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颌龙是一种禽龙类下的鸭嘴龙超科恐龙,诞生于1.12亿年前-1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体长普遍可以达到4米,属于小型恐龙之一,主要以低矮植物为食,它的唯一一块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是一块非常破碎的齿骨化石。 鸭颌龙的体型 鸭颌龙的体型在鸭嘴龙超科恐龙中算是比较小的,只有4米的体长仅仅只相当于现代的一只狮子,并且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413位,和爱氏角龙、科罗拉多斯龙以及寡头龙等都有着非常类似的大小。 鸭颌龙的化石发现 鸭颌龙的全名叫做魏氏鸭颌龙,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境内出土的,但是化石数量非常稀少,仅仅只有一块右侧齿骨,并且完整度还不高,所以目前关于它的资料和研究并不多,最终由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专家帕斯卡·迦得弗等人为其进行了命名和描述。 鸭颌龙的生活习性 鸭颌龙属于鸭嘴龙超科,根据它的齿骨化石可以看出它是植食性恐龙之一,由于白垩纪时期的开花植物并不多,生长的范围也不太广泛,所以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是和大部分的禽龙类恐龙一样,都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苏铁等为食,并且它的喙状嘴巴也能够很好的切碎这类坚硬且带有韧性的植物。 蒙古国发现的恐龙 蒙古国属于目前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全球排名第四位,仅次于南美洲的阿根廷,到目前为止已经被正式命名的恐龙就多达71种,其中体型最大的就是非凡龙,它的体长可以达到23米,从嘴巴到尾巴尖的整个长度相当于现代的5层楼高,而发现的最小型恐龙-小驰龙则只有29厘米长,相当于鸭颌龙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