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手机支付有风险提升安全意识成必然


  我国手机支付用户中有不少用户缺少支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意识成为安全支付的必然条件。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2年6月,中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1.87亿人,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34.8%;但这群庞大的网上支付用户的安全意识令人担忧。
  手机支付安全意识薄弱屡中招
  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载体,其中网络购物和网上支付更是发展迅猛。近两年来,快捷支付凭借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势取得迅猛发展,快捷支付和卡通支付的使用率已经达到40.4%,渗透了近半用户。网购和网上支付方便了广大用户,但令人堪忧的是,当下"网购裸奔"现象明显,半数人不知安全网购,因网络安全意识薄弱屡中招。
  目前,国内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存在严重不足。CNNIC调查显示,有47.2%的用户对网上支付安全问题表示非常不关注或较不关注,有57.6%的用 户表示不知道保障网上支付安全的办法;在不提示的情况下,网上支付用户表示了解最多的安全保障方式是电脑杀毒和防火墙,仅占30.8%;此外,表示知道使 用动态密码、动态口令卡的有30.6%;知道设置强安全密码的有29.9%,知道绑定手机的有25.1%,而知道安装数字证书认证的只有19.6%。
  在此背景下,用户频频遭遇"黑色诈骗陷阱"。据《2012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有84.8%的网民遇到过网络信息安全事件,总人数高达4.56亿,分别遭遇过包括个人资料泄露、支付不安全等网络信息安全事件。在这些网民中,77.7%遭受了不同形式的损失,产生经济损失的占 7.7%,涉及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94亿元。
  多方合力才能打造安全防护网
  不论是市场、行业还是消费者,必须正视的是,目前网络诈骗份子非常"专业狡猾",解决手机支付安全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多方合力共同打造安全防护网。
  首先在监管方面,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个人信息安全有了法律的保护;但同时,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规范互联网发展,加强对互联网的治理以及对用户信息和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加快建立健全移动互联网不良与恶意程序的举报、研判和处置机制;公安机关也应该加大对网络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
  其次在企业自律方面,网络安全专家呼吁网站加强安全建设,提升防黑能力,加强病毒防范、定时检测,加强计算机使用的管理、规范和维护。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广大手机支付用户必须提高安全意识,谨防个人信息在网络上"裸奔"。用户可下载相关安全软件,及时查杀病毒,防范手机支付风险。并且,切莫贪小便宜,不随意运行、点击陌生人发来的文件、链接,尽量避免在网上提供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重要个人信息。
网站目录投稿: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