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教育周刊于11月20日发表的《十岁"优等生"申请退学争取"自由空间"》封面文章在全国引起轰动。随后三天内主人公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在微博上引发了2.4万余次的转发和评论,网友围绕教育理念进行热议。 随后,全国几十家媒体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华社、中央教育电视台等重量级媒体也进行跟踪报道,新华社发表《小学生发文叩问中国教育》后又引起大量报刊转载和讨论形成第二波高潮。文章指出: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和全面发展比成绩单重要,陈旧的教育方式和传统观念应早日革新。 与此同时,人民网、新华网还发表评论。评论文章认为《退学申请书》不仅展现了孩子对人生理想的思考,也表达了对现行中学教育管理制度的不满。为何《申请退学书》触动中国式教育的神经? 确实,素质教育已提倡多年,人人皆知教改重要,然而为何依然步履维艰?为何教育体系不能更加开放、多元?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和国家的未来,教育改革是否可先行一步? 反响 家长述说孩子"苦难的童年" "看到孩子成天为作业和排名焦虑不安时,我的心好痛。"安女士说当她看到《十岁优等生申请退学争取自由空间》时,非常同情孩子。这些天来,记者不断接到因看了本报报道述说孩子"苦难的童年"的家长电话。 安女士的儿子在广州越秀区一所重点小学上四年级,她说,从小学三年级,孩子就压力山大。"每月的测验、期中考[微博]、期末考、班排名、级排名、黑压压的资料和各种试卷,让孩子进入‘苦难的童年’。" 此时,她家的日子变得"鸡飞狗跳"。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就开始陪孩子写作业。默写听写、单词背诵、陪说陪练、改正错题……"很多东西我觉得自己也要从头学起,把一家人都折腾得身心疲惫。" 最让孩子难受的是排名,总分差十来分,排名就会落后一大截。 "幸福"这个词最近很流行。有朋友问儿子:"幸福是什么?"儿子说:"我知道,就是有人能帮我写作业,考试不排名。" 杨先生说起儿子也是痛心疾首。小杨小时候跟邵一一样很聪明,参加小学生作文比赛还拿过奖,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到了五年级就开始逃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作业太多,交不上来,被老师批评,成绩一落千丈,干脆迷上了打游戏。"当我们发现时已经晚了。" 杨先生夫妇都是企业部门负责人,没有时间陪孩子做作业。他说,以前以为孩子天资聪明又花赞助费送到重点学校就放心了。去年孩子小学毕业了,他花了"重金"把儿子送到一家重点中学住校。希望住校能把孩子网瘾戒掉,但孩子还是经常从学校偷跑去网吧。 张女士的女儿已上初三,谈及女儿她仍不断叹气。"你知道她几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吗?初一还有理想,初二陷入迷茫,初三就不想读书了,就是因为排名让她抬不起头。"女儿初一时是班上的前3名,后来跌出前5,再后来跌出前10。她自己的自信,也一点点被打击。 张女士说,从初二开始,女儿每晚11点才做完作业。可这还不算迟的。据孩子讲,班上那些想进前三所重点高中的孩子,没有在12点前睡觉的。"孩子说,读得这么苦也没有希望进重点,读书还有什么意思。" 很多家长对记者说,在学校孩子已经没有太多的自由和乐趣。一切,都在往功利的路上走。仅有的操场活动、体育课,也在为达标而锻炼。 反思 孩子没有幸福童年是谁之过? "学校作业和培优班老师布置的作业加在一起,晚上经常要‘加班’才能搞定,苦不堪言。"五年级学生晓军说。一名被培优课占据了整个暑假的小学生说:"来自爸妈的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来,希望寒假里没有‘培优’。" 学校教育造成孩子没有了幸福的童年到底是谁之过?很多家长都把矛头指向老师和学校。孩子又认为他们不幸福的童年还有来自爸妈的压力。多重重压下的孩子恨不得退学,他们认为冯邵一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中国教育经济协会常务理事、广东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民教授说,今天死板、僵化的教育完全忽视学校教育的主体——孩子们的需求,大量的作业和不断的排名钳制孩子们的个体思想,扼杀孩子们在学业之外的梦想。教育如此违背孩子们的意愿和个性,连冯邵一这样全面发展的"优等生"都会生厌,萌生退学之意,更莫说其他孩子。"传统的教育制度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不然我们的下一代会毁了。" "‘申请退学’这种‘激将法’直接拷问基础教育的三大问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员钟守权说,一是如何遵循教育规律,促进每个学生愉快学习、快乐成长;二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怎样才更有利于人的全面、主动、个性化的发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三是如何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每个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成长得到全面、公正、客观、积极的认可和促进。 在他看来,厌学情况最为严重的是初中,"初中阶段的教育问题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短板、软肋。" 钟守权认为,初中教育不如高中高考[微博]有影响力,不如小学取消统考升学后的教育改革有活力,但中考依旧,处于改革无活力、应试无影响力的尴尬、被动境地。因此,初中教育如何实现轻负高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应引起高度重视。"我省一些地方专门提出‘振兴初中行动计划’,是很有教育情怀和眼光的举措。" 很多专家认为,标准化的考试与素质教育严重相悖,"答题卡"式的标准化考试,对孩子的思想、个性发展、创造性培养等是一种钳制。 建议 重视教育的人性化和个性化 媒体、网络对《退学申请书》热议,也引起了河南著名诗人胡兰兰的关注。上周,她也开始了对应试教育的宣战,"诗人蓝蓝"在其微博贴出《致教育部的一封公开信》,直指应试教育。她认为,"学生因作业和考分产生的巨大压力,其根源就在‘应试教育’体制。" 她说,"2002年,我一位朋友唯一的儿子——正在读初二的14岁男孩毕某某,因为假期作业没写完,害怕被老师批评或叫家长到学校,不敢去上学,在家中洗手间里上吊自杀身亡。" "可怕的作业毁灭了一个少年的生命。"这名少年,胡兰兰曾多么熟悉,"他乒乓球打得特别好。"可有一天,"好朋友却跟我说,他被作业逼死了。" 从那天起,她开始关注教育。然而,10年的关注,却令她心痛。"因为作业写不完、害怕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惩罚去跳楼自杀,仅去年的新闻报道中就多达二三十起。""现在,只见应试,不见教育!"她建议取消高考制度。 然而在广东民办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铁民教授看来,高考制度作为一种比较公平的制度,现阶段存在有它的必要,应试教育的改革不能急转弯。 他坦承,目前最辛苦的族群就是中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压力大,而是动力差,他们是被学校和家长用鞭子赶着去读书而痛苦万分。 "要让孩子学习有动力,政府必让教育成为人的教育,充分重视个性化。"张教授指出。 他说,"个性化教育"并非教育领域的全新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个性化教育是为了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他告诉记者,国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研究表明,教师视野的最佳覆盖范围为25—28个学生。小班化教育最适宜的班级规模为25人左右。如果班级学生额太多,教师就会顾此失彼,难以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什么老师都喜欢采用题海战术,就是因为学生人数太多,老师只有用作业来操练、控制学生"。 "升学率、考分与政绩、工资及职称挂钩。老师身上的升学压力成绩焦虑,迫使他们再将压力转嫁学生。" 他认为,现在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大多数是锦上添花,珠三角中小学硬件设施已"武装到了牙齿",但教师配备、小班化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老师上完课就布置作业,甚至都没有精力改作业,让家长改、同学之间改。"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感受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都不是靠写作业和排名培养起来的。" 探索 小班化教学因材施教 "学习都会有压力的,美国学生升学也存在压力。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乐趣,产生动力战胜压力。"广州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沙说。 华美英语实验学校是一所英语特色民办学校,到目前为止,学校逾1000名毕业学生升入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百所大学留学[微博]深造,并有近百人获国外大学奖学金。刘校长告诉记者,该校学生刚进学校时大多属于中等水平,即使是华美高一精英班的学生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尖子生。精英班同时开设国内高考课程和美国、加拿大重点高中英语课程,实现国内外名牌大学双升学。"精英班的压力最大,但几年下来成绩却是最好的班。" 据介绍,精英班完全按照美加中学小班教学模式,每个班25人左右,该班级改变传统的"秧田式"为"茶馆式",课桌椅设计可根据学科和活动的需要随意组合;同学们上课可以玩英语游戏,也可以组合成小组进行课题讨论。外教上课形式活泼,课堂气氛活跃,鼓励不同意见学生争辩问题。刘校长认为,"小班化,最重要的是老师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理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辅导。" 据了解,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小班化教育已成为世界上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省不少民办学校对小班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公办学校由于财政体制诸多原因,只有少量的试点。 沙面小学,是广州公立学校中最早进行"小班教学实验"的学校。该校每个班不到30名学生,没有单独设立班主任,却配备两名"包班"的老师。所谓"包班",即老师必须全天都和学生们在一起,所以"包班"老师的办公室即学生教室。上课期间,两名老师也几乎在同时上课,孩子们自觉分小组找老师。这样,"小班"显得更"小":一个老师应对十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老师充分的"关照"。虽然老师们没有独立办公室,但学校专门配置一间休息室。在这种环境中,孩子们觉得非常愉快。 "学生如矿山,浑身都是宝,不要一味挖掘金矿银矿,而忽略了他们身上的水源和空气;每座山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要懂得欣赏和培育。"广州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说。 他认为,基础教育不能把学生固化在纯粹应付考试,学校教育要满足孩子的个性需求,教育部门要为孩子提供多元发展的良好机制,而小班化则是一种趋势。"事实上,小班化教学不是说简单的人数的减少,而是探索在班级人数减少后,如何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加强,加强教育的有效性。" 周刊速评 中国式教育与"男孩危机" 刘茜 冯邵一的《退学申请书》引起了不断的热议,也终于触动了死水微澜的中国式教育的神经。有人在《光明网》上发表文章说,2012年,应该记住冯邵一这个小小少年。 不错,《退学申请书》表达了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受压抑少年愤怒的呐喊。幸好冯邵一是标准的"优等生",要不然他的声音不会引起人们重视。不过好学生冯邵一的意见却让我想到另一个问题:中国式教育体制下的男孩们,他们的困惑与迷茫。中国式教育是不是导致了"男孩危机"? 不久前,北大教授吴必虎在微博上发表观点,呼吁社会重视"男孩危机"并建议"错龄入学",引发社会热议。 吴必虎说,现在大中小学都出现了男生学习不如女生的情况。虽然有人解释说男生上了高中就可以赶上来,但情况并不是这样。很多大学里女生数量都多于男生,高考的女状元也越来越多,并且不仅局限于文科,很多理科状元也都是女生。 他把原因归结为男女同龄入学,男生心智成熟晚的原因。于是热议便围绕着男生该不该晚入学来讨论。 从世界范围来看,历来男女都是同龄入学,在我们读书时,小学女孩成绩比男孩好,但是上初中后,大多是男孩成绩遥遥领先。工作多年后,有一定成就的90%都是男同学。 然而今天为什么就乾坤颠倒呢?吴教授说,招收博士生符合条件的大都是女生,好不容易有几个男生,一看都唯唯诺诺,很女性化。他很忧虑:以后国家到哪里去找栋梁之材啊!但他把这种原因归结为,男女同龄入学,男孩长期被女孩欺负压迫。 其实,男孩受到的压迫不是女孩而是中国式的教育制度。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就是要求孩子要听话,现在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巨无霸"班是常态,在这样的班级中,女孩可能会更听话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并获得奖励,而男孩可能显得更淘气和具有个性,而被"修理"。在我们读书年代,班级不那么拥挤,老师还有耐心帮助调皮的男生后进变先进。但今天老师面对着黑压压的班级,早就心烦了。有个做中学老师的朋友曾对我说,到了夏天,六十多个人的班,学生的臭汗味,熏得直想吐,对不听话的男生恨不得马上赶出教室。 因此在中国式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管理只能靠做大量的作业和考试排名,不然无法控制。女性的韧性和顺从就有了优势,不少女生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能够主动适应,取得好成绩。她们的这种优势一般能够保持到大学。 另外,现行考试制度也对男孩子十分不利,过去考试着重于知识面、创造力、实践能力,适合男孩的特点,也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不少男孩脱颖而出。但如今的考试大多注重知识点,答案强调标准化,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尤其是反复做作业操练和各种排名,极大地考验小男孩的耐力和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于是,优秀的男孩冯邵一在网上发表《退学申请书》表示反抗,而更多普通的男孩反抗的方式就是逃学、打机、混日子…… 环顾周围朋友们的孩子,有女儿的成绩还不错,而大多数男孩的家庭说起孩子来就叹气。我这些朋友夫妻几乎都是高学历人群,有两个父亲甚至有博士学位,孩子的学校也是名校。但这些朋友共同的特点就是夫妻事业心强,不能陪孩子做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儿子就容易成落后生。有男孩成绩还可以,往往是个性很像女孩那种。而我儿子学习成绩还行,就是因为我注意到了大班制对男孩的极度不利,几乎放弃了事业的追求,花很多的时间进行"人盯人"战术。现在我注意到有不少男孩的家庭,妻子为了让男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干脆回家去当全职太太。 也许缘于天性,"勇于实践"的男孩子需要"头破血流"才能得到教训。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通过实践得来的教训,可能对他一生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往往等不及男孩觉醒,成绩的排名早早地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他们列入"升学无望"行列,然后用一些强硬的手段把这些"落后生"送入前途渺茫的境地。 今天,在北大吴教授发出了"男孩危机"警告的同时,应试教育造成部分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实践能力较差的现实越来越引起重视。我们看到,即使一直是各名牌大学争相录取的"高考状元"也不能幸免,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六成高考状元被哈佛拒收。今天教育的危机已不单是"男孩危机"了,而是全面的危机,需要全社会深刻的反思,更需要政府重新做出顶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