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既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任何一种疼痛都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原因。 心理抗痛是指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在缓解老年病痛方面,通过合适的办法,让老年朋友自己根据自己的病情,有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从而达到缓解病痛带来的痛苦和生活质量的降低,而不采取单一的医院治疗方法。它是治疗老年病痛的辅助办法,在一定程度能够缓解老年病痛。 积极的心理因素能抗 手术痛、药物痛、生理痛 大量的临床手术时间和实验研究都证明,人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能减轻手术给人体带来的疼痛。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即患者对手术有着正确的认识,富有积极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与医生积极地配合,术中和术后疼痛都很轻微,甚至有人没有感觉到疼痛。在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对手术抱有怀疑的认识,情绪紧张恐惧,胆小胆怯,与医生不够配合。在术中和术后,都感受到较重的疼痛。 积极的心理因素,能提高药物抗疼的作用,消极的心理因素能降低药物抗疼的作用。老年人是疼痛频发的群体。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是很必要的。但是药物治疗疼痛的效果好坏,关键在于患者的心态。心态好,提高药物的止痛效果;心态差,降低药物治疗效果。人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我加上一句"好心态就是好药物"。 在使用中国传统医学的生理镇痛方法时,如针灸、按摩,心态尤为重要。情绪好,得气好,镇痛效果好;心态差,得气差,镇痛效果差。情绪状态对耐针、得气、针感和抗疼能力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运用怎样的心理因素 对抗疼痛 人们对引起疼痛的刺激,由于对它的态度不同,产生不同的疼痛感受和疼痛反应。我曾经问一个接受针刺麻醉的病人,我说手术过程中你疼吗?她说"痛,但我能忍受。我觉得挺好。因为我对药物麻醉敏感,如果药物麻醉,虽然不痛,但我可能没命了。 首先,情绪对于镇痛,起着最重要、最普遍的作用。在情绪镇痛中,情绪镇定、情绪稳定尤为重要。而恐惧、惊慌情绪,会加重疼痛的感受。不少老年人都有体会,越是孤单寂寞的时候,疼痛越厉害。到老年人群中去,大家说说笑笑,情绪好转,疼痛就会减轻。 暗示也对镇痛起着特别之大的作用。暗示在人的镇痛当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特别对情绪比较浮躁的人来讲,效果更好。暗示性越高的人,暗示镇痛效果越大。 分心即转移注意力对减轻疼痛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运动员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受伤往往意识不到,没有感觉到疼痛,照样比赛,甚至创造优异成绩,但比赛一结束,立刻感到剧痛。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白天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中,只感到轻微的牙疼,但到了晚上,躺在床上,疼痛明显加重。 老年人大多有一些慢性病,特别是有关节毛病的人,时常感觉腰腿疼,你越想它疼,它越疼,你忙忙碌碌,或者和老朋友交谈,或者孙儿孙女逗着玩,或者看看电视剧,或者看看电视文艺节目,你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些事物上,就会大大减轻你的疼痛感了。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疼痛也是如此。疼痛既给老年人带来痛苦,但也是机体受到伤害的信号,具有生物学的保护意义。 作者:王极盛 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