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思维停止转动试试这个小技巧


  L先生说
  最近写了太多烧脑的文章,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比较有趣,也比较轻松的技巧。
  在文章开始,请大家来做一个思维实验。
  假设你现在在面试一个心仪已久的职位,只差临门一脚了。这时,面试官对你说:
  请做一个5分钟的即兴演讲,不设任何主题,只要能打动我,你就能得到这个职位。
  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演讲训练、做过准备的朋友,一定会不知所措:题目是什么?我该讲些什么?你想听到什么?
  如果换成这种情况呢:
  面试官对你说:请你就我们公司最新产品的优点,做一个5分钟的即兴演讲,只要能够打动我,你就能得到这个职位。
  对比一下,这种情况,比起「不设题目」,是不是会让你感觉更安心?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希望是第二种,亦即由对方给定一个题目,哪怕这个题目不一定是自己最擅长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按理说,比起限制题目,第一种情境下,你的选择范围会广得多,完全可能有更好的表现,为什么反而会手足无措呢?
  这其实是大脑的一个特性:
  我们思考任何问题,都必须有一个作为依托的「焦点」。如果失去了焦点,我们就难以进行思考。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实验,叫做「白熊效应」。
  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 Daniel M. Wegner 把参与者分成三组,分别这样告诉他们:
  第一组:在接下来的5分钟里,请想象一只白色的熊。
  第二组:想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想白熊。
  第三组:请想象一辆红色的汽车。
  在这个过程中,Wegner 告诉他们:如果你脑子里出现了「白熊」,就碰一下面前的铃,记录次数。
  5分钟后,你猜哪一组想到「白熊」的次数最多?
  这个实验相当经典,你很容易想到:被要求「不要想白熊」的第二组,想到「白熊」的次数是最多的,甚至超过了「请想白熊」的第一组。
  为什么会这样呢?Wegner 认为,这是因为大脑需要「焦点」—— 我们没法要求大脑「不想什么」,因为从外部施加的任何影响,都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焦点」。
  日常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中,储存着大量的「节点」。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大脑,都在不断地从一个节点,跳跃到另一个节点上。这就是思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节点会有一个额外的输入,叫做 bias,偏好或权重。它决定了,这个节点「有多容易」被我们想到。
  日常生活中,任何相关的外部提示,或是内部的想法、念头,都会不断强化这个 bias。
  所以,当我们想着「不想白熊」时,实际上是在强化它的 bias。
  这就是一个「聚焦」的过程。
  这可以解释很多现象。
  举个例子,请依次思考下面两道题目:
  1)埃塞俄比亚的人口是否超过500万?回答「是」或「否」即可。
  2)埃塞俄比亚的人口有多少?请回答一个你预估的数字。
  如果你不知道第二题的确切答案,不妨看看你的估算。正常情况下,估算范围都不会偏离500万太多,大致在300 - 1000万。但实际上,埃塞俄比亚的人口超过1亿。
  而如果把题目换成这样:
  1)埃塞俄比亚的人口是否超过4000万?
  2)埃塞俄比亚的人口有多少?
  那么,第二题的预估结果,会远远超过前一种情况,亦即围绕4000万为中心,约在2000万-6000万。
  这就是经典的「锚定效应」。大脑是相当偷懒的,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时,如果没有可供参考的信息,我们会自动将「最近的信息」用作「焦点」,从它出发来进行思考。
  哪怕这个信息跟问题并不相关,只是刚好先后出现,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决策。
  了解了这些,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有时候,人为地设置一个「焦点」,虽然看似会缩小我们选择、思考的范围,但反过来,它也能够提高我们的效率。
  举个例子:我在记录「资料」笔记的时候,会要求自己,写下至少3个关键词,来描述它可能的使用方向。
  比如,我看到一个案例:开发了知名协作工具 Basecamp 的 37signals 公司,只拥有 16 名员工,但他们分散在8个城市里,隔着2个大洲,彼此间从未见过面,仅依靠自己公司的产品来沟通 —— 这时,我会问自己:这个资料有点意思,如果记下来,我可以联想到哪些「关键词」?
  最简单的想法,就是「远程协作」—— 当我想研究远程协作和远程办公时,它就可以成为一个案例。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能不能写下「企业高效运营」?当我想思考「如何减轻企业运营中的冗余活动」时,它是否也可以成为一个研究对象?
  诸如此类。
  在这个方法中,其实用了双重的「焦点」。
  设置关键词是一重「焦点」。这样做,看似把思维局限在这3个关键词上面,但实际上,当我想在笔记中搜索相关内容时,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定位到这篇笔记,远比回想+搜索内容更有效。
  另一重「焦点」是什么呢?就是「记录3个关键词」本身。
  如果不作任何记录,单纯把这条笔记记下来,也并非毫无价值 —— 但更可能的结果,就是成为囤积品,再也不见天日,过一段时间,连见过这个内容这件事都会忘掉。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做了笔记,积了几百几千个条目,却从来也用不上?很大程度上,就是只关注「记录」,不关注「思考」。
  相对的,要求自己记下3个关键词,就是一种强迫自己去思考的过程 —— 相当于对这条原料进行预处理。
  这样做,看似给自己添加负担,毫无必要,但实际上,这样才能真正让大脑动起来,而不是停留在不经脑子的「收集」上。
  当然,你完全可以设置别的焦点。比如,如果你喜欢用纸质笔记,有一个小技巧:每次记完一页笔记,不妨问自己:
  这一页纸上,有哪3处地方是最重要的?我能否将它们标记出来?
  正是这种看似冗余的行为,才能激发我们的思维不断前进,突破自己的惯性和惰性。
  另一种用法是什么呢?
  考虑一个问题:你平时是如何想出各种创意的?如果让你凭空去想,你能想出来吗?
  恐怕会有一定难度。
  那么,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帮到你:准备一些小卡片,在每一张卡片上,写上不同的词语,比如「绿色」「酸味」「圆形」「天空」……诸如此类,内容越五花八门越好。
  当你需要思考、产生创意时,把它们拿出来,放在一起,进行联想。
  简而言之,就是为你的思维创造「焦点」,让你的思维得以落地、生长,产生碰撞,获得各种各样的火花。
  当然,未必要用实体卡片,你也可以用备忘录、笔记工具来完成。譬如,你可以建立3页笔记,每页笔记中写上20个不同的词语,这样,你就拥有了3个「灵感库」。
  每当需要突破惯性思维时,不妨打开它们,让它们成为「焦点」,来帮助自己得到突破。
  甚至,你也可以利用现成的工具,比如手头的书籍 —— 每次需要产生新的点子,你就随意翻开一本书籍,随机找到几个单词(最好是实词),写下来,以它们为中心,来进行发散思考、自由联想。
  很多时候,这种方式,能非常有效地帮助破除固化的思维。
  我自己经常做的是什么呢?当我缺乏灵感时,我会随机挑出几本藏书,把它们放在面前,随意地跳读里面的内容 —— 从一页跳到另一页,一章到另一章,一本到另一本,等等。
  然后询问自己:
  这些内容之间,能否建立任何联系?
  我能通过它们想到什么?
  有些书的组合,能碰撞出非常有意思的结果。实际上,我有不少文章,其最初的灵感,都是这样来的。
  当然,这只是一个引子,在实际的构建、完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打磨。
  但它的好处是:你可以有东西可写,有方向可循,有线索可以思考,而不会一直浪费时间,做着无用功。
  最重要的,是让大脑活跃起来,让思维动起来。
  动起来之后,再想办法将它引导、调适到更好的方向上。
  更进一步,利用这些「焦点」,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让我们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当你需要做即兴演讲时,你会怎么做?
  演讲可能不常见,但我想,每个人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在社交场合,跟别人交际,需要介绍自己、打开话题;
  公司开会、团队交流,轮到自己发言;
  或者,最简单的,跟别人聊天时,突然脑子「卡壳」了,不知道说什么……
  我想,你一定经历过这种感觉:明明脑子里有一堆东西,话到嘴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气氛出现了微妙的尴尬,越着急大脑却越空白。
  如果你觉得困扰,其实很正常,因为你没有锻炼过对信息的快速提取和整理。
  具体讲起来很复杂,但是,有一个简单的技巧可以帮到你:
  事先准备好「焦点」,在应对不同场合时,快速切换「焦点」,让大脑迅速切换到设置好的模式。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事先思考:
  我可能会在什么场合下需要发言?
  我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我可能需要表达什么内容?
  针对上面三个问题,分别设想出3-4种可能的情况,这些就是「焦点」。
  下一步,根据每种情况,事先想好一些问题、内容和表达。
  然后,再在每天的间隙,经过练习,将这些表达内化,直到针对不同情况,能立刻「钩起」,回忆起它们,并将它们跟「焦点」建立联系。
  当你跟别人社交、需要发言的时候,如果不知道说什么,或是一下子突然卡壳了,不用慌,请立刻切换到这些「焦点」,用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为自己争取时间,让自己的心态平静下来。
  通过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掌控感和安心感,很多时候,能迅速让你恢复平静,让你从紧张和慌乱中脱身。
  这套方式,虽然简单,但是相当有效。
  最后,惯例总结一下。
  我曾经讲了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往往有一些要求和条件,也有不少系统化的模型,有些同学不理解,会问我:
  为什么我们要遵照这些条件?
  为什么要按照这些条条框框来思考?
  这样做,不是把自己的思维限制住了吗?
  其实,完全「自由」的思考是不存在的。给思维加上一些规则、框架、方向,看似会限制它的范围,但实际上,这样能让大脑保持有序,按照某种程序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避免混沌和空白。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给大脑一个方向,一个动力,让它「跑起来」,再不断深入思考、分析下去。
  这就是思维「缜密」「严谨」的含义:好的思维,不是没有条条框框,而是能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运转模式。
  你也完全可以在生活中,去尝试着:自己设定一些小规则、小限制,并严格要求这些限制,激发大脑的运转和行动。
  比如:
  读一本书时,能否要求自己,每5分钟记录下一个有价值的要点?
  思考问题时,能否要求自己,无论任何情况,都写下5个可能性?
  甚至,能否要求自己,用一句话描述自己一整天的工作流?
  诸如此类。
  设定范围,设定限制,设定「焦点」,再让大脑运转起来,去适应这些规则和焦点,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会发现,生活变成了一场小小的探险。: )
网站目录投稿: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