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派盆景的艺术风格<!--一--> 树桩以古拙慎重,虬曲多姿为特征;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制胜,高、悬、陡、深,典型地体现了巴山蜀水的天然相貌。 由于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山石盆景以砂片石、钟乳石、云母石、砂积石、龟纹石,以及新开发的种类为制造石材。 <二>扬派树桩盆景<!--二--> 要求"桩必陈旧,以久为贵;片必平坦,以功为贵"。"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制造狮式有5个关键:一提根、二顿节、三拿弯、四做片、五收顶。前二者体现古雅,后三者妙在逼真。顶要大而圆,切忌尖形或羊角形,才有狮头神韵。"疙瘩式"是扬派盆景在树桩造型上的又一种方法,制造有必要从树木幼小时初步,即在主干基部打一个死结,或绕一个圆圈,成疙瘩状,显得共同特别,可分为"单疙瘩"、"双疙瘩"和"多疙瘩"。杨派的山石盆景以平远式为主,蕴涵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江南情致。扬派树桩盆景的常用树种有: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山石盆景除用本地出产的斧劈石外,还使用外省的沙积石、芦管石、英德石等。 <三>苏派树桩盆景<!--三--> 苏派树桩盆景分为规则(即川派之规则)、天然两大类。传统的规则类的首要方法叫"六台三托一顶",将树干蟠成6个弯,在每个弯的部位留一侧枝,左、右、背三个方向各3枝,扎成9个圆形枝片,左右对称的6片即"六台",反面的3片即"三托",然后在树顶扎成一个大枝片,即"一顶",参差风趣,层次分明。陈放时一般都两盆对称,意为"十全十美",苏派盆景的山石盆景也颇多古人画意,赋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練,规则慎重,生动地再现了江南风光。常用的石材有斧劈石、昆山白石、太湖石、英石等。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有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四>海派盆景<!--四--> 海派盆景形形色色,不受任何程式束缚,但在布局上非常着重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造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天然界古树的形状和树种的特性,顺水推舟,随类赋彩,按照国画理论要求,努力使之神形兼备。虽然也同一切北派相同,考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光数量较多,没有固定标准,而且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疏密相间,聚散安闲,以蒸蒸日上为首要方针。因此,在技法上另辟蹊径,扎剪侧重,不必棕丝而用金属丝环绕枝干进行弯曲造型,然后细修细剪,以坚持优美形状:刚柔相济,流通天然。 现在海派山石盆景有两大类型:其一是用硬质山石体现近景,盆内奇峰陡峭,林木葱茏;其二是用海母石、浮石等软质石材,详尽雕刻出山纹石理,种上小树(小草),以体现平远、深远的意境。不过,这两种类型的山石盆景,就其总的风格而言,都比较宽广。 就总的艺术风格言,可以概括为8个字:雄壮苍劲,流通天然。 <五>岭南派<!--五--> 岭南派风格创始人之一的孔泰初,从19岁起就致力于盆景艺术工作,创始"蓄枝截干"法,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树木的第一节枝(即主干上的侧枝)长到所需求的粗度时,进行强度剪截;一起选留视点、方位合适的第二节枝(或芽),待第二节枝蓄养到所需求的粗度时,又加剪截,以下第三节、第四节……都按此法进行。一般每一节枝上留两个左右的小枝(或芽)一长一短,经多年修剪后,枝干的份额匀称,曲折有力,其枝托"上翘如鹿角,下垂如鸡爪",古拙入画,有跃枝、飘枝、摊枝之分,每一枝托的第二、三、四层的枝爪,要求逐渐减细,分部均匀。枝托(适当于北派的枝盘、云片、枝片)是岭南派造型的根柢技法,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山石盆景虽非岭南派所长,但也有适当的成果,首要体现南国山明秀美的天然风光,不乏危岩奇峰,高峡深谷,富于岭南画风。常用石材有英德石、砂积石、芦管石、浮石、海母石(珊瑚石)、钟乳石等。 树桩盆景常用的树种首要有:九里香、福建茶、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桅子、梅、银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