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高校党的工作虽然普遍得到加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与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尚有差距。着力抓好党的领导,提高"四个意识";着力抓好制度建设,提高刚性约束;着力抓好干部队伍,提高履职能力;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力。 【关键词】从严治党;高校;思考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于2016年10月24至27日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习近平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活展现新气象,赢得了党心民心,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一)全会完成了四个全面中的"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这是继十八大报告部署全面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之后,现在完成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同时,也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以全部完成。这是党中央根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全会议题进行的一个整体设计。由此看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好其它三个"全面"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我们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全会把党的制度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和进展。这就是,提出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一是制度能够发挥统领的作用;二是制度能够发挥统一的作用;三是制度能够发挥严格要求的作用。截至目前,十八届党中央已经出台或修订的党内法规共57部,包括党章1部、准则2部、条例10部、规则6部、规定21部、办法9部、细则8部,超过现行150多部中央党内法规制度的三分之一。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三)全会把主题聚焦于全面从严治党 第一,这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党的建设,党的建设是党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同志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邓小平提出:"要聚精会神地抓党的建设,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开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14年1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概念,并将其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关于如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讲话中,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的重要论述。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党。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全面"既体现为"治党"对象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也体现为"治党"内容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同时还体现为"治党"目标、手段、方法的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简单来说,全面从严治党要靠全党、管全党、治全党。就"治党"对象来说,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都对全面从严治党负有责任,既是主体,也是客体;既是监督者,也是被监督者;既是依靠对象,也是"管""治"对象。就"治党"内容来说,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就"治党"目标来说,既治标又治本,既抓大又抓小,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就"治党"手段来说,既继承又创新,既注重体制又注重机制。就"治党"方法来说,既惩戒又激励,既靠教育又靠制度;既有党内监督又有党外监督,既实施横向监督又实施纵向监督。全面从严治党,关键在"严"。要把"严"贯穿到管党治党的各方面,贯穿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纪律约束从严,作风要求从严,反腐倡廉从严,制度建设从严,把党的建设的各项任务落深落细落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治"就是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组(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当作分内之事、必须担当的职责;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敢于瞪眼黑脸,勇于执纪问责。只有这些关键主体的责任落实了,才能实现严格之"治"、认真之"治"、及时之"治",才能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第二,这是解决党内存在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由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宽松软,出现不少十分值得注意并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是有的理想信念动摇,不信马列信西方,不信马列信金钱,不信马列信鬼神;二是有的价值观改变,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利用职权千方百计为个人名誉、地位和小家庭过好日子营生;三是有的民主集中制观念淡薄,四是有的对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漠不关心,对各种错误思潮听之任之;五是有的在党内和社会上拉私人关系;六是有的热衷于找靠山;七是有的做多面人;八是有的侵犯党员选举权利,使选举流于形式;九是有的报喜不报忧,弄虚作假;十是有的不能严格遵守保密纪律;十一是有的毫无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观念;十二是有的纪律观念和法律观念严重缺失;十三是极少数人高级干部中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全会通过的《准则》在讲到存在的问题时说:"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还有3个是本位主义、命令主义、尾巴主义,这"十三个主义,一个风气"是党内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而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搞政治阴谋活动等则是以上"十三个主义",特别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发展和极端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严治党。第三,这是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的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党所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严峻。党所面临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也更加凸显。要有效化解党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危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完善规范、健全制度,扎紧制度的笼子。endprint (四)全会确立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全会以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的名义,确立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会之前,一直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第一,正确理解核心。一重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在整體上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二重含义是指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会,特别是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是对全党实行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三重含义为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个核心领导层,要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人民满意的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第三重含义,明确就是习近平同志。第二,科学宣传核心。一是时代背景。时势造英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当今中国的集中体现。二是继承传统。维护党的权威和党的领袖的权威,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条基本原则。三是"实至名归"。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四是现实需要。大国大党特殊国情的内在要求。新的形势下更好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迫切需要。第三,坚决维护核心。党中央权威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中央权威,首先要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带头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习近平总书记从小受革命家庭的红色熏陶,十五岁上山下乡,在陕北黄土高原度过艰苦的知青岁月,然后进入清华大学这个最高学府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大学毕业后又进入高层领导机关工作,进一步提升了眼界、增长了才干。紧接着沉到县里直接当县委书记这样的"一线总指挥",一直在县、市、省重要领导岗位做实际工作。陕北7年,清华4年,军委机关3年,正定3年,福建17年,浙江5年,上海近1年,中央高层5年。16次工作岗位变动,领导的人口1.5亿,40年的重要领导岗位历练,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下层军官到军委主席。从西北到华北,再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都待过,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都当过。这么丰富的阅历,在这么多重要领导岗位上历练过,有这么长时间的实践积累,所有这些都是干好领导工作的宝贵财富。 (五)全会是党走向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重大进步 为什么六中全会没有做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定》第一,公报对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全面回顾,对经验进行了总结。对未来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的再动员、再部署。第二,六中全会体现了严的要求、严的标准,治的要求。第三,党的决议决定很重要,但不属于党内法规。为什么盯住主要领导干部?从2000年至2014年3月底,15年间我国共有367名厅局级以上官员发生权力腐败案件。其中,担任或曾经担任"一把手"领导职务的有219人,占了60%左右,近八成在党委核心部门工作;2014年1月至7月,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500余名官员,被中纪委先后点名通报,而在落马官员中位高权重的"一把手"也居多。 二、高校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必要性 近年,高校党的工作虽然普遍得到加强,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特别是与中央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尚有差距。2016年,从教育部、北京市、天津市、福建省、云南省等对所属高校巡视情况来看,一些共性问题仍然不少。 在政治意识和政治规矩方面:一是党的领导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委对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不够;二是对中央出台的一些政策规定贯彻执行不够及时,落实不够彻底;三是党的建设逐级弱化,学校一级党委对二级单位党组织的指导不够深入具体;四是对宣传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不够,缺乏有效办法。 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是干部选拔任用不够规范,相关制度不完善,选人用人视野不够宽;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和长远谋划,干部教育培养措施偏少,后备干部储备不足;三是管理监督不严,一些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填写不认真、不规范。 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基层党支部建设不够坚强有力,特别是教工党支部工作比较薄弱;二是有些基层党支部对党内政治生活重视不够,"三会一课"制度不能完全落实;三是一些党支部和党员的担当意识不足,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一是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够到位,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少,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主动监督检查不足;二是有的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不到位,对分管干部存在的问题提醒和警示不够;三是党委主体责任的压力在向下传导过程中,存在层层弱化的倾向;四是纪委"三转"不到位,违纪必究、执纪必严、有责必问的力度不够;五是纪委协助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力度不够,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和工作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服务群众方面:一是一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不扎实,主动意识不够强;二是有的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习惯没有养成,喜欢凭经验开展工作;三是学校对一些重大决策的论证,经常征求师生意见不够充分。 高校党的工作之所以存在以上这些共性问题,有外部环境影响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主观因素导致的结果,主要是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跟不上中央的要求,工作落实不够坚决、有力。所以,对高校而言,为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保证党对高校的坚强领导,完成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艰巨任务,必须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学校各个方面的实际工作之中。 三、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具体对策和路径选择 (一)着力抓好党的领导,提高"四个意识"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endprint 高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能够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牢固树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用"四个意识"立身立言立行,做知行合一的表率,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向核心看齐,更加坚定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要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用于实践;坚守政治信仰、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动;要在落实"三个着力"重要要求上体现高校作为。 (二)着力抓好制度建设,提高刚性约束 一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做遵章守纪的模范。二是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履行《党章》等规定的各项职责,把握学校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三是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凡属"三重一大"范畴的,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集体讨论决定,保证决策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强化二级学院的制度制约,完善重大事项处理流程和结果公开程序。 (三)着力抓好干部队伍,提高履职能力 一是选拔任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人视野,解决初始提名权的公开化问题,避免从少数人中选干部的现象。二是教育培训。结合学校干部队伍的实际,加强教育培训的宏观设计。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准确把握干部多元化需求,建立契合学校干部特点、科学分层分类的教育培训制度。三是考核评价。推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以岗位目标为基础,以任期考核为重点,以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为补充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干部岗位职责要求,实现干部管理从职务管理为主向以职责管理为中心的转变。四是监督管理。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构建党内监督、信访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的立体化监督体系,使监督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五是培养后备。立足长远考虑,完善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制度,重点做好年轻干部的发现、培养和储备工作。 (四)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战斗力 着力从严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学校党委分别制定规范教职工和学生发展党员流程,建立发展党员推优制、公示制、票决制和答辩制,较好地保证新党员的质量。校党委坚持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完善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从严把好人选的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完善干部考核制度,探索定量与定性结合、个体考核与单位考核联动的干部考核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密围绕学校发展需求加大干部教育培训的力度,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将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9月。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