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10:恃弱和逞强》原文欣赏 这两天在旅馆里很忙,经常有侍者来问,大堂有人想见我,见不见?在印巴边境居然有人想见我,当然得见,但他们是谁?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下楼一看,都是中国人,一批又一批。有住在这里的华侨,还有中国驻外公司的职员,他们都是月踞醚卫视的观众,从电视中得知印度还没有准许我们的车辆进关,全队在拉合尔滞留,就一家家旅馆找过来了。 有一个华侨家庭,刀少又十多岁的老太太到十岁的小妹妹全家都来了,捧着花。老太太已故的丈夫原来是抗日战争时美军顾问团中的中国人,留驻印度加尔各答没有走,一家子也就在那儿了。但后来印度对中国人没有一巴基斯坦友好,他们就迁到了这个边境城市。老太太几乎背得出我每天为电视节目写的一段",秋雨录",又特另JJ崇拜时事评论家曹景行先生,而小妹妹则执意要见孟广美。这很容易,一招手,广美乐呵呵地过来了。 话题终于集中到一点:印度为什么一直在宣传"中国威胁论"?这关系到华侨的生活。说是头号威胁,但一点证据也不提供。 我说,对此我有点研究。天底下有两种人,一种恃弱,一种逞强。恃弱者成天扮作可冷相,只想博取别人的同情,他们有时也会夸张敌情,却又不敢说谁威胁了他们,因为这样反而会增加他们的危机感。逞强者恰恰相反,绝不会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威胁,只把自己打扮成无敌英豪,一次次向着更强大的对手叫阵,恨不得立即就决尸雌雄。 但是也有一种人,既要恃弱,又想逞强。方法是伪造强敌,可以兼收恃弱和逞强的双重功效。这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老花招,没想到在国际政治中也有这种情况。恃弱心理布反可理解。这是多年被奴役的心理折射,要摆脱很困难。以印度为例,十二世纪一位穆斯林君主曾对他的部下说:"你一定要切记,如果不使印度人极端贫困,他们就不会驯服。够他们吃就可以了,绝不容许剩余,更不能让他们拥有财产。"这样的统治延续了好几百年,便形成了一种顽固的草民心理、乞告’臼理、凯觑心理。即使地位改变了,也仍然觉得自己矮人一等,时时受到威胁,时咕需要乞告。 逞强心理也布反可理解。外族统治消融了,殖民统治结束了,人口世界第二,经济发展不慢,但恼火的是,这二十年来,在一般的国际视野中,中国的地位提高不少,而他们则总被看成是麻烦多多的南亚一员。因此,对印度而言,与巴基斯坦对峙不算大事,真正的大事是能否在今后几十年内赶超中国,使自己从南亚大国而升格为世界大国。结果一来二去,把自己的赶起玖寸象当作了敌人,把人家的成绩当作了威胁。 两者都可理解,但把恃弱和逞强合于一体,必然会产生扭曲。扭曲又会导致情绪激烈、行为极端,真不知会产生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