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富豪很看不惯一个逻辑家,在他眼中,逻辑家不但贫穷,而且还善于伪装清高,于是他便想嘲笑一下逻辑家。他对逻样家说:"你研究所谓的逻辑几十年了,到现在还不是一贫如洗,这有什么用呢?" 逻辑家微微一笑说:"你从商数十载,拥有了那么多钱,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用。" 富豪打趣地说:"我的钱怎么没有用?我的钱养活了好几百口人,他们填饱肚子,生活下去。" 逻辑家说:"你的钱是可以养活几百人,但是我的逻辑却能影响好几代人,让人们可以思维清醒,拥有智慧。你说我们两个谁更有用?" 富豪听后很生气,不甘心地说:"你连自己都养活不起,也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吗?" 逻辑家恰哈大笑,说道:"按照你的逻辑来推论,那些整天想着如何填饱肚子的猪才应该是最有智慧的!你每天想的就是怎样赚钱,但是我想的却是赚更多的智慧。因此你是富豪,而我只是一个逻辑家。这才是我们在本质上的不同。" 在这个故事中,逻辑学家的智慧来源于逻辑,他战胜富豪的根本在于的"嘴"——他说话时充分利用了逻辑说话术。 侦探推理小说鼻祖柯南·道尔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逻辑推理大师,只要能够掌握逻辑说话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逻辑说话术高手,那么究竟怎样做呢?我认为必须从三个方面进行训练。 训练一:观点主张要明确。 在平常无关紧要的对话中,我们说话没有重点也就罢了,但是在一些正式场合发言时,就一定要将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明确表达出来,恰当地传达给听众。在这些场合中,我相信没有比逻辑性的说话更重要的了。 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担任礼仪培训师时,遇到过这样一个现象: 当时,一个志愿者小组针对一个动作展开了讨论。这个小组共有8人,几乎每个人在叙述自己的观点时都是先抛出一大堆问题,最后才表明自己的观点,甚至有的人说完了,其他人都没有听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其中只有一位志愿者是这样发言的:"我的意见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 我觉得这个人的表达十分清晰,很有逻辑性,观点主张也很明确,让听者很容易接受。与之相反,那些长篇大论的人只会让人感到厌烦,他们的主张就更不会得到听者的肯定了。 有意思的是,根据调查,将近40%的美国人在说话时能够做到首先明确表明自己的主张和重点,达到逻辑清晰,而中国则只有不到10%的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训练二:论据理由要充分清晰。 谈话的主张和观点需要论据、理由来支撑,在说话中,如果你只是将自己的观点表明,而并未进行论证,这样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具体说来,如果你没有清晰的理由去证明,那么他人在询问你的时候,你就很可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从而让人很难接受。 某公司老板在开会时提出了让员工增加半小时工作时间的问题,两个高层管理者立刻对此发表了反对意见。 其中,A说:"我觉得公司做出这样的决定是不对的。"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这只是A在发表感慨,因为他没有拿出论据,并且有人问他这么说的原因时,他由于一时紧张,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B说:"我也觉得公司这样决定不对,原因有两点:首先,公司不能占用员工的私人时间,私自给员工增加上班时间;其次,员工也都已经习惯了平常的作息时间,生活各方面早已有了安排,打乱员工的作息时间很容易引发他们的不满。" 经过对比就可以看出,高层管理者B说的话更具有条理性和论证力。 训练三:使用逻辑信号和术语。 所谓的逻辑信号和术语,是指说话时能够连接语句、清晰语义的逻辑性词语,也称连接词。比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总之","一方面……另一方面……"等。在说话时,句子与句子之间如果没有逻辑性术语,说话者就很可能不能很好地表明语义,容易造成沟通困难。 比如,下面这两句话就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别: 旅行时,交通工具很重要,天气决定心情,交通工具和天气都是旅行时必备的条件。 这句话听起来很繁琐,甚至让人不知所云,不知道这几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但是下面这一句就完全不同: 提到旅行,虽然我们认为交通工具很重要,但是天气也是决定旅行心情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交通工具和天气都是旅行的重要条件。 显然,我们只是用了"虽然"、"但是"、"综上所述"等逻辑术语来连接,但这句话瞬间就清晰明了起来,听者自然也就能够很快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