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在深红与浅蓝之间


  杨润+颜征
  摘 要:北京APEC会议期间,与会各国领导人穿着全新设计的现代中式礼服亮相水立方晚宴,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热议。本文对该款中式礼服的设计予以研析,并对20世纪以来,中式服装的发展现状及其原因予以探讨,以期对中式传统服装的设计及发展能有所推动和促进。
  关键字:中式礼服;中山装;唐装;汉服;新中装
  中图分类号:F832.51 文献标识码:A
  近日,在水立方举行的APEC晚宴上,与会各国领导人身着带有浓郁东方特色的中式礼服出席。在今年三月的访欧行程中,与荷兰、比利时王室共进晚餐时,习主席夫妇也穿着了中式传统服装,与身着燕尾服和晚礼服的王室夫妇交相辉映。
  虽然在非正式会议期间穿着主办国特色的民族服装出席并非此次APEC北京会议的首创之举,但在我们倡导理论、道路、制度三个信心、提出"中国梦"的同时,对中式服装的推崇的确可以将自信的心态和对梦想、创新精神的肯定予以实体化的表达。
  20世纪以来,中式服装曾经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无论是中山装、唐装还是汉服,不是由大众的标配沦落到小众的选择,就是始终被排除在主流社会的视野之外,保持着被边缘化的地位。当然,中式服装没落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人们对流行元素的不懈追逐和对传统文化的相对淡漠之外,其本身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也造就了历史的必然。
  1.中山装
  中山装是海峡两岸中华儿女共同的记忆,曾于1912年被民国政府通令定为公职人员的礼服,其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广泛使用甚至持续到了九十年代初期。中山装的设计据传由孙中山先生亲自确定,为了迎合民主革命时期的需求,中山装的各处设计都被赋予了明确的象征意义:衣服外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分别表示"五权分立"政体;袋盖为倒笔架式,寓意以文治国;衣领封闭,表示治国严谨;背无叉缝,寓意国家统一。
  然而,正是由于对严肃的社会问题表达了明确的意识主张,并且象征意义严谨精确,也使这套曾经的"国服"在部分人心中留下了沉重、刻板的印象,与当下这个崇尚轻松心态、富有娱乐精神的时代格格不入——当人们沐浴着和平的温暖阳光,悠闲从容地漫步在华丽的商场店铺里,具有强烈"革命斗争"气息的中山装,自然容易被敬而远之。此外,就服装的美学设计而言,中山装的高领的板型并不能像具有深开V领的西服一样构造"倒三角形"的视觉效果,在凸显人体躯干的美感方面效果略微逊色。正因如此,曾经以专门生产中山装而知名的企业如今甚至不再以其作为主营商品;在专供私人定制的店铺中,精通中山装裁剪工艺的大师,也大都早已老去。
  2.唐装
  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期间,与会宾主曾以唐装作为当届会议"制式"的穿着,并在国内引发了对唐装的一阵追捧,在新年到来之时,中年男子身着亮丽的唐装走亲访友的场景如今还让我们记忆犹新。
  虽然盛极一时的唐朝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的美好回忆,但是经过深度改良的唐装已经与所谓"唐代的服装"并无太多联系。甚至有学者指出"唐装" 一词,实际来源于外国人对世界各地"唐人街"里华人着装的认识。从整体搭配的效果来看,现代唐装上点缀着的花纹图案也无法与呈镜面色的西装长裤形成良好的呼应。于是在春暖花开之时,先生们刚买回家不久的唐装就纷纷被太太收入了衣柜的深处,文化底蕴的先天不足以及与现代服装的契合问题,使唐装的流行昙花一现。
  3.汉服
  新世纪以来,在我国东部各省的年轻人中间,兴起了一场影响力不大不小的"汉服运动"。青年男女严格按照历史记载的标准穿着汉代的传统服饰经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逐渐成为高端、大气和时尚的象征,从成人礼、婚礼,直至具有"半官方"色彩的毕业典礼,从校园里庄严的礼堂到城市中心喧闹的餐厅,身着各色汉服的娴娜倩影飘行在秦淮河畔的璀璨灯火之中,宛如时空穿越而来。
  但是好景不长,一方面,以现代生活的标准,汉服不仅在造型上略显夸张,其宽大拖沓衣袖和下摆也会在日常生活中造成种种不便,成为汉服再度复兴的大碍。另一方面,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传统服饰,汉服的民族色彩十分浓厚,却也较为单一。作为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千年帝国",如果仅仅一味地只强调对主体民族的文化继承,则多少会让少数民族同胞感到失落,造成名族情感上的疏离。因而,汉服被社会大众接纳的程度,应该会停留在一个较为有限的范围以内。
  虽然在当今社会生活的多数场合,传统的中式服装尚难以获得与西装同等的广泛运用,但国人对中式服装的兴趣从未消失。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提升,对中式服装的喜爱将在更多的重要场合得以彰显。
  在水立方那个盛况空前的夜晚,这款新中式礼服的惊艳亮相立刻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与以往的中山装、唐装、汉服相比,除了用"美观、大方、得体"这样的措辞来评价它在美学方面的成功以外,"新中装"在设计上的深度考虑也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首先,这套礼服的设计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深红、紫红、孔雀蓝的色系搭配、宋锦的高贵材质,以及立领、对襟、连肩袖的样式都极具中国特色。相较于日本领导人在重要场合惯于照搬西方的燕尾服,中国领导人屡次身著本国的传统服装露面,显示了其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也与我们所强调的"三个自信"相得益彰。虽然具有众多的传统元素,"新中装"却是前无古人的"原创产品",即便具有众多相似之处,历史上也的确未有一款标志性的服饰与之完全相同,设计师的继承创新,与"中国梦"对创新精神的提倡遥相呼应。
  其次,这款中式礼服所采取的内外两层式的设计风格也暗含深意。内层立领样式的"功能性起源",来自北方民族服饰对防风御寒的需要,无论是居住在东北平原上的汉族居民,还是起源于大漠深处的满、蒙同胞,我们都能从其民族服饰的设计风格上发现对立领的广泛运用,被誉为中国女性第二张名片的旗袍(源于满族服饰)就采用了立领的设计。而外层敞开式的长褂则利于热量的消散,符合南方少数民族的着装传统。此外,"新中装"的图案装饰也较为简单,男款主体为镜面色,"海水江涯"的局部修饰并未与全衣的主色形成明显的色差;女款礼服则在局部以"花卉兰草"略微点缀。两者都没有使用龙、凤、牡丹、汉字等具体事物的造型。简洁抽象的装饰风格对伊斯兰世界的审美观念给予了高度尊重——对"真主"以外一切实体事物的崇拜通常都会引起保守穆斯林的不适,无论是衣着服饰还是房屋装修,穆斯林大都只使用植物图案或是不具任何象形总义的纹理。简而言之,无论你是南方人、北方人,还是来自西部的边疆,无论你隶属中华大地上的哪个民族, "新中装"的设计样式都不会让你感到不快;或许,你还能从中发掘属于自己的"影子"。
  与四个口袋的中山装相比,"新中装"表面平整,一气呵成;与完幣、封闭、貼身的唐装相比,"新中装"衣襟幵敞、潇洒飘逸。相较于传统的屮式礼服,"新屮装"无疑在实用性能方面退化了许多。然而,正是这种在实用和美观之间的取舍,反映了设计师对于当今中国社会生态的领悟,众所周知,自从手工业时代结束以后,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活动大都以团队为主体实施,因此,中山装对于实用性的追求,实际上是对穿着者"集体成员"属性的凸显——为完成工作带来便利,一定程度上透露出"集体利益至上"的理念;"新中装"对视觉美感的追求,归根结底,是力求表现人体本身的魅力,彰显独立个体的优越。
  从表达的目的上,反映出设计师对"人本"思想的赞同和对个体利益的关注。
  在"水立方"之夜的喧嚣与隆重过后,无论这套中式礼服是在昙花一现之后就被封存在历史的记忆里,还是能在神州大地上广为流传,它所代表的"对外展现自信,对内彰显包容",以及在社会生态中强调人文关怀的理念,都已在这"深红浅蓝"之间,呈现在世界面前!
  参考文献:
  [1]赵超.华夏衣冠五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华梅.中国服装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3]中式服装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2
  作者简介:杨润(1987.07—),女,汉,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网站目录投稿:怀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