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常德市高校为调查对象,运用分析归纳法、调查法等方法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其目的是为大学生创业增添信心、减少阻力,更好地发挥互联网创新优势,为大学生创业研究提出有效地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 基金项目:本文受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常德市高校的调查》资助。基金项目:本文受到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产业经济学"资助。 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大众化",每年积累的大学生未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社会创业能力低,加上传统的就业型教育观念,消融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互联网+"理念的出现,冲击传统行业及其创业形式,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和崭新的创业方式,使创业不再局限于实体经营,给大学生一个发挥自身优势和技能以及创造力的机会,更是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一个契机。政府通过提供创业服务以及各项优惠政策,帮助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提升创业能力。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本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一、"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及其创业意愿分析——以常德市高校为例 1、具备的互联网知识比较简单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和应用水平,使之成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所具备的互联网知识与技能仅仅是在线聊天、购物或是查找信息、资料等,对于熟练使用互联网进行金融交易,维护互联网的正常运行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在校大学生却寥寥无几。 2、缺乏必要的经验 大学生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与工作经验。即便是专攻经营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大多数也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很少有人能在创业实践中灵活运用其所学的理论知识。 3、创业意识模糊 在现今"创业热"的社会潮流下,许多在校大学生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他们并没有详尽的规划与考虑创业领域以及创业形式,仅仅是以"从众""随大流"的心理盲目跟随"创业热潮"而走上创业之路。 通过对常德市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总体来看,65.1%的学生有创业意愿,34.9%的学生完全没有创业意愿,有创业意愿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完全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比例;从学历角度看,高职类院校学生的创业意愿比例(64.7%)要略高于本科类院校(58.5%);从所学专业来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意愿(69.1%)大于非经管类专业的创业意愿为(59.6%);从是否有学生干部经历看,当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创业意愿(67.2%)要高于没有当过学生干部的学生的创业意愿(55.6%)。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意愿很强烈,在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的大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很强烈。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大学生不能合理的运用"互联网+"模式下提供的资源,不能很好的与创业进行融合。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成熟,大学生创业环境会逐步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新工具新模式。 二、"互联网+"背景下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 1、个人因素 一方面,部分学生创业是因为自己想当老板,从而自我实现、提高以及自我完善;其次选择创业是因为崇尚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空间、自我支配,还有部分学生是想赚更多的钱等等。 2、互联网因素 作为网络中最忠实的用户之一,大学生非常了解相关的网络应用和网民的心理特征,这为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在如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下,人脉与资源的建立大多是通过网络开始的,大数据的应用、网络众筹的发起和创业平台的建立等都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创业机会。 3、家庭因素 父母亲的经商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为子女创业提供良好的示范,也为子女自主创业奠定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关系,提供了心理准备和间接的经验总结等。 4、学校因素 学校对大学生创业这件事也十分重视,如常德市湖南文理学院就在2017年党政2号文件上提出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内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等,这些也会增加大学生的创业意愿。 5、社会因素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自此,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大量支持"互联网+"创新创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各类政策成为"互联网+"领域创新创业的"强心剂",纷纷鼓励在校大学生抢抓"互联网+"创业先机。 三、促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建议 1、自身因素引导 经过我们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创业经验不足、对社会的认知不充分,导致大学生创业难度大。一方面,部分学生创业的原因是想自己当老板。其次选择创业是因为崇尚弹性的工作时间和空间,还有部分学生是想赚更多的钱等等。创业方式的多样性导致创业意愿不确定,所以大学生需要做好创业规划、市场调研,不断充实自己,掌握系统化的创业知识和技能。 2、学校环境引导 首先,必须确保所有高校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为学生们提供创业问题的指导和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可以给创业困难的学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给在创业艰辛路上的学生鼓励、支持和辅导,提供创业环境和氛围。 3、社会引导 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应给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相应的扶助,如一些有用可用的信息帮助;定期为高校创业教育指导教师进行培训,讲解最新优惠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谧,奉祁薇.互联网+背景下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J].科教导刊(下旬),2017(04):186-187. [2]李小玲,叶平浩,余丽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6(05):82-85. 作者简介: 贺双双(1998-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欧阳秋珍(1985- ),女,湖南常德人,经济学硕士,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