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多多在客厅里折纸飞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大功告成,他高兴地大喊:"妈妈,快来看!" 妈妈正在厨房里热牛奶,头都没抬地问:"刚才给你做的煎蛋吃了没有?别玩了,快去吃,否则要凉掉的。" 多多正为摇摇晃晃飞起来的纸飞机兴奋不已:"妈妈,你快过来看看我的飞机——" 妈妈这才朝客厅瞥了一眼,应付道:"我看到啦!你这孩子,怎么到吃饭时间还一直在玩?快过来吃煎蛋,听到了没?" 多多有些沮丧,似乎没有听到妈妈的催促,继续玩纸飞机…… 对许多父母来说,这一幕是不是经常在家里上演,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啊?仔细琢磨,恐怕你就看出端倪来了——孩子做好了纸飞机,非常希望和妈妈分享喜悦,渴望妈妈认同他的成功,可惜妈妈并没有给予及时关注,反而一味催促他吃东西,想想孩子该有多失望! 孩子需求和父母回应的错位,让爱停滞郁结。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做出恰当回应,才是真正的爱孩子,才能让爱流动。 针对孩子的需求,父母常常陷入三个误区:忽视孩子精神层面需求;用自身的需求替代孩子的需求,无法深入解读孩子真正需求。 请重视孩子精神需求 有些父母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我给他吃好的穿好的,可是孩子一点都不领情。请问,你确信给孩子吃好穿好,是孩子最需要的吗? 人的需求有许多层面,最基本的是吃饱穿暖人身安全,还有高级一点的爱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就拿"爱的需求"来说,每个人都渴望被家人朋友关爱、理解、认可。想想你在公司里得到晋升加薪,回家后是不是喜不自禁地说"老公/老婆,跟你说……"?这和孩子做好纸飞机喊妈妈过来看是同样道理,都是希望被关注被认可。 不少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只停留在温饱和安全层面,看重照顾孩子的身体,却忽视呵护孩子的心灵。事实上,物质丰富的今天,大多数孩子衣食无忧,他们更需要的是精神层面丰盈,更需要爱、尊重和自主性。相比给孩子买好吃好玩的,父母们不妨多拨出点时间来专心陪伴孩子,欣赏孩子的点滴进步,鼓励他们去创造探索周围世界。 是你的需求,还是孩子的? 有位妈妈很喜欢给女儿买漂亮衣服鞋子包包,多到家里的衣柜都装不下。这位妈妈表示,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是捡表姐们的衣服穿,节俭的母亲从来不肯给她买新衣服,小时候最羡慕别人家的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如今自己有经济实力了,不会让女儿有类似的童年遗憾。 不希望孩子遭受自己经历的痛苦,是父母们的共同心愿。要警惕的是过度补偿,无意识地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名义上说为了孩子好,实质是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孩子不喜欢钢琴却逼着他学,想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小时候没机会学的遗憾,从本质上讲是自私的。 在夫妻关系中,用对方需要的爱的语言去表达爱,彼此间才能爱意浓浓。对亲子关系来说何尝不是如此,父母理解孩子的需求并及时回应,就是对孩子爱的最好表达。孩子不是父母的衍生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有孩子的需求。用父母自身的需求替代孩子的需求,孩子将无法感受到你的爱。 背后的需求,你看见了吗? 身为父母,看到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奇装异服染发打耳钉,一定头疼不已,甚至以打骂威胁。倘若强行制止恐怕事与愿违,不妨冷静下来想想,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事实是,这样打扮可以让自己看起来更酷,酷是这个年龄的青少年所推崇的一种状态,越酷越容易被同伴崇拜接纳,孩子内心渴望的是群体归属感。 同理,有些孩子在学校不断制造麻烦,让平日无暇顾及孩子的父母不得不停下工作去解决,他们内心是想获得父母的关注。有些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因为在游戏中他能享受现实生活中没有的荣耀,他们内心特别需要成就感…… 从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孩子就开始用哭声向外界传递他们的需求。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表达需求的方式越来越复杂,父母眼中看到孩子有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背后潜藏着一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因此,父母有必要练就敏锐的"透视眼",努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孩子的真正需求。创造条件合理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父母关心孩子所处的状态,注意收取孩子发出的需求信号,并能正确理解,做出及时恰当的反应,孩子就会发展出对父母的信任和亲近感。换句话说,父母善于觉察孩子需要什么并做做回应,孩子感受到的爱更多,将来也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回到开头案例,如果妈妈听到孩子"快来看"的邀请,暂时停下手中正忙的活儿,移步到客厅用惊喜欣赏的眼神看着孩子做的纸飞机,由衷地赞美几句。情况应该大不同吧!不仅孩子在动手能力方面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还能让孩子感到妈妈是理解支持我的,亲子关系也会比较亲密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