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本质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医药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均需再次思考战略和商业模式问题。云、SaaS、PaaS等技术及各种社交软件、新媒体带来的注意力经济和消费行为改变,已经或正将大幅度瓦解和重构传统渠道。 互联网医疗热度退潮后,2019年上半年爆出的众药企围剿"药师帮"事件,又将医药B2B电商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2019年年初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一次强调推进行业的"互联网+",并将其作为搞活经济的重要举措。 医药行业的"互联网+"进展到哪一步了?當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传统药企还有机会吗,以及应该如何做"+互联网"? 我们研究了国内外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的大量案例,并结合近五年来协助医药企业所作的互联网转型咨询和投资实践,总结出五大核心观点,希望这些洞见能对业界有所启发、拓展思维,得以在行业大变局的新环境下运筹帷幄、抢占先机。助力三医联动 当体系建成后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上的三医联动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假如该平台将由一家或几家企业搭建或运营,则其中蕴含的商机和企业价值会大到何种程度?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及随后两年密集发布的政策使得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概念成型,政府已将大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基于医疗、医药和医保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发展模式。 互联网+医疗的目标(发展模式)有三个:用互联网医院,消除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实现线上线下医疗一体化发展;建设区域健康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医疗卫生信息资源。 互联网+药品保障的目标是通过互联网+医药的模式,带来更透明、更高效、更专业的医药销售通路和市场;互联网+医保保障的目标是将医保接入线上,互联网助力医保控费监测支出、医保便捷移动支付。 可以想象一下,当体系建成后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上的三医联动将会成为什么样子?假如该平台将由一家或几家企业搭建或运营,则其中蕴含的商机和企业价值会大到何种程度?市场格局确定 首先,渗透率指标反映出互联网医疗从萌芽勃发进入到缓坡爬行的第二阶段:2018年在线问诊咨询约3.1亿次,渗透率约4%(我国医院问诊总人次约80亿次),已覆盖大部分患者看病流程;近20%的三级以上医院参与过互联网医疗合作;48%医生使用过互联网医疗类APP;男科、皮肤科及内科在互联网上最受关注。 其次,头部企业产生,市场竞争格局确定,发展的时间窗口基本关闭,新进入的创业者已难有成功机会。事实上,由于资本的强力推动,互联网医院的赛道仅用三年时间就分出了胜负,到2016年末格局即基本确立。 最后,互联网医疗业务成长的三个趋势:普及化、专业化和供应链整合。将来,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都能建设互联网医院(科室),拓展覆盖面,服务更多的患者,偏远地区或者落后地区的患者也能分享优质的医疗资源;互联网医院由原来个体医生合作为主,逐渐转变为医院整体与互联网医院合作;专业化指互联网医院将专注于慢性病复诊领域,进行业务精深化发展,丰富慢病复诊的服务类型;同时,互联网医院将逐步打通线上与线下壁垒,并向供应链端进行业务延伸,供应链整合型医疗服务将成为发展趋势。助推医药电商发展 首先是互联网医药的成熟度比互联网医疗高,2018年,医药B2C电商规模约300亿,市场渗透率接近10%;医药B2B电商规模估测应不低于500亿,并且仍在高速增长。 第二,医药电商的五种业态中O2O和B2B增速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平台模式B2C、自营模式B2C和线下KA)。相较于传统医药分销,医药B2B电商减少了药品流通环节,提升药品流通效率。与其他B2C模式相比,O2O更符合消费者实际的求医问药场景。 第三,电商趋势:线上线下边界消失,多业态混合经营融合发展。比如,药品生产企业布局DTP药房、互联网医院布局处方药渠道、医药电商的B2B、B2C、O2O的多种业态混合经营打造业务闭环。仍处于区域试点阶段 第一,互联网+医保,相较于前面的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医药,处于更早期的孕育阶段,前两年有一波创业潮,但没能形成风口。 第二,银川互联网医院首次实现了线上问诊的医保支付与报销,而其他试点地区则局限于医保的个人账户支付。 第三,互联网+医保的展望:一方面将有更多互联网医院将纳入医保体系,广东、四川等省市的互联网医院可用医保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支付,缓解线下医疗资源紧张,一站式解决患者问题;二是平台医保的系统性打通,再之后是大数据助力医保政策优化。传统企业占据优势 第一,"互联网+"本质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医药产业链上的上中下游企业均需再次思考战略和商业模式问题。云、SaaS、PaaS等技术及各种社交软件、新媒体带来的注意力经济和消费行为改变,已经或正将大幅度瓦解和重构传统渠道。 第二,面对新机遇的战略三问,早与晚、大与小、快与慢,企业家需要完成系统思考。面对火爆的概念,企业是否选择跟进?怎么跟,从哪切入呢?把什么当成战略抓手?要不要做大平台?还是做更细分领域?如何借力企业现有资源,需要补充什么能力呢?面对不确定性风险,如何把握节奏,使企业经营风险可控? 第三,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处于"计划经济的坚硬遗产+市场经济的野蛮成长"的状态,但高速增长期已经过去,现在就是战略调整期。这是一个格局转换的大时代,有些过去的产业王者将被时代甩下,有些刚刚萌芽的新生力量将被时势举起,中国经济和产业面临全新的升级。 《浪潮之颠》的作者吴军博士说:科技产业最让人振奋的是,有新一代技术的革命的同时伴随着新一代公司的诞生,这个时间可能会很长,也可以很迅捷,无论长与短,终究会到来。而代表新技术的公司有时是新生的,有时却是以前的公司进化而来,不论是哪一种都足以振奋人心。寻找下一个这样的机会,永远是现代社会中所有活跃的人追求的主题。 * 作者系和君医药医疗事业部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