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与科技的结合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潜力。信用科技是指利用技术创新,节约信用成本,提高信用效率,从而优化现有的信用市场业务模式。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技术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升级、创新并颠覆了信用市场的三个层面——信用资产、信用服务和信用IT。 信用资产层的升级体现在利用技术提升现有融资渠道和交易平台的效率,进而降低成本并扩大客户覆盖范围。例如,传统金融机构已着手利用技术来优化贷款流程、提高放贷速度。技术对信用资产层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打造新型的获客模式和交易平台,进而扩大市场规模。例如,线上借贷的兴起拓宽了可触达的客群范围,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新型融资渠道。 技术有望提升现有信用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技能、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例如,银行可以通与第三方数据提供方合作,构建风险控制模型,提高其对潜在借贷者信用风险的评估能力。技术可以创新现有信用服务模式,开发出定位清晰、定制化程度高的动态创新服务模式。例如,有别于交易所公开交易平台,"报价和交易匹配平台"即是一种创新的信用服务,实现了资产端与资金端的场外链接。 技术可以变革信用资产,它同样可以重塑信用服务。信用科技将传统的基于产品、依靠经验判断的定价方式,转变为风险定价方式。例如,线上借贷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展开实时数据分析、构建全方位用户画像,从而进行更精准地定价。 技术还可以用于完善并创新现有的信用相关系统和软件,帮助借款方、放款机构和投资者提高效率、削减成本,探索新的客户和商业模式。信用科技将传统的基于产品、依靠经验判断的定价方式,转变为风险定价方式。例如,线上借贷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展开实时数据分析、构建全方位用户画像,从而进行更精准地定价。 在中国,信用科技的影响主要受经济环境、市场监管和技术变革等宏观因素驱动,随着技术进步和服务升级,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有望持续增长。信用资产交易市场预计将从2018年的136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23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达183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量由科技驱动。信用服务总收入将从2018年的367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10340亿元人民币,收入来源包括数据服务、征信服务、外评服务、内评服务、组合监控等。信用系统相关收入有望从2018年的93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22年的490亿元人民币。随着新生金融机构的入市以及信息技术信用系统的普及,信用投资和金融决策亟需优化流程,进而推动信用IT市场的繁荣。 中国信用科技市场就业务模式而言主要有三类参与者:综合性信用资产发行机构、独立第三方信用服务商和独立第三方信用科技公司。信用科技公司取得成功有四大要素:一、科技实力、商业场景应用、品牌及资源的結合;二、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三、互联网创业公司文化;四、优秀人才及人才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