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被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但我们要教会学生方法,引导学生会问;要合理设置兴奋点、切入点,于关键处质疑,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问、善问、能问。从而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之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问题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一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它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所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一个标杆,同时也是衡量一节课是否具有新课堂理念的一个尺度。许多老师教学上身体力行,但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课堂由过去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学生仍然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的问题意识仍然没有培养起来;或者学生有机会"问",问的也是无光痛痒的没有价值的问题。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有价值的问题既能够体现文本重点和难点,又够激发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实施探究行为,并有所发现,有所创见,有所超越,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问题。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设置兴奋点,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欲望
  在教学中只有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地参与其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学习活动不感兴趣,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动机,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倦的情绪,那样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有质疑问难的欲望了。因此,合理设置兴奋点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不竭动力。譬如我在教学《鸿门宴》前,先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爱下棋的同学,我向你们请教一个问题,‘楚河汉界是怎么来的?谁能跟我解释清楚?"二是"项羽作为一代枭雄,为了和刘邦争夺天下,特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企图在这里一举杀掉刘邦,他成功了吗?他夺取天下了吗?请仔细阅读课文,谁能告诉我答案。"这样,学生要知道事件的事实真相,就必须把全文全部浏览,才能知晓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斗争。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必定会引起会下棋的学生的兴趣,能够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如果我们照本宣科,任凭怎么声情并茂、眉飞色舞,也不会吸引学生。要想吸引学生,我们必须对手中的内容进行兴趣包装,这样才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根据学情,合理设置问题切入点
  我们就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谈谈问题的切入点。此前在学生当中就流行"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的顺口溜,由此可看出,中学生对鲁迅文章的恐惧与苦恼。课前我先布置学生预习三一八惨案的历史背景,回顾中学阶段学习《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等文章的感受,以及作品中人物形象给予我们的启示。在第一课时,我就设置了这样的一些问题,1、标题《记念刘和珍君》里面"记念"一词表明这篇文章是什么性质的文体?(学生答:记叙文。)2、记念的是谁?(学生答:刘和珍。)3、课文一共七个章节,哪些部分是记叙?记叙了什么内容?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个青年?作者是如何评价她的?这些问题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刘和珍是一个温和善良的追求进步的为中国而死的青年,让反动政府及文人的"暴徒""受人利用"的污蔑不攻自破,进而理解作者"有写一点东西"的目的,即悼念死者,揭穿真相。试想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一开始就让学生去体味一、二节的写作缘由和悲愤的的情感或者六、七节的教训与意义,学生肯定无从下手,并有些唐突。在这堂课快结束时,我作了这样点拨"记叙文的记叙部分只是手段,记叙的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要表现作者对事件的感受和情感,即议论和抒情,因此,我们阅读记叙文除了要弄清事件的脉络外,还应重视文中的议论句和抒情句,请同学们下去好好体味开头一、二节和结尾六、七的议论和抒情部分"。合理的切入正如让学生得到一把钥匙,能够开启思维的灵感,让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着眼文本,于关键处质疑
  1、从文章的眼睛"标题"质疑。比如《赤壁赋》,题目中"赤壁"在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会来这里?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又如《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何许人?秦师做了什么?他如何退?结果如何?可见由课文题目寻找疑点,可引申出很多实质性问题,只要稍加点拨,"问题"都不难解决。
  2、从课文的字、词方面质疑。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发现疑问。比如《故都的秋》开头写"清、静、悲凉",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清?哪些地方体现了静?哪些地方体现了悲凉?在阅读古典诗词时,更要注意一些带有主观情绪的动词、形容词,这些字词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密码。
  3、从课文的关键句(包括过渡句、重点句、中心句、议论句、抒情句)质疑。文章的关键句是文章的灵魂,从此处质疑,可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
  4、从课文的精彩处质疑。文章精彩之处,往往是文章的灵魂,需要学生进入情境,充分品味,有所感悟。
  5、从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上质疑。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关于雪的描写对推动情节有什么作用?假如没有了雪情节又会怎么样?
  6、从已有的经验质疑。如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唤醒头脑中储存的相关内容,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信息加工,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比如我在上《孔雀东南飞》时有学生提出:"按照封建礼教的贞操观念,刘兰芝被遣送回家应该是件羞耻的事,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来求婚呢?"
  总之,当今的高中生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涉猎信息的范围较广,但认知水平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提出问题的能力仍然有限。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积极去思考。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课堂教学不仅要学生学会"答",更要引导学生学会"问"。要激发学生问的兴趣,让学生乐于问;要教给学生问的方法,让学生善问;要给学生提供问的空间,让学生能问。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局限,增强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成为真正的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网站目录投稿:访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