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文字引申义第四版底


  底 dǐ
  作者:周建伟
  底,金文
  (注一),上方
  是"厂",是山上一块横向突出的石头,下方
  "氐",表示读音。这本是"厎"字。由于"底"没有被创造出来,一开始用"厎"表示。
  战国文字继承金文
  ,写作
  (注二)。
  变成
  ,
  变成
  ,
  变成
  。
  小篆继承金文
  ,写作
  (注三)。
  变成
  ,
  变成
  ,
  变成
  。直到小篆,"底"的字形才被分化出来,以"广"为旁。但字形结构不明。
  汉隶一继承小篆
  ,写作
  (注四)。
  汉隶二继承汉隶一
  ,写作
  (注五)。
  楷书继承汉隶二
  ,写作
  (注六)。
  变成
  ,
  变成
  ,
  变成一点
  。
  底,本义是物体最下面的部分,即"底部、底层"(名词)。《说文解字》:"底,一曰下也。"段玉裁注:"下为底,上为盖。今俗语如是。"《广韵·荠韵》:"底,下也。"
  战国宋玉《高唐赋》:"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植物的生长,是从根部开始生长的,根是植物最底、最下的部分,也是植物重要的基础,植物的营养大部分都要靠根吸收,如果植物的根被破环了,很可能就会败死。同样,处于建筑物最底层的"地基"也是建筑物的基础,因为建筑物是建立在"地基"上面的。因此"底"引申为"事物的基础"(动词)。引申类型:形状近似引申。"底部、底层"处在事物的最低处,"事物的基础"也是处在事物的最低处。
  《齐民要术·种谷》:"凡谷田:绿豆小豆底为上;麻、黍、胡麻次之;芜菁、大豆为下。"
  石声汉校释:"底即前作物收货后的地。"
  事物的基础,即"事物成立的前提,事物的成立都要依赖它",因此"事物的基础"也是"事物的根据、根源",引申为"可以作为根据的文稿"(名词)。引申类型:描述范围改变。"事物的根据"是泛指,"可以作为根据的文稿"是特指某一种事物,描述范围缩小。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下:"凡公家文书之稿,中书谓之草,枢密院谓之底,三司谓之检。"《正字通·广部》:"文稿曰底。"
  植物根部是藏在泥土里面的,房屋的地基也是打在土地里面。事物的根源、基础大多藏在深处,不显露在外。因此引申为"里面"(方位名词)。引申类型:因果引申。"事物的根源藏在深处"是因,"里面"是果。
  唐杜甫《哀王孙》:"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事物的根源一般藏在深处、里面,在外面看不见,引申为"让自己处在深处,不让别人看见",因此引申为"隐藏"(动词)。引申类型:"藏在深处"是因,"故意藏在深处"是果。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夫雷霆必发,而潜底震动;枹鼓铿锵,而介士奋发。"
  植物的根部在植物的最下端,是整株植物形体上的尽头。同理,建筑物的地基也是建筑物下端的尽头。因此引申为泛指"尽头"(名词)。引申类型:描述范围改变。"形体上的尽头"是特指,"事物的尽头"是泛指,描述范围扩大。
  晋郭璞《元皇帝哀策文》:"灵庆有底,见龙在田。"
  尽头,引申为副词,表示"最尽、最极端的程度"。可翻译为"极、尽"。引申类型:词性改变。"尽头"是名词,"极、尽"是副词。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西南有门曰虎豹,左画虎搏立,万力千气底发。"
  植物的根部,建筑物的地基,处于其各自的最下端。"最下端",即"尾端、末端",这是空间概念,引申为时间概念"某段时间的最后部分"(名词)。引申类型:性状近似引申。"空间上的最末端"与"时间上的最末端"性状近似。
  年底。月底。
  注一:《甲金篆隶大字典》646页,作者:徐无闻,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年份:1991年。
  注二:《古文字类编》397页,作者:高明,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1986年。
  注三:《说文解字》192页,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年份:1963年。
  注四、注五:《隶辨》381页,作者:顾霭吉,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年份:1982年。
  注六:唐国诠《善见律》
  文字图片来源:
  李学勤《字源》
  书法字典http://www.shufazidian.com
  参考书目:
  许慎《说文解字》
  陈彭年 丘雍《广韵》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
  张自烈《正字通》
  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
  李学勤《字源》刘钧杰 李行健《常用汉字意义源流字典》
  《汉语大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
网站目录投稿: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