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大医孙思邈说:"天地有斯瘴疠,还以天地所生之物以防备之"。天地所生之物,中药材是矣,用之得当,可保健康而防病。 口服中药;焚烧具避疫作用的药草;将中药打成粉末装进香囊佩戴。就像一个个珍品集会,均是古人丰富多样的防疫方式。 香囊,因年年现身于端午节,是一种不可忽略广为人知的外用避疫物。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有草焉,名曰熏草,麻叶而方茎,赤华而黑实,臭如蘼芜,佩之可治疠"。这应该是把草药带在身上防病的最早记载。臭如蘼芜,表示这是一个气味雄厚具辛香味儿的药材。 故而香囊,是指将芳香中药材置于囊中而名。其浓郁的药香,能在口鼻及身体周围形成高浓度的杀菌小环境,以便驱虫、避瘟、散疫、防病。 就此次疫情而言,第一批抵达武汉的中医专家,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湿瘟"的范畴,病因属性以"湿"为主。表现为湿困脾闭肺,气机升降失调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认为"各个时期的证候如下: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内闭外脱),恢复期为肺脾气虚"。 由上看来,若此次佩戴香囊防病,既有香味儿,又醒脾宣肺,及能温燥寒湿的药材组合,显然是首选。 清代医家刘松峰所著《松峰说疫》之避瘟疫方:老君神明散。所选正是这一类药物。 老君神明散组成: 苍术(3克) 桔梗(7.5克) 细辛 附子(炮,去黑皮,各30克) 乌头(120克,去皮、尖) 占C位的苍术,不仅气味雄又厚,香味儿强烈,还有一个非常硬核的光环:健胃安脾,诸湿肿非此不能除。是有名的运脾及燥湿药,非常符合疫情所需。 其实在古代,苍术就是出镜非常多的避疫药。比如在《松峰说疫》,65首避瘟方中,共用药116味,苍术使用频率排第一。 明代李时珍也说:"今病疫及岁旦,人家往往烧苍术以辟邪气。" 尤其阴霾的地方,久未居人之屋,古代人多会选择用苍术熏烧后才入住。在江浙一带,更有端午节用苍术熏屋避秽的习俗。 第二味药桔梗,宣肺和苦燥之功均备。入汤药能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祛痰排脓。入香囊,取其辛散升发,苦泄甘补,可令邪解而气和,诸证自退。 细辛,辛散温通,气盛而味烈,能无微不入、无处不到疏散上下之风邪。既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又能温肺化饮。也是一味既辛香,又祛寒湿温肺的佳药。 苍术和桔梗细辛,苍术健脾除湿,桔梗宣肺化痰,细辛温肺化饮,共阻寒湿困脾闭肺。 附子,辛温大热而善走,是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外达皮毛而除表寒,里达下元而温痼冷,凡三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是除寒湿的名药。 乌头和附子是一家人,乌头是主根,附子是侧根,故名附。乌头大辛大热,既可祛经络之寒,又可散脏腑之寒。与大辛大热之附子合用,互相成就,可加强温阳逐寒之力。 同时,附子与细辛相配,可表里兼顾,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功效。 《松峰说疫》说:五味药一起捣烂成细末,带于身边,可免瘟疫。而带于身边的办法,就是装于袋中为香囊,挂在脖子上或系臂上等!每7-10天一换。 因一个稍大点的香囊一般装约30克药材,小点的才能装5-7克药材,那么,这一共约200克的方子,得装多个香囊,一个人根本用不完,古人为啥用这么大量呢?欢迎一起来聊聊哦! 特别提醒:乌头和附子均有毒,不可内服!若介意,可将二药换成羌活和生姜,羌活解表力佳,长于祛风寒,退热的效果好。生姜暖胃驱寒又温肺,益脾益肺。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一样,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