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1/3 时间处于睡眠中,睡眠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理需要。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睡眠障碍疾病发生率很高,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总人口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最为常见,占总体比例的80%。 由于我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治疗设备多局限于大型医院,公众对打鼾盲目轻视,使得大量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近日,《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2018)》(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该《指南》的发布,可帮助公众更好地阻挡这一"睡眠杀手"的侵袭。 避免肥胖、上呼吸道异常等高危因素能预防疾病发生 人们总以为,打呼噜就是睡得香,其实不然,这可能是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指南》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有诸多危险因素,规避这些风险因素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肥胖 [BMI(身体质量指数)超过标准BMI 的20% 或以上,即BMI≥28 千克/平方米] 肥胖可引起颈部、咽部皮下脂肪或气道周围脂肪堆积,导致上气道变窄,仰卧位睡眠时咽部脂肪下坠及颈部脂肪的压迫,使狭窄的上气道进一步塌陷闭塞,导致呼吸暂停低通气的发生。 年龄 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较绝经前患病者增多。 性别 女性绝经前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绝经后与男性无显著差异。 上呼吸道异常 该病症与上呼吸道疾病也有关,包括鼻腔阻塞、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或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颈短等。 有家族史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这种病症还属于多基因遗传。它有主要遗传基因,有家族性聚集。父辈有,兄弟姊妹也可能会发生,但也不是绝对的。 此外,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长期吸烟;还有一些相关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等,都会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白天嗜睡、习惯性打鼾、呼吸中断、AHI≥5次/小时即可判断为患病 医学上把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的次数和低通气次数总和叫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7 小时睡眠中出现的呼吸暂停在30 次以上就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呢?《指南》强调: 1.出现以下任何1 项及以上症状:白天嗜睡、醒后精力未恢复、疲劳或失眠;夜间因憋气、喘息或窒息而醒;习惯性打鼾、呼吸中断;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房颤动、2 型糖尿病、情绪障碍、认知障碍。 2. 监测显示AHI≥5 次/小时,以阻塞型事件为主。 3. 无上述症状,监测显示AHI≥15 次/小时,以阻塞型事件为主。符合条件1 和2,或者只符合条件3 可以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改变睡姿能缓解症状,呼吸机是首选治疗方法 那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如何缓解和治疗呢?《指南》给出了建议: 改变睡姿 侧卧位睡眠可以改善舌后坠,从而降低咽部塌陷的可能性。部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通过侧卧位睡眠缓解症状,尤其是对于体位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 减轻体重 肥胖是睡眠呼吸暂停的主要病因之一。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种辅助治疗,节食减重可以改善呼吸暂停频率,减轻上气道塌陷,从而有效减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 另外,改善呼吸暂停频率首选的治疗方法为使用" 呼吸机",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其原理是人为施加一定程度的气道内正压,从而维持气道通畅。这种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夜间缺氧、鼾声等问题。但佩戴呼吸机时可能出现一些相应的副作用,口干、鼻出血、影响睡眠、机器噪声、鼻干及皮肤刺激等。当然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患者感觉是比较舒适的。 目前,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口腔矫治器治疗,其可供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选择。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过度流涎、口干、牙痛、牙龈发炎、头痛、颞下颌关节不适等牙科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处理。此外,还有外科治疗,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