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用时最短的方法论教你如何最快适应新工作


  互联网寒冬给行业带来了大量的人员流动,如何在这场看不见的竞争中,成为快速适应环境生存下来的人呢?
  前言
  互联网寒冬,来得比以往都要猛烈,对外部环境稍微敏感一点的人,都能在蛛丝马迹中感受到这场寒冬的凛冽,虽然还不到人人自危的程度,但是不可避免的,行业变动带来了人员流动。
  在这场残酷的迁徙中,存在着大量从互联网A行业跳到互联网B行业的情况,即便都在互联网内,也存在因为行业改变而产生工作手段的差异。
  除了个别大神外,大多数人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学习、融入和再创佳绩,在这场看不见的竞争里,那些用时最短的人,是更适应环境能够生存下来的人。
  今天的文章,就是讨论用时最短的方法论,适用于互联网的任一岗位。
  一、思想层面的必要转变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有疑问,思想上还需要做什么转变,看起来是多余的事情。
  恰恰相反,思想上的转变是首要和必备的,没有这项,开展其他事项只能达到至多50%的效果,基于此,这部分的内容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
  1. 现实情况
  从宏观层面看,市场在重塑,在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原有的宏观调控、市场、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
  有的行业发生了萎缩,有的行业暂缓步伐进入观望,极少数行业乘势扩张,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减少,结果是员工被优化、工作机会变少,保有现有工作也充满危机感,无论是哪一种,就业者在这个平衡关系里的地位都将变得更被动。
  从微观层面看,个人找工作的难度比以前大了很多,互联网企业需求减少、流动人才变多,都将把找工作难推向一个更窘迫的境地。
  2. 意识转变
  在了解现状,以及以个人一己之力很难改变后,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是思考如何适应新环境。
  已经就业的小伙伴想着如何让自己变得不可获缺,找工作的小伙伴则是考虑如何在找工作的竞争中优于他人,更快找到工作。
  讲清楚现状及其影响,便于个人清醒过来,接收新的信息,这是开篇讲思想层面转变的意义。
  二、行动层面的具体做法
  以运营工作为例,它虽然是互联网的一大工种,但放到不同行业,实操手段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电商行业运营方式是用促销手段刺激用户多次贡献交易额,线上教育行业是用免费试课方式提高用户购课的转化率,都是为了完成交易额,方式却差很多。
  当然有很多人会讲到底层逻辑,觉得只要掌握好了,到任何行业都无往不利,可现实情况是有多少人能真正掌握,用一个方法论套用到任何行业呢,我不能,如果你也不能,就一起按下面说的实践。
  1. 了解新行业的市场情况
  这一步,是在我们选择新行业时做的,目的是挑到最佳。一般行业有以下几个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初始阶段——发展前景尚不明朗,市场机会还在验证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消费者的需求程度也还在探索,选择的风险较大,如区块链;
  发展阶段——已经被验证了的、有一定市场份额、被消费者接纳有一定需求的行业,尤其是目前市场渗透率较低的,选择的风险低且机会大,如本地生活服务;
  成熟阶段——已经耕耘了数年,不仅被广泛接受,市场渗透率较高,法律法规也比较完善的,选择的风险最低且机会稳定,如电商;
  衰退阶段——已经到达市场饱和,或因为替代品、或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导致行业逐渐衰弱的,选择无风险但机会最小,如P2P。
  了解行业发展情况,有助于我们根据自身需求,选出最合适的。根据哪些内容判断行业的发展阶段呢,有一个最最简单的方式,在任何公开的资料汇集地搜索行业关键词,百度、公众号、微博等,尽量挑一些具有权威性的平台或个人发表的言论,看个三五篇,基本就能形成一个最基础的判断,更甚者可以搜集和这个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里面获得更直观的,是在鼓励还是约束这个行业发展的感受,搜集的越详细,得到的结论也就越正确。
  2. 获取新行业的核心信息
  选择好行业后,下一步的关键就是找到行业的核心信息,哪些是核心信息呢,促成用户做出对平台有利的事项都是,初期阶段我们只要掌握几个就够用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尽可能多地搜集竞品
  竞品的数量决定了结果的精确度,数量越多,越容易消除由于其中几个样本的个体特性带来的结果误差,一定要用数量限定的话,至少找10家竞品。
  比如选择的是导购电商行业,搜集返利网、粉象生活、花生日记等数10家竞品,选择并记录下来,这里有个小诀窍,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数据网站快速找到某行业的平台集合,如艾瑞咨询、易观,查看选中平台近几个月的数据,从独立设备、流量情况大概排序,为下一步分析做准备。
  2)独立分析每个平台
  在分析之前,先确立分析目标,产品、运营、技术岗的侧重点不同,以下就以运营为例进行阐述,设立的分析目标是了解行业内普遍在用的运营方法有哪些,产品、活动、内容、用户运营,目前是怎么做的,设立好分析目标后,一个个开始。
  先从APP内部分析,从结构上看,有哪几个模块,每个模块承载的是什么功能,功能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当期活动是哪些,往期活动在做什么,APP有哪些亮点,体验流畅度如何,记录下所有的模块、功能和感受,越全越好,尤其可以对体验几个长流程。
  如注册、购买,有助于总结时有客观事实佐证。其次是看APP外部,在第三方平台上做了哪些事情、效果如何,如公众号、微博、社群、贴吧等等,了解平台对外形象是什么样,怎么传递并加强这些信息的。
  同时,看平台在第三方的部署,也能反证平台规模、资源分配、产品重点等情况。
  最后是搜集第三方评价,也就是了解平台的口碑,从专业人士那里,我们能获知发展前景是被看好或看衰,从用户处,我们能获知平台手段的有效程度。从内部、外部和公开平台的分析,我们能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平台形象,依次去分析每一个被选中的平台,做好记录并整理到一份文档里,便于对比总结。
  3)得出一个有效结论
  是的,以上都是在为这一步做准备,我们需要通过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是这个行业好或坏,而是这个行业到底是一个什么行业?
  是否值得我加入?它的现状如何?未来发展状况如何?是否与我擅长的方向一致?
  以导购电商为例,他们能吸引用户购买的主因,是带来便利还是带来好处,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些便利和好处传递给用户,哪些吸引点是要重点展示的,哪些是次要展示的,都在分析过程中了然于心,能够回答上述问题,这也预示着对一个行业的了解已经从表面下沉到内部,离掌握核心不远了。
  3. 所选行业的不足和机会
  1)找到所选行业的不足和机会。
  设定是选择发展或成熟阶段行业走到的这一步,在从独立的产品分析到形成整体印象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机会,这个阶段的事物,就像一幅尚未完成的画作,这里修改一下、那里再添几笔就能成名作,同理到工作也是一样的。
  我们把前两步的搜集和分析做的越到位,就越能发现机会,这个过程的描述有几分抽象,是因为机会不是固定好在画卷的左上角或居中位置,水彩画重颜色,国画重意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类比的描述,我们能够知道如何发现机会。
  以导购电商为例,从11、12年发展至今,市场渗透率和份额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其依附的是电商行业,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都会存在,虽然不是一个"风口上"的行业,但潜力无限,导购电商的体验不够好以及用户不断增长的海淘需求,都可以列入其中。
  2)找到不足和机会可能的解决方式。
  既然已经做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不梳理出几个应对措施的策略,怎么显示出个人的竞争优势呢。
  这里说的应对策略,可以是一些宏观观点,也可以是具体的措施,两者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导购电商行业,从宏观层面看,电商法的出现,打击了代购行业,海淘电商就有新的行业机会。
  从微观层面看,以返佣和优惠券为主的电商导购平台,用户的购买路径太长,在体验上一直是个大痛点,每多一步就多一个用户流失环节,减少步骤、给更多激励,都就不失为一种解决方式,以找到问题,想出解决方案的方式去分析选中的任何行业,是否就不失为独到见解,体现个人更优的方式呢。
  4. 找到快速验证的途径
  当我们以上述方式成功进入一家企业,至少有一点得到了验证——个人的分析是有道理、符合逻辑的,还不能完全放心,下一步还需要打造个人的不可获缺,就是验真提出的观点真实有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1)先做1-2个常规项目
  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行业认知和用户画像,或维持或调整独到方案。
  不仅如此,我们在一个新环境中,获得伙伴的信任和支持是很关键的,开头做一些不容易出错的项目,更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尽量缩短项目的时间
  这里说的时间,指的是项目从立项到上线前的过程,越短越好,能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做更多的项目。
  3)跑通项目的整流程
  每个公司的做事流程都不一样,用常规项目去跑通流程,性价比颇高。
  4)验证独到方案
  做完以上几步后再来验证行业分析时提出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出于保守,而是大多数人适合的实践方式,除了少数顶尖的脑袋外,大多数人的经验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这种流程,是一种比较稳妥但不唯一的方式,可个人自行斟酌取用之。
  总结
  互联网寒冬是你我不想遇到的,但它实际发生时,也只能接受,当不得不去适应新环境,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小伙伴们,能往正确的方向发力。
  从做好思想准备,再落实到具体行动,无论是宏观方向的了解,还是实际操作形式的选择,以上内容就是告诉各位一个方法论,具体怎么操作,我想聪明的各位也能从已有的方式中总结出不少,就不再赘述,寒冬虽冷,但从不缺少温暖之光。
网站目录投稿: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