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重耳成功跑到了楚国。楚王对重耳很好,当做贵宾招待。重耳很感恩就告诉楚国等以后我重掌大权的时候,如果楚晋两国发生了摩擦,晋国的军队都会先退让三舍那么远。后来没想到事情真的发生了,楚国人还以为是晋国不敢和楚国战斗。 一、退避三舍的典故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春秋的时候楚国等多国于宋国战斗。宋国自知势单力孤,就找晋国帮忙。想要打败这些人,晋国采用了离间计,成功的瓦解了多国联军。楚国恼羞成怒派出大军来攻打。晋王在楚国军队前来的时候,让自己的军队撤退九十里地,这是为了报答当年楚王的恩情。 楚国的子玉看到晋军撤退了很兴奋觉得晋军这是害怕自己,所以带着部队就追击上去。跟着楚国来的蔡国公子被晋国军队杀了,然后晋国军队假装不敌逃亡,楚军中计追击结果被晋军反杀。这就是退避三舍。 二、晋文公许诺退避三舍 1、晋军退避三舍要走多远 先是有流亡公子重耳的退避承诺,后来晋文公成功用承诺达到了战胜地方的目的。在古时候舍代表军人出发后到宿营的时光。古时候军人一般是三十里走一天,所以舍也代表三十里。但是古时候是战车加士兵的队伍,是可以一天行军超过三十里,但是就是会疲劳消耗很大。 2、为什么不选择退避一舍 九十里就是三舍,古时候走三舍要用三日的时光,晋文公经过对军队行军能力的计算,来定的后退的距离。还有就是古时候是战车和士兵组成的进攻小组,然后整个车运力是有限的,一般三天就需要补给物资了,不然就没法保持战斗力,所以选择的是三舍。 3、晋军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晋国的部队撤退九十里,楚军必定要追击。但是九十里不近,只能急行军才能追到,而且部队的阵型会打乱,这样整个队伍就会变成长龙,而且等大家赶到晋军所在地的时候都劳累不堪,没力气大战了。这样晋军好好放松了两天,送上门的疲劳的敌人轻松就打败,晋军不可能败。 假如楚军追击上来还能侥幸打的过晋军,晋军也可以是说,晋文公为了报恩故意让楚军的,不至于在舆论上失败。而且急行军的楚军粮草消耗很大,打持久战必败,所以晋军这个计谋很好,可以说是一石三鸟。后来这个退避三舍就成为一种成功的谋略。 三、退避三舍的主人公重耳 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晋文公就是退避三舍的主角,他全名是姬重耳。春秋有名的五霸的晋文公非同一般,不仅有才能,还有学识,在他的带领下晋国越来越强大。在他还没当上晋文公之前也是经历了许多磨难,到处逃跑求生存。后来苦尽甘来成功上位,就发挥他所学所用,把晋国变成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