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孙 属脾经穴,通于冲脉,络穴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拇指展肌中;有跗内侧动脉分支及足背静脉网;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 功用:健脾利湿 理气和胃 主治:胃痛、呕吐、饮食不化、腹痛、痢疾、多饮、水肿、心烦失眠、狂证、足痛、足肿、奔豚气等。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2. 内关 属心包经穴,通于阴维脉,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在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部为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功用:宽胸安神 和胃止呕 主治:心悸、胸痛、失眠、呕吐、呃逆、眩晕、中风、肘臂挛痛、热病等。 操作:直刺0.5 ~1寸;可灸。 3. 足临泣 属胆经穴,通于带脉,输穴 定位: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4跖背侧动、静脉;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 功用:疏肝利胆 调经止痛 主治:目赤肿痛、胁肋疼痛、偏头痛、月经不调、足跗肿痛、乳痈等。 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4.外关 属三焦经穴,通于阳维脉,络穴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 功用:清热散风 通络止痛 主治:热病、痄腮、目赤肿痛、头痛、颊痛、手指疼痛、肘臂屈伸不利、肩痛、上肢痿痹、耳鸣、耳聋等。 操作:直刺0.5 ~1寸;可灸。 5.列缺 属肺经穴,通于任脉,络穴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解剖:在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桡侧腕长伸肌腱内侧;有头静脉,桡动、静脉分支;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 功用:宣肺解表 通利头项 主治:咳嗽、感冒、气喘、咽喉痛、头痛、齿痛、项强、尿血、小便热、上肢不遂、面瘫、荨麻疹、落枕、无脉症等。 操作:向上或向下斜刺0.1 ~ 0.2寸;可灸。 6.照海 属肾经穴,通于阴跷脉 定位: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解剖:在足大趾外展肌的止点处;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部为胫神经本干。 功用:补肾安神 利咽止痛 主治:小便频数、癃闭、痫证、失眠、咽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带下、脚气红肿等。 操作:直刺0.5 ~ 0.8寸;可灸。 7.后溪 属小肠经穴,通于督脉,输穴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解剖: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有指背动、静脉,手背静脉网;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功用:疏风止痛 通利腰项 主治:头项强痛、热病、腰背痛、耳聋、手指及肘臂挛痛、癫狂痫、目赤目翳、疟疾等。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8.申脉 属膀胱经穴,通于阳跷脉 定位: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解剖:在腓骨长短肌腱上缘;有外踝动脉网及小隐静脉;布有腓肠神经的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 功用:安神止痫 束睑利腰 主治:痫证、癫狂、失眠、头痛、眩晕、腰腿痛、目赤肿痛、项强等。 操作:直刺0.3 ~ 0.5寸;可灸 勤学不可虚度光阴!与同道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