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注孩子的青春期问题青春期逆反


  成长中的孩子是那么快乐天真,可是您知道吗,他们也有烦恼,专家就成长的烦恼与各位家长畅谈一下,成长中的孩子心理极其脆弱,我们必须要关注一下儿童的那些心理问题,纠正孩子的异常心理。那些为孩子早恋苦恼的家长,专家将为您消除烦恼,请看下文。——Psy525.cn
  近阶段,在学生的谈心本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一个词汇,那就是"烦恼"。针对这种现象,我在本学期开学的第一大周,进行了本学年的第四次"青春期问题教育。
  在这次班会上,我向学生讲述了:从儿童过渡到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第二次危机"。从精神上脱离父母的心理"断乳",来势迅猛,锐不可当,同学们感觉到无所适从,甚至对人生及理想感到非常的迷惘与彷徨,这都很正常。说起正常,因为这是青春的共有现象,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对自己的身心发展产生(chansheng)不正常的影响。为了让学生相信这个现象,我列举了青春期的异常表现如下:
  1.心情不愉快、高兴不起来、烦闷;
  2.对平时感兴趣的事情变得乏味;
  3.思考能力下降、脑子变钝了、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减退;
  4.学习失去了动力、人变"懒"了甚至厌学;
  5.对成绩下降变得无所谓或对什么都无所谓、;
  6.以及失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甚至感到活着没意义、产生(chansheng)轻生的念头。
  当学生听完我的这番话后,从那眼神及不断点头的神态中,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渴求,渴求能解决他们内心的烦恼,让他们尽快地摆脱青春期的困惑。于是,我就说,你们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吗?只有认识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方能有的放矢,解决实际问题。导致的原因我诉之如下:
  一.理想和现实产生了矛盾,导致困惑的产生
  青春期的孩子把一切都想像得特别好,不论是对自己的生活还是对外部世界都有美好的想象空间。但当他进入青春期后,对人生、社会有了深刻的思考后,人生、社会、自己,他们发现了很多不如意不完美的阴暗的一面,于是他们对理想能否实现,现实是否完美等产生了怀疑,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异。
  二.自负和自卑交织在同一个体上,当无法正常处理时,就产生了烦恼
  当我们遇到困境的时候,受到一些表扬就会自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一遇到挫折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有时候自负和自卑会不均衡,这种不均衡是内心世界不均衡的一种现象,其中自卑是主要的,觉得自己很渺小力量不够,自负是对自卑的一种补偿。
  三.沟通和封闭之间的矛盾,使学生"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我们现在处在青春期,沟通欲望特别强,对生活产生的感受希望和别人交流,但同时又想封闭自我,不想和自己没有共同语言的人沟通,也不想和年龄差距大的人沟通。一般说来,按照年龄特点,一般人只愿意和同龄的人交往,特别是青春期的少年,不愿意和家长多说话是普遍现象。但同龄人又经历相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产生的困惑与烦恼,于是就有可能不说还是"一花独放",说了却是"满园皆春"。独恼恼变成众恼恼,适得其反了。
  回到家中,家长每说一句,我们因为烦恼就有可能反驳一句、顶撞一句,但有不愿与家长沟通,家长不明就理,就有可能认为孩子不尊重自己了,与自己隔膜了,从而更导致孩子不停地烦恼。我们处于青春期,家长说一句反驳一句当然不好,爸爸妈妈有可能说错了,但是绝不可能全错了。当然家长说一句听一句也可能隐藏着某些问题,按照常理,只要家长说得对,我们就得听,说的不对当然可以不听,但是作为孩子是不能随便和爸爸妈妈吵架的,当然不管对错家长说什么就表示都听,长期下去,也会造成我们产生心理问题。
  面对这样的青春期问题及烦恼,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呢?
  一.遭受挫折,可以改善策略,或降低目标,或重新选择手段,再作尝试;
  二.可以暂时放弃当前目标,从别的方面获得成功来予以补偿;
  三.可以采取妥协折衷的办法,找理由进行自我安慰;
  四.有点"酸葡萄"精神和"阿Q"精神,悦纳自我、悦纳现实也是挺不错的一种心理疗法。就像俄国作家契诃夫在《活是美好的》一文中对企图自杀者说"为了不断感到幸福,那就需要:善于满足现状;很高兴地感到: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他举例说,要是你的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刺在眼睛里!因为,我们需要这种精神胜利来安慰自己,求取心理平衡。
  那么我们又当怎样应付心理压力,从心理压力解脱出来呢?
  一.可以调整自己的认识来对付心理压力,即跳出习惯的思维方式,善于变换观察问题的角度。
  二.建立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抱负水平和欲求水平。人必须有一定的抱负和欲求,这样,人生才有追求的目标。自己的欲求水平也不能过高,俗话说:"知足常乐",如果欲求过高,一旦不能满足也就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三.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应付心理压力。
  从心理压力下解脱出来的办法有很多。有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找人谈心,一吐心中的压抑、苦闷和烦恼,从而得到别人的忠告和帮助。还可以采取注意力转移法。把自己的注意力从造成心理压力的事件转移到积极的活动方面去,比如看书,看电视,欣赏音乐等等
  作者简介:
  宋岩
  已帮助过
  9829人
  入驻年限
  11.8年
  预约咨询
  私聊
网站目录投稿:语卉