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视角,碎片化阅读的有效前提,就是要预先建立起某个领域认知的上下文。一旦没有了这个领域的认知上下文,碎片化阅读,是建立不起来知识休系的。 假设一下,你读过了很多逻辑学的书,自己【对逻辑学】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知识体系。这时候去碎片化阅读,这些碎片就比较容易嵌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 假设一下,你没有读过一本逻辑学的书,然后呢,每天,都在看一些关于逻辑学的一些自媒体文章,你很难通过这些碎片去构建出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 谈碎片化阅读时,应该有一个认知的【上下文】。如果自己对某一领域有了基本的认知之后,这个基本的认知其实就构成了一个上下文,有了这个认知的上下文,那么碎片化阅读,往往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如果没有这个基本认知的上下文,想纯粹的通过碎片化阅读,去建立起知识体系,基本是行不通的。 就拿自己来说,个人对逻辑学已经建立起来了基本的认知上下文。这时通过碎片化阅读,一旦发现有趣的一些关于逻辑学的碎片,就能很快的把这个碎片导入到自己所建立的逻辑学知识体系之中。 换一个说法来说,自己大脑里得先有一个关于逻辑学的组块、心理表征、长时记忆。自己对于逻辑学的心理表征越详细,那么碎片化所阅读的知识就越容易被自己理解,然后呢把理解后的知识,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这就相当于为碎片化的知识建立了一个联系。碎片化阅读却能形成整体的效果。 如何将知识连成一个体系,其实就是不断的构建联系,看下图: 正确的方法+只是碎片化阅读,还是建立不起来知识体系。 正确的方法+整体的书籍阅读,先建立起基础的知识体系,建立起认知的上下文。然后再通过碎片化阅读,去完善这个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