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同学去看了华哥哥主演的"我知女人心",这个片子拍的很不错,虽然是翻拍好莱坞的影片,但是华哥和巩俐的演技简直没得说,唯一让我郁闷的就是,这部戏从头带尾都贯穿着各种品牌的植入广告,我知女人心观后感。 接触广告行业已经有几年了,这两年也接触了一些影视剧的植入广告,也算半个同行。每次看影片,总是会不自觉的留心影片里的各类广告。尤其是在影院,从电影开播前的贴片广告,到影片里的各种形式的植入,包括场景植入、对白植入、道具植入和情节植入,还有影片结尾的片尾广告。广告产品总会在你聚精会神观看影片时出现在你的视线里,品牌名字也会不时的会跳进你的耳膜,真是防不胜防呀。也许这就是商业片的产品价值。很多大品牌都会选择这类影片合作,尤其是这种大牌明星做为主演的时候。 这个片子里,Lotto这个首席赞助商几乎以整个剧情为主线来贯穿大部分戏,听说还为了这部戏,还有以不同产品出现的苹果系列(包括苹果电脑、苹果笔记本、IP4手机和Ipod Touch),华哥的Acura座驾也出现过N次,巩俐佩戴的金至尊珠宝以及场景和对白的体现,还有洋河蓝色经典,观后感《我知女人心观后感》。还有很多品牌及LOGO的特写镜头,包括长城桑干酒庄的干红、立顿、H&M、朝外SOHO等等,还真有些数不过来了。 其实我并不排斥广告植入,但是如此多广告的电影,看了就有些郁闷了,有些产品植入看着还比较合理,而有的看着却很不舒服,部分产品植入很生硬,也有的是因为特写镜头给的太多的缘故。一部影片有很多的广告赞助商也许未必是件坏事,首先能证明这部影片吸引人,企业才愿意花钱做广告赞助;其次有了大额的赞助费用,才能拍出更好的影片。据说电影市场80%都是赔钱的,但是有多少影片能像冯导的电影一样,部部都卖座,部部都会有各种企业愿意做广告赞助呢?导演、演员、剧本三个最重要的要素。 期待国产电影能更好发展,也希望有更多导演都能拍出像冯导一样的卖座影片(不过近几年冯导的影片也越来越商业化,广告也越来越多了,但依旧很卖座)。当然,导演一般只负责导戏,广告植入是由制片方负责的。我们不介意广告植入,只要别让我们观影的观众以为我们在看各个品牌的广告宣传片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