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PP融资模式是现阶段市场经济较为流行的项目开发模式。PPP融资模式是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或政府出资的金融投资企业共同合作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价是从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指标来综合分析项目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从而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以贵州省为例,对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价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研究 1 PPP融资模式 PPP融资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的字母缩写,通常被翻译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指政府部门与私人组织或企业之间共同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通过给予私营企业一定的特许权利而与企业之间达成共识,成为合作关系,促进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PPP融资模式是近些年为使公共建设事业有更好地发展而新生成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融资方式的理念是以实现合作参与方共赢为目标,适用于现代融资市场的发展。PPP融资模式当中合作方通常包括政府部门、私营企业和政府出资的投融资企业等,可以有效解决在运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资金周转不足、建设施工效率过低等问题。 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續发展 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首次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四场硬仗"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明确要求"2019年6月底以前全面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即将出台的《贵州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方案》对目标任务、工作时限、项目实施、工程标准、水源保障、水质标准、资金筹措、运行管理、各级各方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和细化落实。紧紧围绕"2019年上半年全面解决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目标,全省所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必须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前期工作及相应审批手续,12月10日前完成招投标手续,12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2019年5月底前基本建成完工,2019年6月底前正式投入使用。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要做到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规划。在改善水质、增加水供应量和提高用水方便程度的同时,兼顾水源地的环境保护、统筹规划开采水源,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 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探究 3.1 PPP融资模式下项目参与方关注的重点不同 3.1.1 私人投资企业 PPP融资模式参与方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是存在差异的,对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需求不相同的,这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的可持续性有一定的影响。私人投资企业关注的项目重点是经济效益,项目开发投入资金与回收效益比例影响企业对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决定企业是否参与该项目的实施与运行。 3.1.2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关注的项目重点是农村饮水质量与安全,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项目开发对农村水资源利用的改善程度、对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发展是否有提升的功效等问题,与私营企业关注的重点截然不同。投资企业是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来看待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而政府部门则是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角度出发的,这也是PPP融资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差异点,有可能会出现私营企业认为的高收益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开发,政府部门却认为是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无益处的项目。 3.1.3 政府出资的投融资公司 这里所指的是政府出资的投融资平台公司,可以兼顾到政府部门关注的生态环境、社会发展重点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求。能够较好地依靠政府和市场的"两只手",通过以实现"微利"的形式,完成政府交办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差异点,投融资公司过多关注经济效益则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实施,承担过多无经济效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则债务负担过重,造成对政府和企业均不利的局面,协调统筹协调。 3.2 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 针对PPP融资模式下项目参与方关注重点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评价的因素包括经济效益、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三个方面。只有让这三方面效益都得到充分的满足才能使项目顺利的开展和实施。找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协调一致的方式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发展的重点内容。因此PPP融资模式下还需兼顾政府、私人和政府出资的投融资公司不同的投资需求,只有综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提升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可以促使融资企业在该项目完成后继续与政府部门合作开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实现PPP融资模式双方或多方共赢的发展理念。 4 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效益研究 4.1 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评价 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可持续性效益评价是要综合经济效益、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方面进行的。第一步是要根据项目发展需要设定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第二步从经济、社会、社会三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调查,第三步是将评估与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三方面指标的结论,最后一步就是将结论数值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具体如下:经济可持续评价包括企业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供水价与成本值、工程运行资金保证率、收入回收期限等。社会效益可持续评价内容包括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增减值、投资就业系数、群众满意度、平均收入值等。环境效益评价内容包括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污染物排放量、对生物的影响、环保机构人员配置等。通过各项评价指标来确定农村安全用水项目的节持续性系效益评价。 4.2 PPP融资模式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持续性效益实施 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逐步改变当地村民"免费水"观念,在评价数据的基础上,建立合理水价机制,落实运行管护地方财政补贴,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用得起、养得起"。管护责任主体方面,实行投资企业统一管理或乡镇、村组和农户层级管理模式并定期检测水质,确保饮水安全,实现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军,刘竟资,陈希.美丽乡村生态建设PPP模式构建--基于白洋淀三个村庄的调研[C]//北京农业经济学会2015学术年会.2015. [2] 杨旭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估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