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银行业代理资产托管业务研究


  按照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开展资产托管业务须具备较多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条件,并需要经过监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才可开展业务。受此影响,近几年金融行业资产托管规模虽不断提升,但银行业从事主流资产托管业务的机构数量却始终没有变化。本文拟通过对资产托管业务现状的分析,为没有资产托管资质的银行研究业务开展途径,促进各类银行机构在资产托管业务方面的覆盖面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一、资产托管行业概况
  (一)资产托管行业基本情况
  近几年,资产托管行业伴随资产管理业务的蓬勃发展,业务量不断攀升,对银行的贡献度不断增加,逐步发展成为各大银行的重要中间业务产品。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末,我国银行业资产托管规模121.92万亿元,较2015年末增长了39.03%,2010-2016年托管规模平均复合增长率达53.06%,保持着较高增长势头。按照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统计口径,资产托管业务大类包括证券投资基金托管、基金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银行理财托管、信托财产保管、私募基金托管、保险资金托管、养老金托管、QDII托管、QFII托管以及其他类资产托管共11大类。截至2016年末,5类托管产品规模超过10万亿元,依次是银行理财托管28.78万亿元、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18.11万亿元、基金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15.97万亿元、信托财产保管14.29万亿元、保险资金托管14.2万亿元。
  (二)资产托管业务对促进银行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深入推进,面对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业需要适应客户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服务要求,提供更多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综合金融服务。资产托管业务具有轻资本、稳存增资、维护客户关系等优势,有助于银行抓住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中的机遇,创新服务模式,与产业链模式契合,为多类型相关联客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收入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导致利差收窄,银行利润不断削薄。资产托管业务属于中间业务,不消耗银行资本,通过收取托管费,开展结算、汇兑等托管相关服务,可为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中间业务收入。2016年全年,我国银行业资产托管实现收入510.62亿元,同比增长13.76%。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托管收入排名第一,104.37亿元,占总收入的20.44%;银行理财托管收入位列第二,85.4亿元,占比16.72%,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托管收入入围三甲,83.92亿元,占比16.24%。
  存款方面,金融脱媒导致银行业存款不断降低,而托管业务可以将分流到银行外的存款回归到银行内部,为银行带来低成本的资金沉淀。从数据分析,我国资产托管业务存托比(托管资产占银行存款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12年的23.75%上升到2016年的78.4%。托管系数日益增长(托管资产总额占银行资产总额的比重),从2012年的16.76%,提高到2016的53.89%,存款贡献显著。
  风险方面,金融业发展迅猛,随之而来的潜在风险不断增加。按照监管要求,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业务须引入托管机制。通过银行的专业服务,保障了受托单位的资产运作,为投资者提供了监督和了解信息的渠道,制约了第三方挪用资金等风险,为银行和各类客户提供了稳定的金融环境。
  二、开展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限制
  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27家银行类托管机构(按照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口径,将具有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质的银行称为银行类托管机构),主要包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几家大型地区城商行。到2016年末,银行类托管机构仍为27家,没有其他银行申请成为托管机构。开展托管业务对银行的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很多银行都希望参与其中,但具备托管资质并非易事。根据证监会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2013年证监会令92号),申请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需要具备较多条件,包括对银行净资产的要求,对设立独立的专业的托管部门的要求,对托管从业人员的要求,对安全保管基金财产、确保基金财产完整与独立的要求,对清算、交割系统的要求,对基金部门独立固定的营业场所和监控系统的要求等。其中较难实现的要求是基金托管部门需配备独立的托管业务技术系统,包括网络系统、应用系统、安全防护系统、数据备份系统。
  托管业务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托管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能力的优化和创新,需要强有力的IT系统和IT团队支撑。为达到监管要求,建立完善的IT系统需要不菲的资金投入。从系统地建立到实际应用并完成资格申报,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这期间只有投入没有收入,对很多银行来说并非易事。即使完成了系统建立和资质申请,由于监管政策的不断变化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对资产托管技术支持地要求将不断更新。这就意味着支撑资产托管的IT系统需要持续投入人力财力,完成系统地升级改造。
  综上,笔者认为由于获得资产托管资质的硬性要求较为严格,须具备较多软件和硬件方面的条件,导致近几年没有新增银行类托管机构。
  三、发展代理托管业务的建议
  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复杂,不同国家的资产托管业务监管政策差异较大,跨境投融资活动在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方面要求较高,所需的技术支撑更为繁复,不仅要有坚实的系统支撑,更需要专业人才对不同国家的监管政策深度掌握。因此,一家银行一般很难满足客户在多个国家的资产托管需求,代理资产托管成为国际托管业务常态。英国巴克莱银行客户资产遍布全球,为满足客户托管需求,巴克莱银行与花旗、渣打等全球托管银行合作,委托这些资产托管代理行为其客户开展资产托管业务。巴克莱银行的资产托管部内设置了一个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和维护与各类资产托管代理行的合作,确保代理托管行保障跨境投资者的财富安全和投资合规。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托管业务的范畴已不局限于境内业务。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强,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人民币跨境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对国际资产托管业务的需求将不断加强。而我国银行在跨境代理托管业务方面刚刚起步,其中,中国银行在国际托管业务方面开展最好,其依托中銀香港的境外机构身份,在境外寻找合作伙伴,与境外托管银行合作,不断增加国际托管业务地区覆盖面。农业银行与多家境外托管行合作开展全球托管服务。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主要依托其在香港设立的境外机构开展亚太地区托管业务,覆盖面较窄,很难拓宽海外市场。
  为拓宽我国跨境资产托管业务,我国银行势必将逐渐接受和采纳境外代理托管的合作模式。在此基础上,境内托管业务可借鉴国际代理托管的经验,开展境内代理托管业务模式。无托管资质的银行借助具有托管资质机构的平台,围绕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避免因为没有托管资质而流失客户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协会托管业务专业委员会编制的2011年-2017年各年度《中国资产托管行业发展报告》
网站目录投稿:傲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