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topia Lab创始人、主持建筑师;Lets talk创始人;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创始人;旮旯空间联合创始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联合指导教师;代表作品:水清木华九间堂别墅、东园雅集、无极书院、长生殿、拙政别墅等。 关于传统木作 2011年,我在拙政别墅项目上和开发商达成共识,选用进口柚木为材(因为国内已经很难找到整根较大半径的能够作为结构柱的木材),按照传统大木作的工艺,委托修复故宫的香山帮建造一个开间为6m的别墅小区大门。香山帮老匠人依据我们提供的设计施工图纸现场定位放样,然后将所有构件在工厂用传统木作工艺进行预制加工,最后运到现场进行装配。整个装配过程是很快的,但在工厂里的加工时间特别长。 这个项目让我意识到:传统的木结构对木材选材以及空间的占用要求是很高的,我们平时过于关注传统木作的工艺比如榫卯、斗拱等,但在实践中,我不得不承认,以当下的工业系统来看,传统木作的致命弱点在于高质量的木材资源不足,常见的松木和杉木无法作为较大木作的主材来使用,优质硬木生长周期慢,也很容易消耗殆尽。其次,传统木作对空间尤其垂直方向上的利用是非常浪费的,在当今垂直高度已经和容积率以及相关的经济技术指标相挂钩从而利益化以后,这种浪费就更无法接受了。传统木作只能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保存,无法作为当下建筑工业能够采用的木结构形式。 关于当代木结构 我接触北美木结构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5年前,作为住宅专家考察了位于碧云社区的木结构别墅。这种直接从北美房地产市场中移植过来的木结构别墅,最终被砖石所精致包裹,并没有展现木结构的构造和结构之美。而且,建造在当时也没有规范可以援引,使用年限也无法保证50年,防火、防潮、防霉以及防蚁都无法达到本地规范和使用舒适要求。更重要的是,当时木结构别墅宣称建造速度快,但受制于工厂产量,以及上海不稳定的雨水天气造成的工期延误,木结构并没有能够展示它的建造优点。此外,造价远远高于混凝土结构。过了几年,这些样板房还制造了另外一种意外就是维护费用,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的维护费用相对低,而木结构别墅的养护要求高,特别在上海这种极端暴晒和雨水交织的天气条件下,基于北美气候条件的木别墅在中国本地的耐候性考验中不过关。尽管当时的外国木业推广机构做了许多努力,但由于这些缺点,木结构并没有在中国得到广泛使用。 第二个阶段是我在2014年接到一个项目,业主要求在赫德逊河上建造一个漂浮的剧院。主体剧院不宜太重,最好是容易装配,最后在结构选型上,合作单位推荐了木结构。这是我真正开始接触当代木结构,这种完全工业化的木结构相比木结构别墅体系有了很大的改变。对木材的特殊处理让材料稳定性更强,优质木材或者经过处理的胶合木能够结合局部钢结构加强构建大跨度建筑。众所周知,木材容易加工,尤其借助计算机技术,能够在工厂被加工成各种建筑师需要的形状,由此"木结构结合木装饰体系"的优越性在特种建筑中能够很好地体现,但就是造价较高。 为什么我把这种木结构称之为"木结构结合木装饰体系"呢?因为在这种体系里木材作为纯粹的结构后,我们建筑师所设想的木结构的结构美很难以建构的方式呈现,所以不得不再用优质的木材作为装饰面。通常我们所见的装饰面的木材被误解为木结构,其实真正的木结构往往被局部或者全部地掩盖着。如果建筑师坚持木结构必须以呈现构造和结构方式兼具装饰来塑造空间,那么和传统木作一样,需要在外考虑耐候,在内考虑木材的视觉和质感,必须选用优质的、经过严格工艺处理的木材来作为主材,对构件加工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其造价比常见的普通木结构要高很多,比如坂茂设计的瑞士苏黎世Tamedia办公大楼的木结构即是如此。因此,在木材资源匮乏、工业化程度不高的中国,木结构是很难被广泛使用的。 上海音乐谷路亭 上海音乐谷路亭是虹口片区"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由俞挺和戴春发起)的第一个实施案例,于2015年11月建成,希望能为市民撑起一个歇脚和交流的场所。由现代木结构建造的动感十足的路亭弥合了被花坛分开的人行道和街角的公共广场,我们希望它以一个活泼和有生命力的形式唤起居民对场所精神的认识。同时,它以轻巧的姿态介入,避免原空间占用者的抵触。现在从海伦路地铁站5号口出来,人们可以远远望见"路亭"的醒目结构,它已经成为进入音乐谷区域的一个引导标志物。 在上海音乐谷路亭项目中使用木结构的原因出于以下两点:一是因为希望改造后的微空间给人的感觉是"轻"的;二是因为木结构的一大特点——现场施工工期短。由于路亭只能算个构筑物,所以木结构公司建议使用花旗松。在工厂制作和预搭建的时候,一切似乎都在控制之中。由于赶工期,木材没有在工厂做最后一道处理,计划在现场边搭建边处理,这本身符合规范。但意外的是上海突然下大雨,现场的木材被淋到雨,表面污损,然后木材收缩,导致原先开好的洞口无法穿钢管。木材容易加工的特点也由此展现,工人一边搭建,一边用工具矫正洞口尺寸,一边清除污垢然后用漆保护。 这让我不由得回忆起拙政别墅传统大木作的经验,中国传统木结构不讲究现代工业意义上的严丝合缝,而是在所有的交接上留有余地,被称之为"松"。这种"松"是在熟悉木材特征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经验和审美。音乐谷路亭的设计是利用计算机三维建模设计完成的,电子图纸送到工厂后,木材据此被准确地加工和开洞、开槽。在室内预搭建中,因为没有外部天气的影响,木材收缩的不稳定性没有表露出来,所以一切都很顺利,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木材是个"不安分"的动态材料。和相对稳定的混凝土、钢等材料不同,木材在不稳定的天气中,其不稳定性就会很快暴露,工厂里的严丝合缝就变成让人尴尬的尺寸不合。这时才明白,节点上的"松"是多么优雅的经验之谈。所以,我对那些用木材去追求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空间特征的设计持怀疑态度,我们选用木材更多的是基于对木材的一种情怀,而对木材本身的特征则似乎已经忘记了,似乎木材真是一种抽象的工业化材料,而事实上,木材真不是。 一个人的美术馆 "一个人的美术馆"也是"城市微空间复兴计划"的一个项目,坐落于上海市中心的台地小院中。我最初接手这个项目时,这座建筑物还是一个堆满杂物的仓库。最终改造好的美术馆由两部分组成:地面上12m2的标志性空间被用作美术馆,洞穴般的地下室空间作为图书馆和合作工作室之用,总共约100余平方米。 在院子里巨大的香樟之下,我们用木结构和3层阳光板在一层平台上搭建了这座12m2的"一个人的美术馆"。木结构公司希望暴露木结构来展示木材,但我发现花旗松的木色太白,音乐谷路亭的项目经验告诉我,在城市化的环境中,松木这种灰白无法展现现代主义的"白"所具有的纯粹,所以当时用了一种接近柚木金黄色的漆,但保留了木纹,是用一种错觉展示所谓真实木材的美丽,并最终决定用阳光板把结构遮挡,只通过阳光板的拼缝来节制地展示里面暗藏的木结构。阳光板似乎是制造了一个与院子隔绝的棚子,但进入美术馆后,周边的环境尤其是大树将影子投射在3层阳光板上,光影最终过滤成抽象、黑白的效果,显得微妙而丰富,使人们虽然置身在美术馆空间里仍然能与外面产生互动。 施工场地非常狭窄,周围有不少易燃物,加之担心一层平台的承载力不够,最后还是选了木结构。建造一个12m2的建筑,对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间距和截面可以做到很省,但木结构则相反。这点让我意外,不过回顾之前的木作经验,的确木材并不是以结构轻巧胜出的。最让人愉悦的地方不在于建成,而在建造过程中,工人井然有序地把美术馆搭建起来,和其他结构类型施工时工地里交错忙乱的状况很不同,木结构的工地显得古典而平静。 写在最后 一个人的美术馆建成后,我才注意到与美术馆毗邻的一栋房子居然是北美木结构别墅的升级版,外立面被包裹得仿佛一栋常见的混凝土建筑。站在美术馆的门口,不禁感慨木结构之于建筑学的路还有很长,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木结构的前景,需要重新认识木材,而不是把它当成一种工业化材料或者孜孜不倦地把它处理成工业化材料,而是要释放出木材的灵魂,如此传统木作的某些经验和审美会得以在新的木作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