悦,看着甄嬛和静妃和皇后一起谈笑风生,华妃的脸上从不悦变为难看,马上讥讽道:"敬嫔还没封妃了,莞贵人一口一个的唤着,未免太殷勤了吧,急什么?"
  甄嬛马上识趣的缄口不言,皇后过来解围,觉得 "有没有正式封妃并不重要,只要皇上认定她是敬妃就可以了,你说是不是?"
  华妃又补刀一句,"若是没福气的,怕那么一时一刻终究是不成的。"华妃的嘴从不饶人,只要有一点说话漏洞都不会放过,这个我们都见识过了。静妃有气不敢言,所以静妃和甄嬛眉庄自然成连成一片了。
  皇后劝华妃,"静妃帮你协理六宫,你应该高兴才是,本宫更有福气,落得清闲。"
  众人齐声称赞皇后娘娘福泽深厚。
  这下华妃更不高兴了,这个敬妃,和自己同为妃位,同享尊荣,一起争宠,还要分庭抗礼,共同协理六宫,以后自己想做事还有人绊着,而且跟自己不一心,一脸不屑。正好看到皇后手里的牡丹花,随即说道:
  "这牡丹花粉红一色终究是次色,登不得大雅之堂,还不如这芍药,虽非花王,却嫣红夺目,粉红大多是妾室所用。"这下戳到皇后的痛处,要知道皇后一生受妾室所欺,没有地位,争不过正室,这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很常见,如北京人骂人你丫的。就是你是丫鬟生的,那就是没有人看得上。这妾室也是,处处受制,处处忍气吞声,这华妃羞辱皇后也毫不留情。皇后一脸痛苦状,底下眉眼,任华妃嚣张打压,华妃势力暴涨,继续挖苦讽刺,"如果年轻还要分什么颜色。"皇后欲辩又无言。华妃笑着,哼哼哈哈,嘲笑着皇后。
  欣嫔和敬嫔(敬嫔这时还没正式封妃)看不下去了,这时甄嬛走上前来,对大家说:"臣妾幼时学过一首诗,在皇后和各位姐姐面前献丑了。"皇后一看,有人上前吟诗了,马上请讲,估计皇后也好奇,吟的什么诗,能让人心情舒畅呢,眼前的华妃太嚣张了,皇后对甄嬛满怀期待。当然甄嬛作为主角的光环也马上展露,向皇后行个请安礼,(双手放腰部,两膝略微弯曲下蹲,不跪,然后起身)吟道:"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尽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是刘禹锡的《赏牡丹》
  皇后马上露出微笑,满脸微笑迎上前来,嘴上说道,好一个唯有牡丹真国色。马上教训的语气出来了,尊卑自在人心,芍药还是妖艳无格。华妃马上不愉快了,脸上晴转阴,皇后故意安慰两句,就算过去了。
  这时富察贵人小产,甄嬛怀孕了。华妃被甄嬛卖弄诗弄一肚子气,甄嬛的添堵,现在又怀孕了,气死华妃了,以华妃的性格,下一步一定会全面对准甄嬛,果然下面的情节中,华妃毫不留情,让怀孕三个月的甄嬛跪在自己的宫内,不过瘾,还要在夏天的午后,还要熏着炉子,背书,跪在地上,还要责打甄嬛的宫女,一连串的惩罚,终于把甄嬛弄流产了,不是曹贵人提醒,华妃连个道歉都不会有,就这样,华妃只是禁足处置。所以这一次的诗句虽然运用得恰到好处,但是得罪了华妃,但得到皇后的赏识,为共同扳倒华妃做了个铺垫。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两方吵架时,当你帮助一个人,一定得罪另一个人的时候,就埋下了今后报复的伏笔。
  3.学习典故的运用
  皇后及其后宫嫔妃看戏,这是年世兰的哥哥年羹尧打了胜仗,华妃的势力更加稳固,气焰更加嚣张的时候,所以在看戏时点的是薛丁山征西,提到了樊梨花。又开始明争暗斗了。
  华妃的意思是,樊梨花被休妻就去了,免得人在心不在。
  皇后的意思是,虽然三次休妻,不是三次请回来,正妻就要有容人的雅量。
  华妃说,樊梨花是嫡出的,如果是庶出的,又没这移山倒海的本事,这不就是死路一条了。
  皇后无语,脸色僵持。
  这时甄嬛又开始补刀,我们点一出"南柯一梦"吧,管它高楼起,管它高楼塌,越登高就越容易登高跌重,管它嫡庶尊卑财富贵贱,都是南柯一梦。
  把深刻的道理运用在谈话间,让人听起来很舒服。
  4.《甄嬛传》中还有很多引经据典的地方
  比如崔槿汐和苏培盛对食的事件被揭露出来,皇上要处置这两个人,打入慎刑司。这时甄嬛找到端妃,端妃劝皇上的时候,把《孟子》抬出来,褒扬孟子说的"男女之事是人之大伦也",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这个不通,我们都以孔孟为正宗,朱熹虽然能力强,但人品很差,为一己之私拷打无辜女子,心肠冷酷。朱熹认为妓女死不足惜,后世人人赞美妓女,不为严刑逼供所屈服。
  皇帝连忙问,那宫中这事怎么解?
  端妃说他们也是人,需要慰藉,只是寻个伴儿,也是可怜人。"不痴不聋,不做家翁。"两个孕妇也见不到打打杀杀的,皇上不如端出容人之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件事便过去了。
  历史上还有著名的"触龙劝赵太后",这些都是从小事上说起,告诉人们大道理,把家庭矛盾和纠纷化解,把家庭事情和国家事情处理好。
  皇帝在华妃嚣张跋扈的时候,和甄嬛一起看《郑伯克段于鄢》,一起猜里面最能说明华妃做事结果的一句话是什么,两人立刻对上了"多行不利必自毙"。
  四阿哥当上皇上后,让甄嬛看《郑伯克段于鄢》,甄嬛马上明白,哪个皇帝都不会允许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皇位,甄嬛明白自己孩子处境危险,立刻把弘曕过继给离世的果郡王,这样保全了自己和孩子。
  还有一处引经据典最失败的地方,就是三阿哥弘时为八王爷和十四叔求情,说"儿臣想先帝在世,一定想看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句话出自《论语》,还有说出自别的经典,现在还有争议。
  总的来说,我们不经意的地方,要么读到的是一首诗,要么是一个典故,要么是一个传说。《甄嬛传》无论是书,还是电视剧,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论,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学习,总有值得品读的地方,也有其糟粕的地方。如果我们想吃鸡蛋,就不去管鸡蛋上的鸡屎,洗了就好了。
网站目录投稿:凌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