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热衷儿童文学创作的教师为何越来越少


  张之路、曹文轩、葛冰、杨红樱……很多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都曾经有过当中小学教师的经历,"中小学教师+儿童文学作家"甚至成了标配。但近年来,少儿文学杂志已难见教师来稿,出版社也鲜有教师作者。造成教师创作热情降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课业、升学压力大,微信、微博等娱乐形式的冲击,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被人视为"不务正业"等。(7月7日北京日报)
  天然拥有儿童文学创作优势的教师集体处于"失语状态",遗憾里折射出些许无奈。个中原因,或许没有"课业和升学压力大"那么简单。笔者认为,教师搁笔的关键原因是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没有获得感。
  过去,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可以改变业余作者的职业走向,为业余作者提供更多的上升空间和更大的创作舞台,比如老师在刊物上发表作品,既令人羡慕和敬佩,也可以调动工作,甚至从事专业创作。这其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着广大教师的创作热情,吸引着更多的教师加入儿童文学创作的队伍。如此看来,有着教师经历的张之路、曹文轩、葛冰、杨红樱成为很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也就不足为奇。
  今非昔比,风光不再,且不说在刊物上发表作品,就是出版了个人专集,恐怕也享受不到过去儿童文学创作者的那种待遇。
  笔者的一位同事,爱好写作,主要写小说和散文,题材广泛,已经小有成就,出版了两本书,成为省作家协会会员。即便如此,也没有多少人"羡慕嫉妒恨"。在周围人看来,她是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才是真本事。如果不能站好讲台、讲好课,发表再多的文学作品,也不是一名称职的老师。对她自己而言,写作只是人生的插曲,教学才是主旋律,三尺讲台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所以,她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都来源于教育教学业绩,甚少来源于文学创作。
  不仅如此。一路走来,作家头衔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实惠,反而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参加作协的活动,教学工作受到影响,曾被同事旁敲侧击地提醒过,也曾被学校管理者含沙射影地批评过。一旦教育教学质量落后于其他教师,即便与文学创作无关,文学创作也成为"不务正业"的说辞。思量过后,她清醒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的突出成绩,可以成为她文学创作的动力;而文学创作的业绩,却不能弥补她教育教学的不足。
  作为一名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可以得不到实惠,但最起码不能得不到尊重,因为在尊重的基础上才有理解和支持,才可能有持续创作的热情。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曾经的主力军为何处于"失语状态"?或许从笔者同事的经历中可以找到答案。
网站目录投稿: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