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筑企业事故多发,成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当年全市共发生死亡事故26起,死亡3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84万元,同比分别上升18.18%、47.83%和135.97%。为了遏制和扭转全市建筑企业事故多发的势头,推动和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哈尔滨市总工会从2008年春季开始,在全市下岗的"4050"人员(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下岗人员群体)中招收聘任了50名工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在哈尔滨市建委的支持和协助下,派往全市50个大型建筑工地,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经过一年的实践,这50个大型建筑工地死亡事故为零,均实现了安全生产。 管理超常规 针对哈尔滨市建筑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哈尔滨市总工会创新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全面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职工中的精英代表工会组织监督安全生产。哈尔滨市总工会对于招收和聘任"4050"人员采取积极的管理措施。 岗前培训。为提高招收和聘任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的综合素质,哈尔滨市总工会与市建委合作,由市建委安全部门对他们进行上岗前业务培训,重点讲解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常识,施工每一阶段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以及施工人员在工地的自身安全防护。在工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派往建筑工地前,哈尔滨市总工会和市建委联合召开全市建设开发和建筑企业大会,进行广泛宣传。 签订工作协议。哈尔滨市各区总工会和建设局为了明确责任和工作目标,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签订工作协议,在协议中规定了工作目标和要求,即对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监督的内容以及对监理单位安全生产监督的内容,并组织监督检查员与建设开发单位对接,然后派往道里、道外、南岗、香坊4个区规模在2万m2以上的50个大型建筑工地。同时哈尔滨市总工会为监督检查员购买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配备了检查日记,定期召开工作座谈会,以便及时了解监督检查员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加强安全防护。道里、道外、南岗、香坊4个区的总工会为监督检查员购置了服装、安全帽、袖标及建筑安全工作手册等,加强监督检查员的安全防护。同时4个区的总工会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听取监督检查员的阶段工作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为调动监督检查员的工作积极性,由建设开发单位每月发给监督检查员津贴600元。 工作超常规 坚持"三勤"。市总工会要求50名监督检查员认真履行监督检查的职责,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勤",即:腿勤,走到建筑工地的每个角落;眼勤,仔细观察每个重点要害部位;嘴勤,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反映。 坚持"四有",即:工作有日记,检查有记录,隐患有处理意见,整改有反馈。50名监督检查员全年共发现整改各类隐患1200余项,及时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3000余人次。哈尔滨市道里区监督检查员在欧洲新城C4号楼工地检查时发现,东方建筑公司在挖基础坑时,基础坑离相邻楼体太近,放坡不够,没有加防护桩,而当时正是雨季,坡面出现较大裂缝,随时有塌方造成群死群伤的危险。于是监督检查员立即上报有关部门,监督工地及时整改,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制定安全检查表。为保证检查工作的质量,市总工会监督检查员制定了安全检查表(见表1),对施工现场列出22条检查内容,每天按检查表进行检查。哈尔滨市香坊区监督检查员加大对拆装脚手架作业、拆装塔吊作业、楼房顶作业等重点要害部位的检查,在施工现场死看死守,以防万一。 表1 建筑安全检查表 合作促安全 哈尔滨市总工会与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合作,派驻安全检查员的工作得到各方大力支持:一是建设开发单位为监督检查员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组织监督检查员与施工单位对接,申明监督检查员代表甲方监督施工现场,筹资发放工作津贴;二是建筑施工单位为监督检查员提供办公、休息场所,要求各生产班组支持监督检查员的工作,尊重监督检查员的意见;三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协调各方,落实派驻工地。哈尔滨市总工会与市建委联合行动,在向大型建筑工地派驻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员的同时,结合"安康杯"竞赛活动,在哈尔滨市建筑行业开展了"反违章、降事故、促和谐"竞赛活动,组织全市建筑企业的工会干部、行政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近8万人,开展了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活动,发现各类隐患3517项,其中95%以上得到及时整改;纠正制止违章200余次,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发生。 经过1年的共同努力,哈尔滨市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2008年全年建筑企业仅发生17起事故,死亡17人,同比分别下降34.6%和50%,并杜绝了2人以上事故,扭转了全市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 编辑吕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