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因为它是"母语",这就提供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最大可能。提供实现他们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最大可能。听、说、读、写本身就属于他们的生活形式,本来就是生命活动、心灵活动的主要渠道,因而可以将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习中的听说读写自然而然变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或生存方式,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教不仅仅要关注在一节课、一篇课文、一个字、一个词,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关注学生整个语文素养的培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不能限于那一招一式的教和学,还有一种教是隐形的,是一种长期的渗透和训练。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老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传统的课堂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最喜欢的是游戏和活动,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氛围,可使学生在无拘無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分享思想、表达感情。如人教版语文第六册《17.可贵的沉默》中,我就结合生活实际,把课文中的场景运用到实际中来,问同学们你们生日,妈妈是怎样给你过的呢?妈妈的生日,你们记得吗?结果意外发生了,孩子们的表情,场景都与书中讲述的一模一样,开始兴奋,后来变得沉默。然后再回到课本中来,学生立刻就感受到了课文的主题,也知道应该关心父母,回报他们的爱。 学生在听听、学学、练练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学得主动积极、兴趣浓厚,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话能力。教师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应是他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真正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课标要求。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对于一些教师可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新课标语文第七册《11.幸福是什么》,我让四个学生分饰一些角色,分别扮演智慧女儿、三个牧童。再选部分同学做村民等。剩余同学可作评委或智囊团出谋划策怎样去诠释角色。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气氛也很浓烈。从而切身感受到"幸福是靠自己的劳动,靠很好的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老师应遵循"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原则,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在教学的内容中充满生活的气息,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诠释或建构文本的意义。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师还需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描绘道:"宁静的夏天拂晓,我跟孩子们来到池塘边,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朝霞那令人惊叹的美。于是孩子们感觉和体味到朝霞、拂晓、闪烁、天涯这些词在感情色彩上细微差别。在苏霍姆林斯基那里,学生对生活的直接观察活动充满了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体验到生活的经验,而且获得了美感经验。对于不同的生活中可再现的课文内容,可带学生去直接观察和体会,从而能形象生动的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如观察暴风雨来临的天气变化、雨后美丽的彩虹等。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雨雾,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的宝库,便是活的书。"的确,这世界就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部部活的"天书"、"地书"、"人书",这活的书里面,就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读不完、看不厌的鲜活知识。我们教师应尽可能用活书的形式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