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梦令元旦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0年一月 毛主席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元旦注释
  如梦令词牌名。相传后唐时庄宗作《忆仙姿》词,其中有"如梦如梦"句,后来苏东坡将《忆仙姿》词牌改为《如梦令》。
  宁化、清流、归化福建省西部的三个县名,均在古田镇北。归化现改为明溪。宁化位于最西,距武夷山近,清流在宁化东南,归化在宁化东北。红军这次转移本来是由归化、清流再到宁化,词中这样排列地名顺序,是出于音节格律的需要。
  隘(Ai碍)狭窄。
  苔(tai台)青苔,生长在阴湿地面的一种植物。
  武夷山 山名,位于福建省西部与江西省交界处。
  如梦令元旦讲解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会议通过了毛主席亲手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的决议。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光辉文献。它全面、正确地解决了我党我军建设的方针、路线问题,彻底清算和批判了红军中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这篇著作奠定了我军政治工作的V础,成为我党、我军建设的纲领。
  在古田会议进行期间,蒋介石纠集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匪军对闽西根据地进行了"会剿"。毛主席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决定红四军实行战略转移,进军江西,扩大革命根据地,实现"争取江西"的计划。
  一九三O年元旦,古田会议刚一结束,毛主席便率领红军四个纵队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归化、清流、宁化,西越武夷山,直插江西。
  一九三O年一月五日,毛主席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篇光辉著作,批判了林彪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悲观主义论调。指出革命高潮象"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很快就要到来。
  毛主席在这次行军途中,又挥笔写下了对革命前途充满无限信心的壮丽诗篇《如梦令·元旦》。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红军队伍从古田出发,迅速地穿过了宁化、清流、归化,征途上山路崎岖狭窄,树林茂密幽深,青苔潮湿发滑。
  开头两句写出了这次行军的路线以及行军的急速、隐蔽与艰难的特点。首句一连点出三个县名,既标志着这次行军的路线,又说明了这次行军的急速情景。宁化、清流、归化,都在福建省西部。毛主席在一九二九年曾指出,i西处于边沿,山岭重迭,地势险要,便于与敌人作战。红军这次回师赣南,进军在闽西险峻的山区,正是为了甩掉国民党反动派的"三省会剿",占领有利地形,扩大和巩固根据地。"路隘、林深、苔滑",这一句由三个短句并列组成,典型地概括了行军路上的地形和环境。这。里用"隘""深""滑"三个词来形容沿途的情景,这就烘托出红军不畏艰险的战斗豪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经过古田会议,红军在思想上更进步,政治上更坚强,组织上更巩固,他们懂得这次战略转移的巨大意义,并怀着必胜的信心,因此尽管道路狭窄,林深苔滑,行走艰难,但仍威武雄壮、意气风发地大踏步前进。头两句,声调短促,节奏感强,刚劲有力,不仅表现了红军行军之急,转移速度之快,而且也写出了红军欢畅的心情,生动地反映了古田会议后红军战士崭新的精神面貌。
  老红军回忆:这次进军的任务是掩护红军主力转移,争取时间赶到江西同大队会合,实现"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所以,为了避免引起敌人的尾追纠缠,打仗At误时间,进军路线不是直擂长汀方向的大路,而是迁回上杭、龙岩、连城三县交界的山道大踏步前进。路线大体是:从古田北上,沿上杭、龙岩边境人连城东部,经清流、永安边境人清流东北,然后转到归化西北,擂向宁化西北部。朱德同志率领的红军主力于一月三日出发,行军路线与此不同。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今日进军的目标是哪儿呢?直向武夷山下挺进。
  这两句通过一问一答的句式,明确地指出了这次战略转移的行军方向。红军这次从闽西出发,西越武夷山,去江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以粉碎敌人的反革命"会剿",实现毛主席早已提出的"争取江西"的计划,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因此"今日向何方"的"今日",既是新的一年开始的"元旦",也是古田会议以后党内两条路线斗争取得胜利后的"今日""何方"是指行军的具体目标,但也喻指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在这里,毛主席以设问的形式,教育广大红军指战员,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要看清方向,认清路线,沿着古田会议所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直指武夷山下",是对上一句的回答。
  这一句很有气魄,答得矫健有力,斩钉截铁。"直指"二字,显示了红军战士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表达了古田会议后,红军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坚定信心。
  据宁化县革命斗争史料调查组调查:一月十九日,红军从宁化县安远出发,经营上、吴家,西越武夷山脉中段的著名隘口车轿隘(闽赣交界处),于当日直指西麓的广昌县境宿营地-塘坊。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跃上武夷山巅眺望,山下红旗如海,迎风招展,是一幅壮丽的图画。
  毛主席率领红军胜利到达武夷山,登山眺望,山下是一面面红旗,在苍松翠柏之间迎风招展,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迈着矫健的步伐正向前挺进。这里赞美红旗,就是赞美不畏险阻、英勇顽强的红军,赞美蓬勃发展的人民革命事业。武夷山下红旗飘扬,不仅宣告了蒋介石"三省会剿"的失败,而且预示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革命的红旗经革命暴风雨的洗礼愈加鲜艳夺目。这是对林彪之流散布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右倾悲观论调的有力批判。
  老红军回忆:红军向江西进军时,纵队(团)、支队(营)、大队(连)、中队(排)都有红旗,在山上一看,确是红旗满山飘,一路红袖章。
  一九三0年四月初通讯文章载:"去年十二月赣西吉安、吉水、峡江、安福、分宜、万安、太和、永新、莲花、宁冈等县的群众,即建立了赣西苏维埃(指赣西临时苏维埃—编者)。赣西苏维埃成立之后,各县各区各乡的苏维埃都先后纷纷建立起来,现在到处可以看到鲜红的旗帜,飘扬天空。"
  "风展红旗如画",是全词的高峰,它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高瞻远瞩的胸怀和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星星之火,必将燃遍祖国大地,革命的红旗必将插遍全中国。"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了,"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己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干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风展红旗如画"正是对这种革命前景的形象的写照。
  《如梦令元旦》是一首小令,虽只三十三个字,但却生动地描绘了红军在古田会议精神鼓舞下向武夷山挺进的壮丽情景,热情地歌颂了这次战略转移的伟大胜利,鲜明地展示了革命高潮就要到来的光辉前景,表现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高潮必将迅速到来的坚定信心。这首词以短促的声调,舒缓的语气,轻快的节奏,渲染了胜利进军的气氛。全词的语言明白如话,朴素简洁,只用几笔就生动地描绘出一幅红旗翻动、队伍胜利前进的行军图画。
网站目录投稿:海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