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班是学校的脸面,毕业班取得好成绩能给学校脸上"贴金"。很多学校对毕业班教学相当重视,每年都安排教学水平最高的教师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有的教师得到学校信任,在毕业班一干就是多年,学校称这样的教师为"把关教师"。 这些毕业班教师虽然教学水平高,但每接到一个新班,他们总免不了唠唠叨叨地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抱怨:学生基础如何薄弱、纪律如何散漫、学习习惯如何差等。很多时候,他们的抱怨并不是无端的,因为有些学生在非毕业班"欠账"实在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这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付出极大努力,也难以扭转局面,取得理想的成绩。 虽然如此,可有的学校依然年年这样安排毕业班教学,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却浑然不觉。为什么"把关教师"往往把不了关呢?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看,这种只重视冲刺阶段的教学安排不符合教育规律。毕业班教学工作固然重要,但孩子启蒙阶段的良好习惯培养更需重视。徐悲鸿任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时,亲授一年级课,教新生起稿、观察、修改,乃至铅笔、纸张、油彩等工具的用法,还到学生宿舍指导写生。二年级由吴作人等名家任课。三年级,待学生好规矩养成,才交青年老师带班。 大师何以如此?徐老认为,新生刚起步,如果名师执教基础,新生的起点一定更高更稳。悲鸿大师良苦用心的做法,一是心有学生,尽力对学生的一生负责;二是教学理念崇高,不浮躁,不急功近利。我们现在一些学校的做法,正好跟徐悲鸿的做法相反,这无疑是一种高度"短视"的行为。 从全体教师工作热情上看,这种安排影响了其他教师工作积极性。有的教师只教低、中年级,从来与毕业班教学无缘。他们认为自己不被信任,不被重用,学校这样做是对他们教学能力的无声否定。于是,他们往往这样想,毕业班考好了功劳也是别人的,自己何必那么操心呢?于是他们工作少了原动力和上进心,放松了对教育教学的钻研,同时也可能放松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致使自己所教的年级或学段造成了"欠账"。 此外,这样安排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最终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果只把教师固定在某一年级或某一学段,他们就不能完整地掌握知识的前后联系,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校提高毕业班教学成绩,不能只依靠几位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在毕业班把关,而要重视培养、历练每一名教师,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安排教师任课的时候,最好能做到大循环;如果做不到,要追求小循环;如果小循环也做不到,就要想到平衡师资,不要把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都扎堆安排,要分散到每一个年级,让每一个年级都有带头人;更要照顾到几个关键节点,如果说毕业班算一个,那么一年级习惯的培养、兴趣的激发起始阶段更重要,三年级的爬坡阶段也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只重视毕业年级的观念必须改变。每一个年级、每一个学段都要把好关,才能为高一年级、高一学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前面基础打好了,毕业班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前面"欠账"太多,就是毕业班教师本领再大、学校抓得再紧,也可能扭转不了局面。 学校还要做好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工作。毕业班考得不好,有基础问题,但不能都怪毕业班教师。同样,毕业班考得好,成绩也不只属于这些"把关教师",因为吃五个饼饱了,前四个饼也功不可没,在评职、评优、评模中不能遗忘了非毕业班教师。 学校安排任课教师要讲究科学性,摒弃急功近利的思维,遵循教育规律,追求均衡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如此教学工作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