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斯坦福大学教授为什么中国学生总是后劲不足


  提起吴军,有的人首先会想到他曾经的"腾讯副总裁"身份,会想到谷歌,想到计算机科学家、风险投资人、畅销书作家等等一系列非常有分量的title,但其实在这些社会身份之后,他身上还同时兼顾着许多生活化的角色,一位专业水平还不错的摄影发烧友,一个古典音乐乐迷,高品质电影收藏人,甚至有时还可以客串一下木匠,没事修理修理园子,当然,他还是一个红酒鉴赏家,对世界上知名酒庄藏酒如数家珍。
  除此之外,吴军还是一位父亲,一个会为自己的女儿选校,走访十几所美国大学的留学内行人。最终他帮助女儿顺利考上了著名大麻省理工学院(MIT)。
  其实吴军本人就曾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0U.S. News美国大学排名第9)。1996年在清华大学担任了三年讲师的吴军,为了在电子计算机领域有更高的突破,决定赴美留学,最终于2002年取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博士学位,毕业之后还曾就职于谷歌,担任谷歌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此后的几年里,他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了几十篇论文,还取得了近十项专利成果。
  2005年,毕业三年的吴军当选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系董事会董事。
  正是由于多年的美国求学、研究、工作经历,让吴军对美国教育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陪女儿深入走访过十多所美国优秀院校之后,吴军还把自己的体会写成了一本书——《大学之路——陪女儿在美国选大学》,他还曾于公开场合强调:只要有条件的人都应该出国留学。
  具体原因还包括以下几点:
  01 强调通识教育
  吴军曾在采访中提到,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其实从专业能力来说,中国本科学生所掌握的程度要比美国大学普遍高一些,然而在知识面的广度方面,却跟美国大学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包括一些综合能力,如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等,其实这些都是通识教育的优势。在美国大学,无论是哪个专业,学理科还是文科,一些通识类的课程是必须要学的。它其实为学生打下了一个了解世界,学会与复杂世界相处、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在斯坦福大学教授看来,人生就好像一场马拉松,在这个阶段的准备会给之后的长跑提供更持续的后劲。
  02学习氛围
  著名的约翰·纽曼曾经说过,如果让他在以老师为主导,只要修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以年轻人相互学习、交流为主的大学之间选一个的话,他肯定会选择后者。其实前后者的差别其实就类似于中美大学的区别。在美国大学的课堂上,老师非常鼓励学生间自由讨论,有时候一整堂课都是以学生的讨论住,老师不会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他们更希望,学生在相互交流之间自己去思考,探究,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反观中国大学,老师的"一言堂"随处可见,学生不愿意提问,老师也不会过多"为难",大家都处在一种比较舒服的状态。这样的氛围其实对学习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网站目录投稿: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