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习路:看人 @EDC尤原庆最近很多朋友在问我,想学习设计,或者想更深入研究设计,应该看什么书。于是我写了一些书单放在点点和知乎上,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参考书目意见。 然后我跟着这个思路想,设计这么多年,到底什么帮助我最大呢? 无非是三个答案: 一,做事,设计是一个需要动手的工作,实际项目中做事成长最快。 二,读书,读书是最美妙的事情,一个人能经历的生活有限,能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有限,认真读书能让你亲身经历那些美妙的经历和思考,对人的增进不言而喻。 三,看人,看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一个杰出的团队里学习,是设计师成长最好的机会。 从开始工作到现在,天涯海角做过不少项目,我超级喜欢做事; 从识字到现在,读了数不清的书,我也超级喜欢读书; 但是今天要写的,与做事无关,与看书无关,我想写一下看人的故事。 首先,我觉得读书也是看人的一种。读一本设计的好书,就像倾听一位设计专家的经历和思考,听作者娓娓道来,然后自己思考得到好处。这个角度来看,读书和看人类似。 以下会写一些有趣的看人故事,剥茧抽丝,是我从之前设计路上得到的宝贵经验。一路走来还有很多好处没有学习够,也只有保持学习继续努力。(所有人物都真实存在,这一篇先写在美国的看人故事,纪念年轻的设计岁月) 一,坚定与明星 L先生,我第一家全职公司的部门老大。典型的白人高富帅,名校毕业,公司明星员工,年纪轻轻管理大部门,所有公司高管都喜欢他。 他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两个:坚定与明星。 他做任何事情,和任何人说话,都是不太能微笑的。他会深深盯着你的眼睛,把事情说清楚,坚定的令人发指。他的下属会觉得他的安排必须执行,他的同级会觉得他真实可靠,他的上级会觉得他有思路执行力强。 那个时候刚刚进入工作的我有很多问题,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和同事沟通的时候。那些Stanford,Harvard的MBA们,经常对着一个设计案进行反复修改,对我咄咄逼人。我被他们盯久了就心虚,有时会思维飘忽、眼神游离、信心减少,设计讨论自然就妥协居多。 后来学到L的必杀技。任何设计中针锋相对的讨论,对自己有信心的部分,我会深深吸一口气,盯着对方,把我的设计思路和解决方案一一说清楚,用逻辑和眼神让对方觉得你是认真且不会退缩的。很快就发现,我的设计工作比以前顺利了很多。我一直觉得L的这个坚定的眼神方法是设计讨论的关键之一。 第二个印象是,明星。招聘我的时候,L单独面试我,说,"我团队只要明星,其他的不要,你可以么?"我默默地回答:"我可以!"(无语,我找工作,我难道说不可以么……)后来,我才发现L的这个思想会直接影响团队。我们团队每个人的产出和曝光都远远大于平级团队,在任何场合都是闪光的。L奉行的团队思路是,团队每个人都要很强,才能保证团队很强,不留一丝平庸。 很激进的想法,木秀于林,团队在公司受到各种风险挑战,我当时也觉得中庸也许会好些。后来团队散了,团队每个人都到新的岗位独当一面做的很好,我才似乎明白了什么。后来回国,开始有一定数量的自己的团队。或多或少我把L的管理思路用到工作中。作为一个10-20人的小设计团队,在腾讯2年,得到22个公司奖项,培养了4个T3,中途离开的设计师也都在新的岗位闪光,我才知道L的构思有多巧妙。人是容易被影响和同化的,一个明星的氛围,就会有明星的要求和明星的产出。 L后来创业了,他公司的投资者名单全是来自他工作过的公司的高管们,明星特质尽显。 二,设计人生与向下管理 一定得说R先生,我的第一个设计经理,德国裔美国人,做设计20多年,工作过我听说过的所有互联网公司。 和他一起工作,我学会了两个设计师必须懂的点,一个是他把设计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气息泛滥的厉害,时时刻刻追求极致,一个是他对我的向下管理方式,让我体会到设计师作为管理者的温情和文艺。 R有一点我学不会。他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别人一眼就知道他是做设计的。金属质感的耳钉,精致的打扮,家里艺术品的布局,对每个生活细节的设计极致追求,都让人印象深刻。但是我也开始理解在生活中伴随一些设计思考能给工作带来的好处。作为硅谷的中国人,大部分人看你都觉得你是编程的,这些形象是可以改变的。像R一样,文艺青年的聊天方式,对设计的热情和执着,话题集中在设计领域以及相关,对美的感知,对生活的热爱。我发现经常在工作场合外给同事讲解对设计的理解,好处开始出现。首先,他们对你的设计专业更信任,觉得以后的设计工作就是得你做;其次,你平时对他们的设计灌输,在工作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你和他们的设计理解、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对生活的感悟都开始趋向一致,设计评审出奇的顺利并有亮点迸发,后续就是一个和谐高效的合作关系。 R的向下管理是我之后设计管理工作的基准。有一次,我接了一个大项目的交互设计,R很忙没空理我,所以整个产品周期他没有太参与设计。项目发布前,有一个平时不太合作的开发团队,改了我的设计,导致几个平台设计不能统一实现。当时R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先去给产品负责人说了一声要统一,然后给改我设计的那个开发团队说了一声要统一,然后把我带进一个会议室。 我心里想,这次肯定会被训。 会议不是按照我的预期发生。R先分析了这个问题,讲述全局把控力的权责,更多是产品负责人和开发负责人的事情,我还资浅没有权限看到所有情况。他马上说了但是,但是我没有全局眼光,直接导致了问题的产生。 然后他拿出一张打印精美的纸片,上面写了他心中认为设计师最需要掌握的五个设计点。纸片上每个标题和内容都是细致的字体、精美的排版,让我印象深刻。 他最后说,"我不会说你这次做的不好,但是我希望看到你的进步,希望看到你能慢慢做到这几点。" R是真正的向下管理,我很喜欢这种方式。他给我的那五点,我一直留着,我也一直去做。还记得那个时候作为一个纯粹的交互设计师,我的世界就是架构化、逻辑化、层次化、功能化、理性化,我认为视觉设计才是负责美这个层面。 R给我写的第一点就是: "交互设计师,也要懂得美。" 醍醐灌顶,那时整个设计的意义在我的世界里都充实起来。后面我跟着这个思路做设计、做文档、做设计分享,以及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太多的好处都来自R的指导。 后来做设计管理,向下管理是我的一致风格和指导思想。 R还在硅谷追求他自己心中的设计,继续他在旧金山的艺术生活,继续精心打造他刚买的有80年历史的老房子。 三,努力 偶尔有朋友觉得我一直很努力,从读书到工作,都不懒散。其实和K比,我还差得远。K是真正的学霸,加州理工的本科,Stanford的硕士,对于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来说,这个学历够了。他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工作最忙的时候,花了三年兼职在Berkeley读完了金融方向的MBA。 看到他每天上班忙的不行,每天晚上还要做作业,做项目讨论,周六全天上课,周日参加MBA活动,我就问他,"你累不累,这几年你什么休息都没有,没有假期,没有休闲,没有一天是放松的。"他说,"现在还有精力,我还想努力。" 我当时还年轻幼稚,天天下班后,和老婆想着怎么玩怎么休闲,不能理解K的努力的涵义。 其实现在才了解,想去努力的时候,也许你已经老了。 如果当时跟K一样,去Berkeley把MBA读下来,是不是现在是另外一个样子?我已经不知道了。现在的工作的繁忙,已经没有时间去想再求学了。 从K那里学到的努力这个特性,在设计路上一直重要。一个设计方案,大家的产出都是一套稿。但是在设计过程中,你努力的思考、你多方案的准备、你全面的把握、你反复地挑战自己的场景,最后都会呈现在这一个设计方案上。记得有一个设计任务,我两周做了数十稿,每天改两稿的节奏,把自己折磨的不行,和同事天天吵架争取设计细节,硬着头皮天天顶着老板的压力去反复修改设计。结果产品完成后,从AppStore类目里的39名冲到了第1名,一年没有动过冠军位置,背后的辛苦和努力,只有自己知道。 时刻都要记得,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有价值。 K现在不在互联网公司了,去了大投行发光发热,他混得再好我也不会吃惊。 四,执行力和社交能力 C也是学霸,Cornell四年GPA4.1(满分是4,只有部分课程得到A+,才有可能4.1),专业排名全年级第一,Stanford硕士两年GPA4.1,专业排名继续全年级第一。 但是看他,我震撼的不仅仅是他的学习能力,而是他的是执行力和社交能力。 设计师不缺创意和灵感,不缺浪漫的人文情怀,但是很多设计师的执行力不足。 C是一个执行力天才。在任何场合,他都是焦点。作为产品经理,他在设计头脑风暴中提供的创意肯定不是最多的,但是他风风火火在会议里各种组织搜集整理,让所有人觉得他才是设计师。任何的会议结束后,他那里都能有立即产生的执行项,并在最短时间落实和跟进。 那个时候我正在一个很大的瓶颈期,设计基本功略有,但是项目推动困难。把C的执行力学习到很小一部分,就对我的设计工作产生了很多的价值。那半年项目推动是前面我一年的总和还多。甚至在中间5个月没有产品经理的日子,我自愿兼产品经理角色,落地两个大版本。后来C找我,说,"Yoyo,转产品经理吧,更high。"我太喜欢设计,所以回答,"算了吧,我还是想保留我艺术家的情怀lol"。 不过,C的社交能力我就学不会了。C能认识当时公司园区6000人的一半并随时进行一次亲切交谈,望尘莫及…… C比我大两岁,他在新加坡参加过兵役几年,所以和我工作时间长度一样。他工作三年后就任硅谷大公司的产品总监,对一般人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务。我相信执行力和社交能力是他的最大核心竞争力。 五,捕捉生活中的美 最后得说下M,我入门设计的老师。他教会我,在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设计,因为设计无处不在。他讲过一个好笑的故事,他去任何机场都会拼命拍照,找设计的问题和灵感,后来有机场保安制止他,他就开始用个小本子到处画…… 大家不妨想想,朋友圈和微博里时刻分享着生活中的丝丝扣扣的细节的人,是不是设计师居多啊?:) 从M那里学来的,就是要锻炼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也可以触类旁通给设计带来灵感。特别是在与对设计不敏感的同事交流中,可以用生活的例子来佐证你的设计思路,往往是最亲切最有效的方法。 当时想写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在本子上零零散散写了20多个我想写的人以及他们的特性,为了简洁,缩减到5个。关键不是他们是什么样子,关键是任何场景我们都可以从其他人学到宝贵的东西,因为我们是最敏感最聪明的这群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