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降的"筠带"与 异彩纷呈的銙板 自唐代开始,束系装饰有金、银、玉、犀角等质地带筠的革带,成为官服的固定组成部分。这种革带也称"銙带",其的形制一般由带鞓、带畲銙、带头及带尾组成。鞓就是皮带,带尾是钉在革呈头用以保护革带的一种装置,后来发展成一种装饰。带銙是从蹀躞带上的牌饰演变而来,其造型有方形、圆形、椭圆形、鸡心形、半圆形等,也有以半圆雕手法制成的动物、禽鸟形象。 有筠革带的"源头"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蹀躞带。在南北朝时期,革带(多为蹀躞带)已成为官服的一部分,在北方则更为盛行。隋代服饰深受北朝影响,舆服"采用东齐之法",从皇帝至百官均使用革带。但当时还没有详细的带制,十三环金带最为高贵,被视为"天子服"。史载,杨坚代周前,并州总管李穆曾秘密献上十三环金带,表示支持他称帝;杨坚登位后,赐大将杨素"万钉宝带"。隋以后,腰带上多不系鞣,带銙成为纯粹的装饰物。 唐代舆服继承隋制,并对带制加以严格规定,施有精美纹饰的带銙不仅具有实用和装饰功能,其质地、形状、数量、纹饰还是使用者身份与地位的标志。《新唐书·车服志》记唐代唐高宗显庆元年官服腰带之制:"以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銙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銙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銙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銙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皆鍮石带銙八;黄为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铜铁带銙七。" 銙板,是嵌缀在腰带上饰物的总称。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有玉、金、银、犀牛角、铁和石等。当时的风气是,腰带上的装饰物材料越珍贵,饰纹越丰富,数量越多,越能代表权力、地位和财富。筠带还是皇帝奖掖臣子的重要物品,有记载说唐太宗李世民曾拿金子做成"笏头带",赏赐给辅臣。笏头,指的是铊尾,腰带扎好,铊尾自然下垂,表示"顺下"的意思。唐代多用玉制作带板,銙板多制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采用压地隐起的工艺,图案边缘用细而短的密集阴刻线整齐排列雕刻,然后自边缘向内缓缓凹下,使中部纹饰凸起,与边缘同高,再用较粗的阴刻线勾勒出轮廓,类似于浅浮雕。 近年来,金、银、铜等类材料制作的唐代带銙也时有发现,龙江龙博物馆便收藏了多种唐代金、银、玉、砗磲和青铜质地的銙带。其中,舞狮纹青铜鎏金跨带、佛教护法天王纹青铜鎏金带饰、西域蕃人进宝纹青铜畲每带、西域职贡人物纹银质筠带、高士人物纹银质鎏金銙带、人物联珠纹银质鎏金筠带、浮雕龙纹砗磲夸带、方形浮雕熊纹砗磲銙带、佛教迦陵频迦纹金筠带,不仅制作精美,并且十分罕见;两条砗磲带饰,质地上则为目前仅见。其中的西域"蕃人进宝"纹青铜带饰、西域职贡人物纹银质带饰,分别刻画数个蕃人或御狮,或吹笙,或奉宝瓶,一路行进,内容丰富,场景新奇,确是难得一见的珍品。这种描绘蕃人形象并辅以动物和器物纹饰的带銙,在唐代的其他造型艺术中都有出现,如从各地零散出土及传世的唐代玉銙来看,所琢刻的纹饰就有着人进宝、蕃人执凤头壶、蕃人持杯、蕃人弹琵琶、蕃人乐舞、蕃人吹奏、蕃人击鼓等形象。其实,这类西域"蕃人进宝"图案的出现,是有其特定史实背景的:当时,古代西域的于阗王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大量开采玉石,并制成精巧的玉器,向唐朝廷进贡。有记载说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于阗国派遣使者到长安献玉带。《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记载,唐德宗在位时(780-805年),"初,德宗即位,遣内给事朱如玉之安西,求玉于于阗,得圭一,珂佩五,枕一,带銙三百,簪四十,奁三十,钏十,杵三,瑟瑟百斤,并它宝等"。据此推测,其中"带銙三百"的各种纹饰,或许就是西域"原创"。因此,大唐带筠上的胡人形象,必然是受到于阗国的影响。 龙江龙博物馆还收藏了一副佛教迦陵频迦纹金质质夸带,宝夸板十一件,中间一块方形銙板饰佛陀坐像,另外十块方銙铊尾上均饰人首鸟身、站立引颈作歌迦陵频迦一只。此带画面精美,材质华贵,堪称是佛教艺术中一件罕见的奇妙之作。 北宋(960-1127年)建国之初,舆服仿照唐制,但制度并不明确,"国初,士庶所服革带未有定制,大抵贵者以金,贱者以银,富者尚侈,贫者尚俭"(宋·王术永撰《燕翼诒谋录》)。宋太祖时期,最重玉带,太祖于建隆元年(960年)正月登极时,曾赐犀带和玉带给宰臣、枢密使和诸军校。宋太宗时期,官员服带制度日益完善。宋太宗对带制进行了改革,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设立了文思院,统一制造内府使用及赏赐用的舆服器物。他还创立了宋代特有的官员金带等级制度,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金代玉"和优宠文臣。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其带制前期多承袭辽制,中后期多模仿宋制,而且一直保留了许多自己的民族特色。《金史·舆服下》记载,金人的束带称为"吐鹘",这种腰带銙板的纹饰多春水秋山之饰。"吐鹘,玉为上,金次之,犀象骨角又次之。金夸靼,小者问置于前,大者施于后,左右有变双铊尾,纳方束中,其刻琢多如春水秋山之饰。左佩牌,右佩刀。"鹘,即鹘鹰,是生存东北亚的一种鹰科鸟类,又名海东青。海东青猎天鹅和"熊鹿山林",在当时分别是女真贵族"春水"、"秋山"活动的主要内容。多年来,以玉、金、铜、石为纹饰的"吐鹘带"时有发现。 金代的带銙纹饰丰富多彩,除常见"春水""秋山"纹外,还有龙凤、动物、花草、禽鸟、婴戏、佛道人物和罗文、方胜、银铤、曲水、柿蒂几何形图案等。所作山林熊鹿、人物花鸟纹饰,大多风格写实,自然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金代带銙的材质,多为青铜,工艺多用浮雕、镂雕和鎏金。带板的形制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变化,除原有的方形、长方形、半月形外,还出现了桃形带銙。 不袭旧制的清人带饰 清朝(1636-1911年)是由女真后裔满洲族建立的全国性政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相对此前历朝,有清一代,冠服制度的变化最大。清王朝初期,统治者把是否接受满族服饰看成是否接受其统治的标志,曾以暴力手段在全国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饰。从服饰演变的角度看,这是由外力强制促使而产生的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改革与变化,而从衣着特点和后世传播的持久性来分析,它也是一种成功有效的手段,是朝代更替的产物。 满族传统服饰,本来并没有等级之分,几乎是上下同服。清太祖努尔哈赤取得政权后,虽然着手建立服饰制度,但尚属粗简。清太宗皇太极时期,则较全面地制定了亲王、郡王及官员们的服饰冠带制度。到清世祖福临入关后的顺治年间,清朝的官服制度已基本完备。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次制定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服饰制度,并对皇帝礼服的颜色、纹样作了具体规定。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提出清高宗诏谕"祖宗成宪具在,所宜永守勿愆也",最终决定本着"不轻变祖训"原则,在保持满族服饰特点的同时,吸收汉族帝王服饰的色彩和章法纹饰,再对服饰制度作一些增加补充,形成最终的典章制度。 清代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变革最大,冠服制度严密繁缛。其中宫廷服饰最为庞杂,而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皇帝的服饰:清代皇帝的服饰具体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和雨服,而与这些服装相配的腰带,当然也是名目繁多、饰品各异。根据《大清会典》及《清史稿·舆服志》的记载,清代君臣穿朝服时所用的朝带,其版饰有严格规定,其等级区分主要视革带与丝绦的颜色以及圆版饰物的不同材质。当时各种朝带的饰物分别有宝石、玉、东珠、珊瑚、绿松石、猫睛石(一种名贵的宝石)、羊角、乌角,形制多为圆形版和方形版,并多以镶嵌的方法装饰在金银框托内。 清代由于服制的变化,革带系在补褂之内,其身份的标志作用减弱,官方玉带使用制度被废除,传统意义上的玉带銙基本无存。因此,当时所谓的玉带,不再具有很完整的銙板形式,而主要以带钩、带扣为主。然而在清代,玉带扣、玉带钩的制作和流传却一直没有间断,作为一种装饰品和赏玩器,仍盛行于民间。 清代后期,由于带饰的逐渐平民化、市场化,其社会审美要求日益提高,加上许多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不断出现,带饰制品一度呈现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局面。如在材质上增加了象牙、景泰蓝、珐琅、漆、铁、木、煤精、水晶、陶瓷、螺钿、巴林石等;制作工艺包括鎏金、镂空、浮雕、线刻、捶揲、錾刻、镶嵌、填彩、髹漆、景泰蓝、珐琅、绘画等。纹饰上增加了许多人物故事和吉祥图案,人物有福禄寿三星、佛教故事、道教故事、儒家礼仪、军事战争、农耕渔猎,还有山水花鸟、瑞兽图腾等。腰带装饰的这种改变,实际是封建王朝末期,近三千年繁缛、古板、严厉的冠服制度即将消亡的前兆,并预示着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那种简单、实用、美观的腰带终将出现。 (本文配图均为龙江龙博物馆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